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开放性问题处理策略

来源 :数理化学习·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bycat_h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放探索性问题是问题不是明确的针对某些知识点提出,而要求解答者根据所提供的背景,猜想问题的可能性,或者相应的结论的“存在性”需要解题者进行推断,甚至要求解题者探求条件在变化中的结论,或者要求解答者直接创设问题,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必要的逻辑思想去编制符合要求的结论,经过推断,补充并加以解决问题.这类问题要求解题者充分利用条件进行大胆而合理的猜想,发现规律,得出结论,要求解题者不墨守成规,善于标新立异,积极发散思维,优化解题方案和过程.这类问题考查解题者的发散性思维和所学基本知识的应用能力,对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想象、扩散、概括等探索创新能力培养十分有利.
  一、解说性开放问题
  [TP<4W22
  .tif>,Y#][TS(][HT5”SS][JZ]图1
  [TS)]
  例1如图1所示,是某同学在水上运动场里画的一幅画.请你观察这幅画,图中哪些现象或物体与你学过的物理知识有关,参照示例进行解答.
  表1
  编号现象和物体相关的物理知识
  示例影子光的直线传播
  ①
  ②
  ③
  解析:高空中的太阳:①太阳光→光的直线传播;
  从图中看到站在游泳池旁边的小孩喊冷:②好冷→蒸发吸热;
  池内水中跃:③跳水→上升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下降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高台上弹板跳水:④跳板跳水→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⑤跳水→势能转化为动能;⑥跳水→克服重力做功;
  池内水球比赛:⑦水球比赛→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池内游泳比赛:⑧游泳→浮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⑨游泳比赛→相同时间内,游的路程越长,运动越快;
  游泳池旁边的照相者:⑩照相(机)→凸透镜成像.
  点评:解说性开放问题需要从所给图表、描述直接转向定位于所学物理知识.要求解答者通过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必要的逻辑思想去从中提炼问题.这类问题要求对所学物理知识必须熟练,思维要敏捷.
  二、验证性开放问题
  例2逆风骑自行车时,弯着身体,会省力些;雨天,撑伞逆风行走时,风速越大,行走越困难.这是因为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小明猜想可能与物体的迎风面积和风速有关.为验证以上猜想,小明选用了如下器材:可调速电风扇(高、中、低三挡)、弹簧测力计、面积不同的塑料挡板三块、光滑玻璃板、小车.
  [TP<4W23
  .tif>,Y#][TS(][HT5”SS][JZ]图2
  [TS)]
  (1)小明设计了如图2所示实验,用电风扇向小车及挡板吹风,模拟小车运动时受到的空气阻力.根据的知识,通过弹簧测力计即可测出小车受到的空气阻力.
  (2)小明在探究风速对小车所受空气阻力的影响时,保持迎风面积一定,测得数据如下:
  风速低中高
  小车受到的空气阻力/N0.82.23.8
  通过对表中数据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
  (3)小明还想探究迎风面积对小车所受空气阻力的影响,请你帮他设计出主要的实验步骤:.
  (4)你认为影响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大小的因素可能还有(写出一个).
  解析:(1)小车及所属物在光滑玻璃上,可忽略摩擦,大水平方向上受到风的阻力与弹簧的弹力作用,当静止时,此二力平衡,通过弹簧测力计即可测出小车受到的空气阻力.
  (2)从表中数据可知,在迎风面积相同时,风速越大,阻力越大.
  (3)保持电风扇风速不变,在小车上放置面积不同的塑料挡板,分别测出小车所受到的空气阻力.
  (4)综合考虑实际情情况,可想到影响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大小的因素可能还有:物体的形状物体表面光滑程度、空气密度等等.
  点评:验证性开放问题,是在基本明确了结论的情况下,通过创设条件来确定猜想的结论是否正确.这类问题要求想象、扩散、概括能力,要能够将物理规律同创设的情景紧密结合,从而使需要验证的因素充分得到显现.这类题目要求解答者要熟知物理学的一些基本思维方法,如控制变量法、抓住主要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理想实验法、实事与逻辑结合法等等,并能够充分应用.
  三、创设性开放问题
  例3“5·7”大连空难飞机的黑匣子已经找到,潜水员在出事地点从10 m深的海底将它匀速托出水面.它是体积约为50×20×10 cm3、质量为20 kg、表面橘红色的长方体.黑匣子防护要求很高,必须经受1000 ℃的高温而不被烧坏,平放时能经受2.5×104 N的挤压而不变形,在海水(设ρ海水=1.0×103 kg/m3)中浸泡36 h而不渗水.请你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创设一些物理问题,求解相关的一些物理量,至少有两个.
  解析:首先,题目已知的条件有:①潜水员所处的水深h;②黑盒的体积V,质量m;③黑盒能承受的最大压力Fmax;④海水的密度ρ等.
  那么这些数据涉及到的公式有:
  重力公式:G=mg;密度公式液体压强公式:P=ρgh;压强定义式浮力公式:F=ρgV等.
  那么,可求出的物理量有:
  ①已知黑盒的质量,利用重力公式求出其重力的大小;
  ②已知黑盒的质量和体积,运用密度公式求其密度;
  ③已知海水的密度和潜水员所处的水深,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gh求出其所受的水压;
  ④黑盒完全浸没在水中,此时黑盒的体积即为其排开水的体积,由阿基米得原理可求得它受到的浮力大小等.
  问题1:黑匣子的平均密度是多少?
  解:黑匣子的质量m=20 kg;
  黑匣子的体积V=50×20×10 cm3=0.01 m3;
  黑匣子的密度ρ=2.0×103 kg/m3
  问题2:黑匣子在海底受到海水的压强是多大?
  解:海水的密度ρ=1.0×103 kg/m3;
  海水的深度h=10m;
  所以,黑匣子在海底受到海水的压强p=ρgh=1.0×103 kg/m3×10 N/kg×10 m=1.0×105 Pa.
  问题3:黑匣子在海底受的浮力有多大?
  解:海水密度ρ=1.0×103 kg/m3;
  黑匣子排开海水的体积V=0.01 m3;
  黑匣子在海水中受的浮力F=ρg
  V=1.0×103 kg/m3×10 N/kg×0.01 m3=100 N.
  点评:创设性开放问题,要根据已知的条件,自行设定问题进而求解.这类问题综合性强,对解答者要求高.要求解答者具备较强发散性思维与较高的基本知识的应用能力,解答时要看给出了哪些条件,能够求出哪些条件,通过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必要的逻辑思想,从而选择自己有把握的几个知识点进行解答.
其他文献
在初中数学自主学习模式中,导学案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载体,是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指南针.  初中数学学科从知识结构上来讲相对枯燥,跟初中阶段其他学科如化学、历史等等比起来从内容上往往不容易让初中生产生浓厚的兴趣.所以教学模式就成了初中数学教学成败的关键.近几年被提倡并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广泛应用的自主学习模式就可以很好的解决这问题.自主学习可以促使初中生一直主动并充满兴趣的进行学习.所以在初中数学教学过
对比教学法就是指在教学中,将一些具有某种联系和区别的教学内容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其相同和不同之处,使学生在明确了一个内容之后能够自然地联想到另一个内容,并能自行理解和掌握,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一、对比教学法的作用  1.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初中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学会一种思维方式,我们不应一味地告诉学生是什么,而应该在简单介绍的基础上,让学生去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其内在的
数学作为一门工具性学科,对学生思维能力、推理能力具有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转化思维是一种需要学生重点掌握的思维模式.让学生掌握转化思维,有益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这门学科.本文主要结合苏科版的初中数学教材,就转化思维在初中数学解题中的应用进行简要分析.  所谓转化思维,引用著名数学家雅洁卡娅的话说,就是:“解题就是把要解的题转化为已经解过的题.”在初中数学解题中应用转化思维,可以将陌
将滑动变阻器串联接入电路,其首要作用是保护电路中的各个元件,另外还有一些其它作用.下面分别举例说明.  一、保护电路(限流分压)  例1 (2011年龙岩)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分组实验中:  (1)请你根据图1(a)电路图,在未连好的图1(b)实物图上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好电路.(待测电阻Rx阻值约10 Ω)  (2)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 (填“左”或“右”)端,使其连
动态几何问题大都属于一类以几何图形为载体,以运动变化为特征,经几何图形中各元素间存在的关系为特点的综合题型.从其运动对象及形式来分析,动态几何问题可分成点动型、线动型与面动型三种;而从数学实践的操作层面上来分类,则又可分为对称型、平移型、旋转型、翻折型等几种.解决动态几何问题的策略是“化动为静,以静制动”,即要抓住变化中的“不变因素”,做到以“不变应万变”.具体讲,就是要用运动变化的眼光去观察、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