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曲《流水》: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象征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传统教育与文化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xsd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音乐是人类共同的语言,并且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不仅与我们的情感产生交流,更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循序演进。在古琴曲中,《流水》是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本文挖掘该曲背后的中国传统文化,从人文寓意、文化内涵以及表现手法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从而更加详细地展现传统文化与曲艺之间密切的联系。
  关键词:古琴曲 中国音乐 传统文化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1.06.040
  古琴曲是我国非常珍贵的民族文化,在傳统音乐的发展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和几千年来所传承的精神文明是当今音乐文化繁荣时代的中坚力量。笔者以《流水》为例,阐述其在中国音乐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一、《流水》的人文寓意
  提到古琴曲,人们便一下就能想到《流水》,这是因为在这首琴曲中,包含了脍炙人口的民间故事以及清澈动听的旋律。相传《流水》源自春秋时期,歌颂了俞伯牙和钟子期高山流水的知音故事。在传统文化中,知音难觅,偶得知音是人生幸事,可以看到在这首琴曲中充满了浓浓的人文情怀,同时也让传统文化中的知音相遇演变成当下时代中难能可贵的经历。而且人们现在也经常用高山流水来形容自己与知音之间亲密无间的关系,可见一首琴曲,不仅代表了传统文化的诸多特点,同时也铺垫了现代人的文化生活。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这首《流水》也随着1977年美国发射的“航行者”太空船进入太空中,这赋予了我国传统文化太阳系以外的智慧力量。古代与现代的交融,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碰撞,这便是《流水》对中国音乐传统文化产生的深远影响。
  二、《流水》的文化内涵
  《流水》在起初创作时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也经历了诸多的变化和创新。最早的《流水》和《高山》为合成曲,到了唐代以后才进行分离,经过历代音乐才人的不断改进,后期又对该曲进行了全面的加工和包装,加入了很多古琴中“滚、沸、上、下”的手法,可以生动地呈现流水的声音。在该曲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非常丰富,主要是通过演奏各种流水的声音来呈现,例如其中存在的潺潺溪流,缓缓滑过;有时也像瀑布直泻而下;有时也像湍急的河流冲出山谷等。在不同的演绎效果中,不仅传达了传统文化对流水这一自然事物的解读,同时也将人们的思想和感情如流水一样的宣泄出来,就好像是在听一个朋友跟观众对话,观众的情绪随着曲子的进退上下跌宕起伏,这也就是为什么这首琴曲能够传承千年,依旧可以称得上是中国音乐传统文化的发展象征。
  三、《流水》的表现手法
  《流水》的结构一共包含九段,在每一段中都演绎了流水不同的形态,虽然音乐结构复杂,但是每一段的表现手法都非常细腻和真实,因此每个人听这首琴曲都会产生不同的听觉感受和情感体验。在第一段的引子中,主要是给人一种云雾缭绕的感觉,压抑的情绪就好像马上有一种能量要释放出来,在接近引子尾声的时候,便听到了水的形态。在中间的几个段落中,主要是通过不同音区和不同手法的演奏,让《流水》呈现出不同的听觉效果。在八、九段的时候,便将流水的形态描摹得引人入胜,有清泉溪流的涤荡回音、有滚滚长河奔腾咆哮,也有汪洋大海的波澜壮阔,意境深邃且写实,给人流连忘返的感受。这首琴曲在节奏编排和演绎上都体现了作者精准的把控和对细节之处的琢磨,任何一个音符的演奏都为这首琴曲的成功贡献了无穷的力量,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值得我们骄傲的一面。
  《流水》这首传统琴曲,不仅是我国古代音乐史上的瑰宝,更是传统文化中具有时代价值和光辉的代表性杰作。在纷杂浮夸的当下,音乐已经演变出多种多样的形式,当我们回首望去,停留在远方的,闪烁着耀眼光芒的,依旧是我们的传统文化,它们生生不息地存在于我们的世界里,引导着我们前进,也督促着我们创新,是这些传统文化的支撑让我们今天的文化世界如此繁荣昌盛。
  参考文献:
  [1] 马文晶《音乐史学视野中的琴曲〈流水〉研究》,《西北民族大学》2018年。
  [2] 殷婕《琴曲〈流水〉展现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特征及思考》,《作家》2008年第10期。
其他文献
摘 要:剪纸艺术是最古老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一,是中国民间历史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艺术形态之一。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艺术素养,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传承这一技艺,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我校積极开展美术剪纸课教学研究,深度挖掘教学素材,将中国传统剪纸艺术融入课堂教学中,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  关键词:美术 剪纸 课堂 传统 传承 DOI:10.12278/j.issn.1009-72
摘 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智慧结晶,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是每位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指出:要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于选择学习生物的学生而言,接受传统文化教育,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应积极寻求有效的教育途径,将优秀传统文化渗透进中学生物学教学,让学生在接受生物学教育的同时能学习有关的传统文化知识。充分利用优秀传统文化,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教育越来越重视,小班化教学随之逐渐兴起,由于我国受到人口较多的因素影响,小班化教学的开展一直不太理想。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笔者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中的体育素材,将传统体育武术套路融入小班化教学中,结合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创设情景等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效果,为小班化教学的实施提供了基础和保障。  关键词:传统文化 小学体育 小班化 策略 DOI:10.12278/j.iss
摘 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关于学生的素质教育成为一线教师和教学辅助行业不断重视并加强与巩固教学成果的重要教研阵地。根据教育部的指导意见,要全面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平衡发展。为了能够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美术课堂教育需要进一步强化其“美”学教学理念和学科功能。本文从传统文化对小学美术教育的影响问题的讨论着手,深入分析传统文化对美术教学的意义,提出具有建设性和实用性
摘 要:生物是一门有趣的学科,其主要以探究地球上的生命为主要的探索内容,其中包括万象,包含了对人体的探索,也涵盖了对于其他生物的探索,而其宗旨就是强调事物的发展,并尊重生命。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理念不谋而合,传统文化中也强调对于生命的尊重,乃至于诞生了兼爱、非攻的理念,并且强调事物的发展,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哲学领域范畴的重要研究内容。这种情况下,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充分地融入传统文化成为关键,而
摘 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对向幼儿介绍我国各民族文化、让他们感受到祖国文化的丰富及多样性提出了明确要求,体现出幼儿园教育对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视,需要幼儿园教师们通过合理的方式将传统文化渗透到教育中,以不断丰富幼儿的文化素养,从小就开始培养他们的民族文化自信。本文分析传统文化在幼儿教育中的价值,探讨如何有效将其融入教育活动中。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幼儿教育活动 价值 思考 DOI:10.1
摘 要:在幼儿园教育中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学,不仅有利于丰富教学内容,拓展教学资源,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幼儿的核心素养。本文对优秀传统文化与幼儿园教育的融合进行了深度探讨,论述了幼儿园教育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并提出了如何提升优秀传统文化与幼儿教育相融合的有关建议,希望能够为促进幼儿教育的良好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 优秀传统文化 融合 实践 DOI:10.12278/j.issn.10
摘 要:现代社会正在飞速发展着,社会各界对于教育也是越发关注,对学生的各方面发展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中,音乐也是之中之一。在人类发展的进程中,音乐的传承是能提升艺术修养与审美品位的,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能够对学生的艺术素养进行启蒙,音乐教学可以让学生感悟音乐、把握音律,教学目的也是为了能让学生了解音乐,提升个人品位修养,在音乐的优美旋律中,体会音乐之美,感悟哲理,帮助学生更好地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