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扮演,建构政治高品质课堂

来源 :启迪与智慧·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zzhn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展开角色扮演活动,激发他们的参与兴趣。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理解中的困难之处展开深度探究,围绕开放性问题进行讨论,结合时政热点进行资源拓展,这样才能更好地优化角色扮演活动,并构筑高品质的政治课堂。
  关键词:角色扮演;高品质课堂;高中政治
  学者李吉林提出了角色转化原理,认为可以创设一些和学生生活相连、相同的情境,促使他们进入角色,体验角色,评价角色,这样就能促使他们进入“有我之境”,可以产生一种巨大的引导效应,进而提升教学效果。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若要引导学生深入探讨问题,也要避免直接灌输知识,而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参与到角色扮演中,促使他们提升学习效果。
  一、抓住理解瓶颈,深度探究
  在选择角色扮演的主题时,教师要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尽可能地选择那些学生理解存在瓶颈的问题,这样能让他们进入到特定的情境中,展开深度探究,从而促使他们提升理解能力,激发调查分析的兴趣。
  在《民主决策:做出最佳选择》一课的学习中,教师发现学生对为何公民要参加民主决策的认识不够,认为自己人微言轻,即使参加了,自己的发言也起不了作用,所以还不如省下时间好好学习。结合此学习难点,教师组织大家参与到角色扮演的活动中,围绕“反校园欺凌应对方案的可行性”这个主题展开听证会,大家分别扮演参与听证会的人员,讨论未成年人犯罪出现暴力化、低龄化的问题,探究现有的法律对处理校园暴力事件是否有很强的操作性,在哪些方面需要调整等。在这样的角色扮演活动中,学生认识到民主决策其实和自己休戚相关,影响了学校的生活,每一个学生也要知法守法,要提升政治参与的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融入到法治社会中。
  教师要选择一些学生能独立完成探究且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这樣既能让他们在特定的情境中学习,降低学习难度,又能创设充满情趣的学习氛围,促使他们激发学习兴趣。这样学生也能同时提升分析、应用、综合、抽象等方面的认知能力。
  二、设置开放问题,自主分析
  闭合性的问题,学生的发挥余地不大,所以不适合用于角色扮演的活动,教师要尽可能地选择一些开放性的问题,促使学生主动投入到活动中。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展开讨论,说说可以从哪几个不同的角度入手分析,然后再将各种不同的分支表演出来。如此设计能让学生的思路更活跃,在分析的时候也能找到重点所在。
  在学习《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的时候,教师设置了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一下国家权力包括了哪些类型,作为一个人民代表,如何做出选择才能让人民得到真正活动帮助。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认识到要积极观察生活中的各种现象,提升自己的政治敏感度。在角色扮演中,学生分别扮演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省长、地方人大代表等各种角色,尝试召开人民代表大会,并结合社会生活的各个角度提出议案,然后展开讨论。学生围绕交通、经济、教育、医疗等各种角度提出了方案,为更好地进行建设提出了意见。在此过程中,他们也认识到人民代表大会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入手,分析研究如何能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他们理解了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同时也开始自主关注各种政治现象。
  开放性问题的特点就是能让学生想得更长远,看得更辽阔,他们也能认识到可以从哪些不同的角度入手分析问题,能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联系时政热点,拓展资源
  在课程改革中提出思想政治课不能只是灌输理论性的知识,而要让学生关注各种社会热点,时政新闻。在教学中教师也要积极引入各种新闻时事,这样能起到无痕教育的效果,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启迪,拓展他们的学习资源。如果学生能参与到关乎国计民生的话题讨论中,他们不仅能提升学习效果,更能彰显自身的价值。
  以“文化创新的途径”一课为例子,教师联系社会热点事件,引导学生展开角色扮演的活动。“在某小区,一些放暑假的学生想要在社区文化中心活动,但是却发现那里已经被打麻将的大爷占领。双方出现了争执,居委会的同志便出面调停,大家能否讨论一下这个问题,说说如何解决问题,应该如何更好地展开社区文化活动。”学生分别扮演大爷、学生、居委会工作人员,围绕此问题展开讨论。大家主要讨论了打麻将是否是好的文化活动,如何能设计一些新颖而适合老年人的文化项目,年轻人要如何关爱老人,帮助他们参与到创新文化活动中。这样的辩论活动结合了社会热点新闻,同时也让学生切实思考如何展开文化创新,最后大家提出了举办社区戏剧大会等活动,尝试优化社区文化。
  围绕时政热点展开讨论的好处是,学生意识到自己要积极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同时他们面对各种问题的时候也能以理性的态度来应对。教师要积极挖掘鲜活的材料,作为角色扮演的资源,让活动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
  角色扮演指的是基于目标,围绕特定问题、任务、主题展开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发现并非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展开角色扮演,所以教师要精心挑选,找到合适的活动主题,引导大家展开角色扮演的活动。这样才能让学生牢固地掌握各种知识点。
  参考文献:
  [1] 师国华.高中政治教学中德育的渗透[J]. 当代家庭教育. 2019 (32)
  [2]潘少荣.提高高中政治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J]. 甘肃教育. 2020 (15)
其他文献
沙特、阿联酋、土耳其、伊朗、以色列、埃及六国均是影响中东地区中文教育的重要国家。对上述六国的中文教育进行多维比较,研究发现中国与中东六国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和密切经贸往来促进中文教育发展,而六国华人比例偏低、语言竞争激烈、地缘政治复杂是其制约因素。六国基础教育阶段的中文教学尚处于起步阶段,阿联酋近年来发展迅速;高等教育阶段的中文教学仍属\"高冷\"专业,埃及和以色列发展基础较好;孔子学院分布密度较低,地区影响力需持续提升;华文教育基础薄弱,新侨民子女的中文教育需求逐渐显现。基于研究结果提出四点思考: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能结合教材内容,灵活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可以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帮助其建构起结构化的数学知识系统,借助直观形象的图片、图形和数学符号,提升小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能力,帮助其巩固和深化所学的数学新知,可以把抽象繁难的数学题目转换为一目了然、明白易懂的数学情境,不断提升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有效提升。在小学数学课中,教师可以从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通
摘 要: 美术课程根据儿童年龄发展的特点,研究在美术活动中利用丰富多彩的天然材料开展美术创作,使儿童能够感受自然之美,促进美术教育的和谐发展。在美术课上,幼儿园要把孩子审美素养的塑造作为重点,结合现实,有效重构美术课程的内容,并以此为整体,最后实现整体规划和系统设计以及科学设置的目的。  关键词: 幼儿;审美素养;美术课程重构  幼儿园美术课程重构是要针对不同年龄段儿童的美术课程内容和活动设计量身
摘 要:随着目前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初中生的心理问题日趋复杂,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很多学校中对于初中生的心理问题也没有重视起来。因此本文针对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进行分析,选择以网络背景的视角下,希望可以有效促进初中生心理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网络背景下;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思考  初中是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的重要时期,也是人生中的一个转折点,这个时期的学生在生理和心理方面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