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障碍是学龄儿童较常见的问题。为了改善这些孩子学习困难状况,本文对96例学习障碍儿童的智力水平,学习适应性方面进行调查分析,希望通过了解这些孩子智力因素、心理特征和社会家庭因素等方面问题,为今后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提供指导。
对象与方法
对象:①学习障碍(LD)组:使用中山医修订的学习障碍儿童筛查量表(RPS)对齐齐哈尔市小学1~6年级学生进行测试,按PRS量表制定的标准(言语得分在20分以下,非言语得分在40分以下,总分在65分以下)筛查出96例学习障碍儿童,其中男生66例,女生30例,年龄6.5~13.5岁。②对照组:在AAT测量中我们在与LD组同年级学生中选择了91名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
方法:①瑞文联合型(CRT)测试。按手册要求进行CRT的团体测试,每组20人,人手一册图本和答案纸。由主试念指导语测试,40分钟收卷。评分时记录原始分,换算其IQ值。②学习适应性测试。采用华东师大心理学系周步成等主编的《学习适应性》(AAT),按测试手册要求对学生进行测试。评分时记录原始分,再换算为标准分;根据标准分再评定为等级,>65分为优,55~64分为良,45~54分为中,35~44分为中下,<35为差。
结果
96名LD儿童中IQ≥120分4名(4.16%),90~110分64名(65.7%),70~90分28名(29.1%)。其中4~6年级76名学生与对照组比较,在各单元测试中LD儿童得分均值均低于正常儿童,其总原始分及IQ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
两组IQ值虽差异显著,但同属正常智力范围,这与LD的诊断标准相符。把96名儿童按年级分为3组,他们的智力水平随着年级的增高而下降(P<0.05)。
LD儿童学习适应性(AAT)测试结果与正常儿童比较分析:①3组LD学生AAT总分有差异(以优良中差等级评定,优与良人数占28%,中等人数占41.7%,较差人数占30.3%);在学习态度内容量表(优良19.8%,中为26%,较差为54.1%)及在学习环境内容量表中,3组学生有明显差异,1~2年级学生的学习态度及学校环境的得分最高(处于中上水平),与其他两组(中下水平)有差异。②与对照组比较,两组总分及各分量表的得分均有显著差异,但从各年组分组来看,1~2年级两组学生差异不大,3年级以上的学生除家庭环境外,总分及各分量表差异明显。
讨论
LD儿童智力水平虽然在正常范围内,但他们IQ值与正常儿童有显著的差异;从CRT测验中分析,两组在B单元无差异,A单元的差异不如其他单元显著。CRT修订者认为:A、B单元的测试题主要是测量儿童直接观察辨别能力,而C、D、E 3个单元则主要是测验被试者对矩阵的系列关系进行类比推理能力。这就说明,LD儿童一般智力因素中间接的抽象概括思维能力——类比推理能力比较差。根据国内外一些研究证明,小于8岁的儿童一般只能解决A、B单元及少数C、D单元测试题,直至11岁左右类比推理能力逐渐发展,才能掌握C、D、E各单元的问题。我们从3组LD儿童的IQ值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的现象推测,一方面是LD儿童存在有间接的抽象概括思维能力的缺陷,另一方面可能是由于这些学生长期的学习困难影响着知识的获得而妨碍智力的发展。
学习适应性是指克服种种困难取得较好学习效果的一种倾向,也可以说是一种学习适应能力。3组LD儿童在AAT测验中总分、学习态度、学习环境的得分随着由低年级升至高年级而下降,这可能与随着学习的难度越来越大,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挫折越来越多,而教师、家长对这些儿童缺乏必要的理解、关注和投入有关。所以,对于学习障碍的儿童,应及早进行干预,从学校、家庭、社会因素、心理因素等方面,给予干预与帮助。
对象与方法
对象:①学习障碍(LD)组:使用中山医修订的学习障碍儿童筛查量表(RPS)对齐齐哈尔市小学1~6年级学生进行测试,按PRS量表制定的标准(言语得分在20分以下,非言语得分在40分以下,总分在65分以下)筛查出96例学习障碍儿童,其中男生66例,女生30例,年龄6.5~13.5岁。②对照组:在AAT测量中我们在与LD组同年级学生中选择了91名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
方法:①瑞文联合型(CRT)测试。按手册要求进行CRT的团体测试,每组20人,人手一册图本和答案纸。由主试念指导语测试,40分钟收卷。评分时记录原始分,换算其IQ值。②学习适应性测试。采用华东师大心理学系周步成等主编的《学习适应性》(AAT),按测试手册要求对学生进行测试。评分时记录原始分,再换算为标准分;根据标准分再评定为等级,>65分为优,55~64分为良,45~54分为中,35~44分为中下,<35为差。
结果
96名LD儿童中IQ≥120分4名(4.16%),90~110分64名(65.7%),70~90分28名(29.1%)。其中4~6年级76名学生与对照组比较,在各单元测试中LD儿童得分均值均低于正常儿童,其总原始分及IQ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
两组IQ值虽差异显著,但同属正常智力范围,这与LD的诊断标准相符。把96名儿童按年级分为3组,他们的智力水平随着年级的增高而下降(P<0.05)。
LD儿童学习适应性(AAT)测试结果与正常儿童比较分析:①3组LD学生AAT总分有差异(以优良中差等级评定,优与良人数占28%,中等人数占41.7%,较差人数占30.3%);在学习态度内容量表(优良19.8%,中为26%,较差为54.1%)及在学习环境内容量表中,3组学生有明显差异,1~2年级学生的学习态度及学校环境的得分最高(处于中上水平),与其他两组(中下水平)有差异。②与对照组比较,两组总分及各分量表的得分均有显著差异,但从各年组分组来看,1~2年级两组学生差异不大,3年级以上的学生除家庭环境外,总分及各分量表差异明显。
讨论
LD儿童智力水平虽然在正常范围内,但他们IQ值与正常儿童有显著的差异;从CRT测验中分析,两组在B单元无差异,A单元的差异不如其他单元显著。CRT修订者认为:A、B单元的测试题主要是测量儿童直接观察辨别能力,而C、D、E 3个单元则主要是测验被试者对矩阵的系列关系进行类比推理能力。这就说明,LD儿童一般智力因素中间接的抽象概括思维能力——类比推理能力比较差。根据国内外一些研究证明,小于8岁的儿童一般只能解决A、B单元及少数C、D单元测试题,直至11岁左右类比推理能力逐渐发展,才能掌握C、D、E各单元的问题。我们从3组LD儿童的IQ值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的现象推测,一方面是LD儿童存在有间接的抽象概括思维能力的缺陷,另一方面可能是由于这些学生长期的学习困难影响着知识的获得而妨碍智力的发展。
学习适应性是指克服种种困难取得较好学习效果的一种倾向,也可以说是一种学习适应能力。3组LD儿童在AAT测验中总分、学习态度、学习环境的得分随着由低年级升至高年级而下降,这可能与随着学习的难度越来越大,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挫折越来越多,而教师、家长对这些儿童缺乏必要的理解、关注和投入有关。所以,对于学习障碍的儿童,应及早进行干预,从学校、家庭、社会因素、心理因素等方面,给予干预与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