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艺术资源优势构建特色党建模式

来源 :北京教育·高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ch0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年来,北京艺术类院校党委在办学实践中,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文艺方针,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发挥专业资源优势,找准工作的着力点,将党建工作内化为服务师生员工、促进科学发展的发动机,外化为增强党组织战斗力、服务首都建设的助推器。经过实践与探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院校党建工作模式。
  
  以传播高雅艺术搭建平台,使师生受教育,为社会作贡献
  
  高校既担负着培养人才的重任,也担负着引领文化发展、服务社会的任务。北京各艺术院校在自身专业领域里都处于领军地位,是国家艺术教育实力最强乃至在国际上也堪称一流的高校,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光荣传统,聚集了一大批国际知名的艺术家,教学科研力量雄厚。多年来,各艺术院校积极响应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号召,始终将传播高雅艺术作为己任,自觉融入民族文化复兴的伟大工程。紧紧围绕首都建设和学校中心工作,发挥各专业特长,以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为载体,以基层党组织为主导,以党员师生为骨干,送高雅艺术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进农村,在传播高雅艺术的过程中,使师生接受教育,为首都文化发展作贡献。
  北京舞蹈学院党委提出坚持高层次文化追求,坚持高水平的普及教育,用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引领学院事业发展。党委制定文化建设规划,将传播高雅文化作为重要内容。各基层党组织结合专业特色,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进军营、进社区、进农村活动,几年来演出百余场。活动由党总支书记组织策划并带队,教师党员发挥专业特长负责编创剧目,以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为主组成演出团队。几年来,中国民族民间舞系党总支、中国古典舞系党总支、芭蕾舞系党总支、编导系党总支等先后赴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工商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山西大学等10余所高校演出,受到广泛赞誉。演出中面对艰苦的条件,党员同志勇挑重担、甘于奉献。各系党总支共同组团赴密云县慰问演出,为京郊大地送舞蹈文化下乡,支援新农村建设;每年新年都深入空军指挥学院、西郊机场等军营演出,表达军民共建的深厚情谊;舞蹈学系党支部深入紫竹院社区演出,普及宣传舞蹈文化;舞蹈考级教育学院党支部赴玉渊潭公园,为北京市桃花节、世界名花节等活动进行公益演出。北京高校优秀共产党员芭蕾舞系李春华教授,带领党员到国家大剧院进行系列芭蕾文化知识讲座。高雅艺术进校园、进军营、进社区、进农村活动已成为学院基层党组织围绕中心工作发挥作用的品牌项目,活动中既使党员自身受到党性教育,又与专业结合教学相长,为传播高雅艺术、为首都发展作出了贡献。
  中国戏曲学院导演系党支部结合自身教学特点,与丰台区万泉寺小学共同开展“戏曲进校园”实践项目,从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中挑选政治素质高、专业素质好的学生到万泉寺小学授课,普及戏曲知识和弘扬戏曲文化。继续教育部党支部积极组织师生党员开展戏曲进校园、进社区等活动,演出100多场次。为更好地推动“京剧进课堂”工作的深入开展,加强区域间的交流与合作,附中党总支在上海、武汉两地进行“京剧进课堂”专场演出和交流,取得了圆满成功。在排练中,党员处处做表率,对学生悉心指导,严把质量关,为演出的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通过活动的开展也发现了一批优秀人才,有的同志还光荣地加入了党组织。
  2008年,中国音乐学院、北京舞蹈学院、北京电影学院和中央戏剧学院组成演出团,赴甘肃贫困地区进行慰问演出。中央音乐学院组织青年教师党员和学生党员,既先后到闽西与革命老区、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少数民族聚集地青海等地进行慰问演出,又把高雅艺术送进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20所高校。
  艺术院校基层党组织凭借丰富的文化艺术资源优势,通过广泛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进农村活动,找到了开展工作的着力点,调动了党员积极性,凝聚了党员向心力,发挥了党员先锋作用,树立了基层党组织围绕教学中心、服务发展大局的形象。同时,以传播高雅艺术的形式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根植于广大群众之中,并利用这一平台,潜移默化地提升了群众文化素养与品味,丰富了首都的文化生活,为首都实现“三个北京”的目标作出实际努力。
  
  发挥艺术名师作用,言传身教育人,带动团队建设
  
  艺术院校名师云集,他们的艺术风尚和精神品格,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感召力和说服力,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学子,是培育高素质艺术人才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思想资源。各校党委注重发挥艺术名师在育人中的特殊作用,通过多种方式,使师生走近名师,了解名师,发挥名师育人作用,带动团队建设。
  
  1.名师以艺术经历讲党课
  艺术家的艺术追求与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密切的联系。社会主义的艺术教育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而且更要从健康的审美意识、高尚的艺术品质以及正确的艺术创作观等方面去引导。各艺术院校发挥名师作用,邀请名师结合自身专业发展和个人成长经历讲党课,学生信服,影响力强,效果明显。
  中央美术学院自1918年建校始,就吸引并聚集了一大批文化艺术界的大师,如齐白石、黄宾虹、徐悲鸿、潘天寿、蒋兆和、叶浅予、李可染、吴作人等,新中国成立后更是人才荟萃。学院党委特别注重发挥艺术大师对师生的传统教育,让德艺双馨的老一辈艺术家现身说法。在新生入学教育中,邀请原国立艺专地下党党支部书记、著名油画家、壁画家侯一民先生,原地下党党员、著名油画家李天祥先生等上党课,给学生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著名雕塑家曾竹绍先生已是百岁高龄,为了让青年师生有机会聆听老艺术家的教诲,系党支部将党课课堂设在老先生的家里,每年都利用为老先生祝寿的机会,组织青年师生与老先生交流谈心,聆听先生的创作思想,感受大师的艺术修养。
  北京舞蹈学院党委实施“名师育人工程”,每年定期邀请专家在新生入学教育和新党员培训、入党积极分子培训中讲党课。学校第一任校长、爱国华侨戴爱莲先生,早年为发展祖国的舞蹈艺术事业毅然回国,把毕生的精力投入舞蹈艺术事业发展之中,创作了大量爱国主义作品。校庆50周年之际,学院党委请她为全体党员讲党课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被誉为人民艺术家的贾作光先生,已80岁高龄,每当他讲到如何以舞蹈艺术的形式为人民服务,为党的事业努力工作时,都会抑制不住地站起身,在讲台上载歌载舞,使党员师生深受感动。中国民族民问舞系的资深专家潘志涛教授,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演出和大型史诗《复兴之路》的编导之一,是学院党校的特邀专家教师。每期党校开班,潘志涛教授声情并茂的党课都会赢得经久不息的掌声,他以自己对党30余年的执著追求,讲述一名老同志“新党员”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艺术观,教导学生如何在本职岗位为党的舞蹈艺术事业积极作贡献。
  各校党委书记、副书记坚持亲自为师生讲党课。北 京电影学院党委副书记、我国著名的作曲家王黎光教授,结合自身的成长经历和新时期党员标准为入党积极分子讲党课,收到很好的效果。
  艺术院校都有着深厚的传统底蕴,历代艺术名师的精神已化为学校的灵魂,成为教育后人取之不尽的精神力量和宝贵资源。
  
  2.名师以项目研究带动团队建设
  各艺术院校发挥名师的传帮带作用,采取项目研究形式组成党小组,以他们深厚的专业研究能力和艺术大师的人格魅力,带领党员师生在攻克科研项目和完成国家重大任务中接受教育,带动团队建设。
  北京市突出贡献专家、北京舞蹈学院艺术设计系主任韩春启教授,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开闭幕式演出、国庆60周年方阵演出以及2010年广州亚运会开幕式演出的服装总设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艺术设计系组成了以韩春启教授为组长的临时党小组,带领党员师生共同攻坚。韩春启教授以他深厚的艺术功底,务实的工作作风和平和诚恳的待人处事态度,感染着身边的年轻党员,在圆满完成任务的同时,既提高了党员的专业水平,也历练了一支作风过硬、能打硬仗的党员队伍,他带领的艺术设计系多次被学院评为先进党支部和“三育人”先进集体。
  中国戏曲学院继续教育部教授党员、北京市“三八”红旗手涂玲慧主任于2008年4月创编了戏曲健身操,20lO年她带领丰台区“戏曲进社区”活动的12个试点社区的40多位戏曲健身操学员,重温戏曲健身操的每一个细节,与学员交流学习心得。涂玲慧教授表示,要把“利民、便民、惠民”作为学院继续教育部党员服务社会工作的根本目标,带领党员共同创建一套戏曲进社区的系统模式,为实现京城文化特色服务的目标作出贡献。
  北京电影学院录音系党支部承担了国庆60周年的国庆阅兵扩音任务,在支部书记的带领下,全体党员克服困难,敬业奉献,在圆满完成任务的同时,自身也受到了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中国音乐学院建立了“德育导师制”,发挥艺术大师在学生教育中的独特作用,采取导师与学生“一对一”授课模式,导师主动关注学生的思想发展,真正成为学生思想的领路人和行为心理的咨询师。
  
  开展社会实践采风,拓展艺术视野,提升艺术品格
  
  下乡实践是中央美术学院最有特色的社会实践活动,教师把专业写生、素材积累同观察和了解社会,体验生活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教师的精心安排和引导,使学生亲眼看到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发展状况,切身体会到社会的深刻变化。在观察和了解的基础上建立了对社会的正确认识,培养了学生将自身的艺术创作和当前的社会实际相结合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和艰苦朴素的精神。
  中国音乐学院相继与山西省左权县文化艺术中心、甘肃省定西市、四川音乐学院绵阳艺术学校以及北京市平谷区、密云县人民政府等签署协议,建立社会实践、艺术实践基地,充分发挥了校园文化的辐射作用,为提高群众文化品位服务,进一步提升了对首都文化事业的贡献力。
  北京舞蹈学院在推进教学改革中,完善实践环节,除艺术实践演出外,加大社会实践采风。各支部组织师生深入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区、正在兴起的中西部地区和文化资源丰富的少数民族地区,向当地老艺人学习舞蹈艺术,了解风土人情,体验社会发展。学院先后在江西井冈山艺术学校等建立艺术实践基地10余个。通过实践采风,激发了师生的爱国热情和振兴祖国的决心,回校后创作了《离太阳最近的人》《狼图腾》《红珊瑚》等大量优秀作品。
  艺术院校开展社会实践采风,将各专业的教学特点与培养和塑造学生的艺术观相结合,在引导师生积极投身艺术与社会相结合的同时,还鼓励学院师生关注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文艺方针政策,探索出了一条适合艺术类院校党建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路。
  
  [责任编辑:赵英臣]
其他文献
摘 要:提升来华留学生教育水平是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重要举措。在建设世界城市的进程中,北京要从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制度方面着手,完善来华留学生教育,推进首都高等教育国际化,使之成为打造世界城市的助推器。  关键词:留学生教育 世界城市 高等教育国际化  为适应本世纪初提出的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即世界城市的目标和形势,北京市政府早在《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1年—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
人才培养的总体思路  作为一所人文社会科学类的大学,“笃志博学,修言敦行”(《论语·子张》“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意思是既要广博地学习,又要有一个追求的中心)是北京语言大学做人为学的努力方向,国际化复合型人才是学校追求的培养目标。学校近年来坚持“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复合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大教学投入,不断提升教育质量和水平,积极培养高素质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  在中国本科生人才培养中,一
中央财经大学离休第二党支部,现有党员25人,平均年龄84岁。党员构成特点是领导干部多、高级职称多、老党员多,是具有较高政治素质和知识水平的党员群体。多年来,党支部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积极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因工作业绩突出曾3次被学校评为先进党支部。  构建支部堡垒,注重理论武装  党支部重视领导班子建设。多年来,支委会团结协作,发挥支部作用,加强组织引导,带头执行党的方针政
2005年,北京市人才强教计划实施以来,为市属高校人才队伍建设的工作思想、政策依据及资金扶持等方面给予了全面的指导和推动。北京服装学院配合人才强教项目的实施,立足学校实际,围绕建设“首都服装业人才培养中心、服装科技研发中心、服饰文化传播中心”的工作目标,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大力开展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全面提升了人才队伍的综合素质和整体水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能力显著增强。    高度重视,
2008年4月,北京服装学院在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时,已经明确:培养理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和创新能力强、身心健康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学校积极搭建实践教学平台,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为应用型人才培养营造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制度环境    为了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培养学生掌握高等技能,学校确定2009年为“实践教学年”。一年中,学校从多个方面规
王伟,教授。1963年11月出生,山东人。1985年本科毕业于浙江农业大学,1988年研究生毕业于西北农业大学。曾担任北京农学院副院长、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2012年3月至今担任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1992年被评为北京市高等学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993年获得北京市优秀教师称号。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管理和高等教育管理,获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高等教育)二等奖一项,在《生产力研究》《农
彭永臻,男,汉族,1949年出生,1973年入党,北京工业大学环能学院教授、博导,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首席教授、环境工程研究所所长。他先后获得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模范教师、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奖项。  ★ 厚积薄发 引领学科跨越式发展  彭永臻非常重视学科建设。近年来,他带领的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先后获得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的博士学位授予权、博士后流动站资格,“水质科学与水环境恢
近几年,党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及有关部门和高校都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通过各种渠道、各种形式就业,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国家出台的这些政策,为大学生自主创业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激发了大学生创业的热情,也涌现出一批创业成功的优秀典型。研究这些创业成功案例,总结他们的成功规律,可以积极引导大学生创业,积累经验,也与十七大报告提出 “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就业目标相符合。     毕业生创业的调
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700万人,但企业用人规模缩减,毕业生求职难度增加。为应对大学生就业难,有关部门一方面会采取措施应对,另一方面也会根据就业率调减招生计划或停招。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的现实环境下,将就业率与专业捆绑是否合理呢?请听专家道来:  就业率与专业捆绑是否合理?  @解廷民(中国政法大学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中心主任):实现人才培养、社会需求与就业的良性互
2009年9月22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开幕式,发表了题为《携手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重要讲话。2009年底,在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温家宝总理代表中国政府向全世界郑重宣布,中国将在2020年实现将单位碳排放比2005年减少40%~45%的目标。这不仅表明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勇于承担自己的国际责任,也表明发展低碳经济在中国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并上升为国家意志。可以预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