唑来膦酸致多器官功能衰竭

来源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ang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例82岁严重骨质疏松女性患者行右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静脉滴注唑来膦酸5 mg。给药结束后约4 h患者出现寒战、乏力、肌痛、高热,约6 h出现恶心、呕吐,约14 h出现呼吸困难、抽搐、意识丧失、心动过速。实验室检查示二氧化碳结合力14 mmol/L,B型钠尿肽1 374 ng/L,凝血酶原时间20 s,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37 s,ALT 269 U/L,AST 279 U/L,BUN 34.6 nmol/L,Scr 273 μmol/L。诊断:唑来膦酸致呼吸衰竭,继发多器官衰竭。转入ICU,给予气管插管并呼吸机辅助呼吸,维持心率、血压稳定,保护肝、肾功能等对症治疗。入住ICU第7天,患者神志恢复清醒,当日ALT 135 U/L,AST 137 U/L,BUN 35.3 nmol/L,Scr 217 μmol/L,CK-MB 2.1 μg/L。入住ICU第53天,患者心率55~86次/min,呼吸21~25次/min,血压102~122/51~69 mmHg(1 mmHg=0.133 kPa),脉搏血氧饱和度0.97~1.00,ALT 38 U/L,AST 45 U/L,BUN 7.1 nmol/L,Scr 60 μmol/L,CK-MB 1.19 μg/L,肌红蛋白18 μg/L,超敏肌钙蛋白0.03 μg/L,B型钠尿肽401 ng/L。入住ICU第85天,患者恢复自主呼吸。

其他文献
目的 比较飞秒激光制瓣LASIK(飞秒LASIK)和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CL)植入在矫正高度近视术后光学质量和客观眼内散射的差异.方法 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入选近视度数为-6~-12 D患者44例,年龄18 ~40岁,其中24例(48眼)接受飞秒LASIK术,20例(40眼)行ICL植入术,除角膜厚度(t=4.77,P<0.05)外,2组间术前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个月和3个月运
目的探讨室管膜下区以及肿瘤中心距侧脑室壁边缘(TV)的最短距离与胶质母细胞瘤的预后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2016年130例胶质母细胞瘤的数据资料,其中45例肿瘤累及室管膜下区。采用卡方检验和生存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卡方检验表明年龄、性别、肿瘤方位、肿瘤体积、术前癫痫、肿瘤切除程度在是否累及室管膜下区这两组中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样,年龄、性别、肿瘤方位、肿瘤体积、术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