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表扬与批评学生的艺术之我见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m9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东省莱西市第一高级中学 266600)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6-0105-02
  
  实践和经验表明,表扬与批评,对学生的成长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表扬与批评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上进心,消除学生的不良行为。但是,如果教师不注意表扬与批评的方式方法,对于现在这些见识广、思维活跃、个性强的独生子女来说,不仅会失去这一方法应有的积极作用,甚至还会产生许多难以预料的负面影响。
  任何人都有闪光点,都有值得别人学习、效仿的一面。为使每一个学生都对自己充满自信,都能够挺起胸、抬起头来做人,全国优秀班主任任小艾在“表扬”学生方面可谓下足了功夫、做足了文章。学期末的每一次家长会之前,她都让每一个学生找出自己比别人优秀的一面,发动全班学生为其它每一个学生找值得学习的优点。她把学生本人认可、全体学生肯定的优点,作为学期末颁奖的“理由”,认真准备颁奖词,在家长和学生一起参加的期末班级会议上,郑重其事地为每一个学生颁奖。
  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未必在其他的方面没有缺陷;学习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未必将来就没有好的发展前途。如此隆重、大张旗鼓的颁奖式,其实是在充分肯定每一个学生的优点的同时,也在引导学生发现自身的不足,教育学生不应该自高自大,而应该虚心学习其他同学的优点。这是一种奇妙招式,表扬中隐藏了批评、批评中包含了表扬,人人都能心悦诚服接受。
  对学生的教育多一些表扬鼓励是应该的,但我们必须讲究表扬的方式方法。
  第一、值得表扬的时候才表扬。不要随意给学生廉价的表扬,这样往往会使一些学生无所适从,如果形成习惯,还会造成相当一部分学生爱慕虚荣。
  第二、表扬要中肯、得体,切忌说过头话。要让学生从内心里感觉老师是在真诚地肯定、鼓励自己。
  第三、肯定的不一定是结果,可以是过程。学生虽然未能按照我们的意愿圆满做好某件事,但他积极对待、尽心尽力去做了,对做的过程中的态度和所采取的某些方式方法的肯定,会激励他对自己充满信心,努力把今后的事情做得更圆满一些。
  第四、表扬要讲求时效。当学生取得值得肯定的成绩时,我们要立即给予鼓励,过后再表扬会减弱强化促进的作用。
  第五、表扬最好在大庭广众面前。这样,可以使受表扬者脸上更有光彩,从而促使自己在其它方面、在别人面前做得更好,也有利于激发不及受表扬者做得好的其他人努力上进。
  第六、表扬与批评分开。有时学生在同一件事情中,有做得好的一面,又有做得欠妥甚至错误的一面,我们必须分别对待,如此,既能提高他明辨是非的能力,又不至于在批评当中抹杀其正确的动机或灵感。
  青少年教育专家孙云晓曾指出,没有体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这里所说的“体罚”,我个人更钟情于用“批评”一词取代。我认为,对于成长中的中小学生来说,只有表扬,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不可思议的。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当年任育才学校校长时,一次,一个女学生在参加数学考试中,一道题少写了一个小数点,被数学老师扣了分。试卷发下来后,这个女学生偷偷地把少写的小数点添上,然后到数学老师的办公室来“补分”。当时,数学老师不在,却恰巧碰到了陶行知先生。女学生说明来意后,陶先生接过了女学生递上的试卷。在仔细地审视了试卷后,陶先生虽然从钢笔的墨迹上看出了问题,但他并没有“挑明”,而是认真地改正了卷面分数,满足了女同学“补分”的愿望。不过,陶先生在那个被“添上”的小数点上重重地画了一个红圈。女学生心领神会,惭愧不已。许多年过去了,女学生已经成人成才。但每当想起当年“补分”的事,她仍然激动异常。她说,当时他是抱着忐忑的心情去找老师的,生怕老师看出破绽。然而,当陶先生看出“问题”却没让她丢面子时,她的心被震撼了,她从陶先生身上懂得了应该怎样做人,怎样做事。她说,那件事情过后,她不仅下决心用功学习,而且发誓要永远做一个诚实的人。
  被周恩来总理誉为国宝的霍懋征老师的班上有个爱下象棋的孩子,经常逃课去找人下棋、与人比高低。一天,霍老师对他说:“听说你爱下象棋,放学后下一盘好吗?”他惊讶地说:“你行吗?”霍老师说:“不如你的话,就向你学呀。”
  第一盘霍老师故意输了,那个爱下象棋、常逃课的学生特高兴。霍老师说:“我不服气,再来一盘。”第二盘爱下象棋的学生输了,他很不服气,但第三盘、第四盘、第五盘都输了。他终于很佩服地对霍老师说:“老师,您真棒啊!”霍老师趁机说:“我虽然下得比你好,但你看到我到处找人下棋了吗?我不能因为爱下棋就不上课呀。以后我们在课下交流,互相提高怎么样?”从此,这个孩子开始好好学习,再也不逃课了。
  批评的方式方法有多种多样,但没有明显效果或者事与愿违的批评,是我们应该竭力避免的。
  第一、要就事论事。应该说,大部分学生犯错误都不过是由于缺乏自控力、意志力等。教师一定就事论事,不能翻老账,不能使学生感到老师对他以前的所作所为耿耿于怀。
  第二、要注意场合,要给学生留“面子”。不分场合、不留情面的公开、严厉、点名批评,看似公平合理,实则会造成相当一部分学生再也抬不起头来,甚至导致学生破罐子破摔等不良结果。有专家研究发现,多数人都会永远感念那些总是“在大庭广众面前大张旗鼓表扬和在密室里暴风骤雨般训斥”过自己的人。
  第三、要注意语气、态度。态度刚柔并济,语气严中有爱,更能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信任感,愿意同老师交流。这样才能使学生从思想深处认识错误并加以改正。
  第四、要抓住问题的重点。教师批评要批到“点子”上,抓住问题的根本,直奔主题,不能泛泛而谈,使学生不得要领;同时,是非观点一定要明确、中肯,使学生心服口服。
  第五,要注意频率。不论学生所犯错误的大小、严重程度如何,教师都大发雷霆,严厉批评,学生就会习以为常。因此,教师在运用批评手段时,尤其是严厉的批评,必须注意频率。只有在个别情况下,才可偶而为之,给学生以强烈的刺激,使其更好地认识错误并加以改正。
  第六、批评之后要跟踪“温暖”。批评了学生之后,把被批评的学生置于脑后不再理睬,是教师的一大忌。精明而又爱心的教师,会对受过他批评的学生更加亲近,使学生在老师的爱心中静心反省自己、更快进步,也由此与老师建立永久的情谊。
  表扬与批评要因人而异、因地因时而异,作为以教育为职业的教师,我们要从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角度出发,潜心研究表扬与批评的艺术,因为对学生的表扬与批评,是我们永远无法摒弃的教育手段。
其他文献
(贵州省正安县小雅镇黄渡中学563408)  【摘要】在初中政治课堂中落实心理健康教育既是新形势下中学政治学科教育的目标之一,也是为了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我们只要从教材、教师、学生个性和学生生活的环境等方面来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十分重要。  【关键词】政治教学;落实;心理健康;教育  Politics Teaching in junior middle schools
(四川省南江县南江实验中学 635600)  【中图分类号】G61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6-0097-01    现代教学论认为,无论是无评价的教育,还是无教育的评价,都不可能有效地促进教学的进步,它如同人体的两足,支撑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最为敏感的问题,构建好一个完美、客观、准确、科学的评价体系及方法,可起到一个“杠杆”的
(河南省平顶山市新城区湖光小学 467099)  【摘要】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通过科学教育使学生逐步领会科学的本质,乐于探索,热爱科学。教师要通过各种活动来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科学素养;兴趣;创新;预设  【Abstract】Primary school science curriculum on scientific literacy trainin
(甘肃兰州幼教中心天鹅湖幼儿园 730060)  【摘要】新"纲要"明确指出:幼儿教育要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更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这是每一个幼儿教师的神圣职责。那么如何着眼于孩子一生的幸福,正确引导,细心呵护,让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呢?让我们一起用先进的理念,精心编织育儿的"摇篮",用我们的爱心浇灌祖国的幼苗吧!  【关键词】关注幼儿;心理健康  【Abst
(青海省湟中县多巴中心学校811600)  【摘要】本文以正确处理好即教书,又育人的辩证关系,建立起教师、学生、家长三位一体的有机长效的德育教育机制等四个方面相结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润物无声的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和道德品质;教师也要不断地充实教育智慧,真正做到厚德育人。  【Abstract】This paper is to correctly handle the teaching and ed
(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少儿图书馆 017000)  【摘要】本文围绕少儿图书馆的社会教育职能和创新服务理念,从读者服务工作的重要意义、读者的年龄层次和心理特征、以及读者服务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就如何做好新形式下少儿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少儿图书馆;读者; 服务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6-0102-02   
百变猪猪侠之时空隧道
期刊
(内蒙古阿拉善左旗教研中心 750306)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6-0104-02  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个开放的、民主的、科学的探索过程;更是一个充满矛盾、问题不断涌现的过程。这些问题,我们必须正视,必须想办法解决,于是这个过程又成为一个不断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由此,亲历改革的每一位教师都要成为解决各种新问题的研
(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艺术系311231)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6-0103-02    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总理明确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发展职业教育的任务为:"合理调整教育结构,重点加强职业教育。教育结构调整总的方向是: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教学及教学管理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