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胃饥饿素(Ghrelin)与冠心病患者抑郁情绪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9年2月~2021年2月106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抑郁筛查,并设为抑郁组(重度亚组10例、中度亚组15例,轻度亚组17例)以及无抑郁组,分别为42例,64例,比较各组血清BDNF、Ghrelin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血清BDNF、Ghrelin水平与HAMD评分的关系,通过绘制ROC曲线判断血清BDNF、Ghrelin水平对冠心病合并抑郁诊断
【机 构】
:
河南省直属机关第一门诊部心血管内科 郑州,450003;河南省省立医院心血管内科;商丘市第五人民医院心内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胃饥饿素(Ghrelin)与冠心病患者抑郁情绪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9年2月~2021年2月106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抑郁筛查,并设为抑郁组(重度亚组10例、中度亚组15例,轻度亚组17例)以及无抑郁组,分别为42例,64例,比较各组血清BDNF、Ghrelin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血清BDNF、Ghrelin水平与HAMD评分的关系,通过绘制ROC曲线判断血清BDNF、Ghrelin水平对冠心病合并抑郁诊断价值.结果 抑郁组血清BDNF、Ghrelin水平显著低于无抑郁组,重度亚组血清BDNF、Ghrelin水平显著低于中度亚组,中度亚组显著低于轻度亚组(P<0.05);血清BDNF、Ghrelin水平与HAMD评分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BDNF、Ghrelin水平诊断冠心病合并抑郁AUC值为0.99、0.93,临界值为0.15、0.24,敏感性为98.66%、95.23%,特异性为97.34%、84.40%.结论 血清BDNF、Ghrelin水平与冠心病患者的抑郁情绪关系密切,与抑郁严重程度呈负相关关系,对冠心病合并抑郁可能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阿立哌唑联合利培酮治疗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2019年7月~2020年10月接诊且行利培酮治疗的4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对照组,将同期接诊且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立哌唑治疗的4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组间精神症状改善情况、糖脂代谢指标、血清催乳素(PRL)、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展开分析.结果 (1)组间精神症状、糖脂代谢指标在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精神症状改善情况、糖脂代谢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2)组间血清PRL在治疗前无
目的 研究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方法 纳入2017年1月~2019年3月精神科收治的16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采用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治疗,收集患者各项临床基本资料,并进行为期1年随访,观察1年内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治疗患者依从性情况,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依从性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1年随访期内,3例脱落,共162例患者获有效随访,其中102例患者坚持使用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治疗,占62.96%;6
目的 分析阿立哌唑应用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SCH)患者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定本院2019年10月~2020年10月住院治疗的76例难治性SCH患者,随机分组,参照组38例患者采纳利培酮治疗,试验组38例患者采纳利培酮+阿立哌唑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PANSS评分、血脂指标、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94.74%)高于参照组(68.42%),试验组治疗后PANSS评分、TG、TC均低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5.26%,低于参照组的10.53%(P>0
目的 比较米安色林与米那普仑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我院2016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96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米安色林治疗,观察组给予米那普仑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社会功能量表(SFRS)、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PSQI)、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价患者抑郁情绪、社会功能、睡眠质量以及焦虑情绪,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HAMD、PS
目的 探讨非自杀性自伤个体的成人依恋与自杀态度的关系.方法 对93例非自杀性自伤者及与研究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对照组93例采用亲密关系体验问卷修订版(Experiences in Close Relationships Inventory,ECR-R)、自杀态度问卷(Suicide Attitude Questionnaire,QSA)、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 ①研究组在对自杀行为态度(F=3.431,P<0.01)、对安乐死态度(F=3.296,P<0.01)上不同依恋类型得分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