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知识中的许多概念、规律都来自于实验,通过实验,可以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原创过程,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发学习兴趣。但由于种种原因,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实验基础还不够牢固,很多学校对物理实验教学并不是十分重视,加上升学压力,教师也不太重视物理实验教学,以至于造成物理实验物质条件不足、实验人员匮乏,只能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上,不利于物理教学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初中物理 实验教学 问题 应对策略
一、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初中物理教师观念上存在误区。有的教师认为实验是可有可无的教学辅助手段,认为学生只要会动笔答题就行,于是将学生做实验改为教师讲实验,学生动手能力自然不会提高;有的教师认为实验本身并不重要,不用费时费力去验证,只要注意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牢固掌握物理实验中得出的结论和规律就行;有的教师虽然认识到实验的重要性,却因为实验仪器不够,认为效果还没有在课堂上讲收得好,也很少上实验课,更不用说拓宽学生的思路,进行能力考查和评价。
2.教学模式僵化。很多初中物理教师在实验教学中习惯于运用传统教学模式,把以往的经验和教学参考书作为教学的主要工具,把实验教学流于形式,而不去设法组织学生进行有关实验的探究。部分物理教师过分重视学生去验证课本上的东西,使学生的观察局限在老师预设的范畴之内,缺乏创新性、趣味性,学生感受不到物理实验和科学的魅力。
3.物理实验教学硬件设施缺乏。一些条件相对好的中学,在硬件设施上基本符合实验教学的要求,但由于有一些易碎和易耗品,容易造成实验仪器设备和物理实验器材不全。一些偏远或落后地区的中学,缺少足够数量的独立实验室和必配仪器,学生实验时,只能7-8人一组,这样使大部分学生在整个实验中只能观摩,缺少动手的机会。
4.实验课程资源开发面临困难。某些学校和教师处于伸手和等待之中,没有主动地去开发和获取力所能及的和必要的实验资源。部分学校由于受地域、经济、硬件等条件限制,可供教师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资源极为有限,完善知识结构、改进教学策略等受到严重影响,实验教学不能全面有效开展。
5.初中物理教学评价方式单一。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评价只重视卷面测试,让学生背一些实验现象、步骤和结论,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探究能力,不利于学生实验素质的培养,淡化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
二、改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应对策略
1.更新实验教学理念,改变教师陈旧的教学观。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教师要么认为实验不重要,要么认为实验效果不明显,而很少上实验课。实验课程往往采取让学生通过理论知识来背诵实现想象和结论,然后象征性地用实验来进行验证,忽视了知识的认识过程。慢慢地,学生不愿意再动手做实验,无形中扼杀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这就要求教师改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把学生放在首位,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2.加大投入,完善实验设施。实验仪器和设备是实验的基本条件,目前很多学校都有实验仪器和实验器材不足的情况,严重影响了实验教学。所以,学校要加大对实验器材的投入量,并加强对日后实验器材的管理和维护,切实改善实验教学条件,确保实验教学的顺利、健康实施。
3.改革现行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方法。教师要彻底改变一讲到底或靠学生死记硬背带来高分数的陈旧方法,切实贯彻“以实验为基础”的教学原则,真正把实验作为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和有力工具,充分发挥实验的教学功能。大力倡导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动眼、动脑、动手、动口的实验过程去获取知识,提高学习能力。
4.做好低成本实验的开发和利用。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学校实验设备配套也大不相同,因此低成本实验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更有深刻的意义和价值。低成本物理实验是一种重要的实验资源,不但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利用身边的日常生活用品做实验,可以很好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和教师的创造能力。
5.引导学生自制学具、教具,参加“小发明、小制作”活动。学生通过参加自制学具、教具的活动,一方面可以巩固课内实验所学的知识,初步掌握基本实验技能,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明创造能力。如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学生可以跟家长合作完成支架和横梁制作,加硬币或大小相同的黄豆和刻度尺做实验。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理论水平,丰富了学生的课外活动内容,还可以让学生在自主、体验性的学习中感受成功的愉悦,增强持续学习的信心。
6.实验教学评价方式的多样化。物理实验教学效果的好坏最终通过实验教学评价得以体现。主要方式有卷面评价、实际操作评价、卷面与实际操作结合评价、档案袋评价(将学生平时学习中的最好表现和典藏作品收集起来,作为学生进步的依据)等多种,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实施。
物理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物理教学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物理实验教学引导学生通过物理实验认识物理现象,探究物理规律,获取物理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究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等。所以,教师要在教学中重视实验教学,多为学生创造动手实践的机会,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同时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物理 实验教学 问题 应对策略
一、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初中物理教师观念上存在误区。有的教师认为实验是可有可无的教学辅助手段,认为学生只要会动笔答题就行,于是将学生做实验改为教师讲实验,学生动手能力自然不会提高;有的教师认为实验本身并不重要,不用费时费力去验证,只要注意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牢固掌握物理实验中得出的结论和规律就行;有的教师虽然认识到实验的重要性,却因为实验仪器不够,认为效果还没有在课堂上讲收得好,也很少上实验课,更不用说拓宽学生的思路,进行能力考查和评价。
2.教学模式僵化。很多初中物理教师在实验教学中习惯于运用传统教学模式,把以往的经验和教学参考书作为教学的主要工具,把实验教学流于形式,而不去设法组织学生进行有关实验的探究。部分物理教师过分重视学生去验证课本上的东西,使学生的观察局限在老师预设的范畴之内,缺乏创新性、趣味性,学生感受不到物理实验和科学的魅力。
3.物理实验教学硬件设施缺乏。一些条件相对好的中学,在硬件设施上基本符合实验教学的要求,但由于有一些易碎和易耗品,容易造成实验仪器设备和物理实验器材不全。一些偏远或落后地区的中学,缺少足够数量的独立实验室和必配仪器,学生实验时,只能7-8人一组,这样使大部分学生在整个实验中只能观摩,缺少动手的机会。
4.实验课程资源开发面临困难。某些学校和教师处于伸手和等待之中,没有主动地去开发和获取力所能及的和必要的实验资源。部分学校由于受地域、经济、硬件等条件限制,可供教师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资源极为有限,完善知识结构、改进教学策略等受到严重影响,实验教学不能全面有效开展。
5.初中物理教学评价方式单一。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评价只重视卷面测试,让学生背一些实验现象、步骤和结论,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探究能力,不利于学生实验素质的培养,淡化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
二、改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应对策略
1.更新实验教学理念,改变教师陈旧的教学观。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教师要么认为实验不重要,要么认为实验效果不明显,而很少上实验课。实验课程往往采取让学生通过理论知识来背诵实现想象和结论,然后象征性地用实验来进行验证,忽视了知识的认识过程。慢慢地,学生不愿意再动手做实验,无形中扼杀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这就要求教师改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把学生放在首位,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2.加大投入,完善实验设施。实验仪器和设备是实验的基本条件,目前很多学校都有实验仪器和实验器材不足的情况,严重影响了实验教学。所以,学校要加大对实验器材的投入量,并加强对日后实验器材的管理和维护,切实改善实验教学条件,确保实验教学的顺利、健康实施。
3.改革现行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方法。教师要彻底改变一讲到底或靠学生死记硬背带来高分数的陈旧方法,切实贯彻“以实验为基础”的教学原则,真正把实验作为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和有力工具,充分发挥实验的教学功能。大力倡导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动眼、动脑、动手、动口的实验过程去获取知识,提高学习能力。
4.做好低成本实验的开发和利用。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学校实验设备配套也大不相同,因此低成本实验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更有深刻的意义和价值。低成本物理实验是一种重要的实验资源,不但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利用身边的日常生活用品做实验,可以很好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和教师的创造能力。
5.引导学生自制学具、教具,参加“小发明、小制作”活动。学生通过参加自制学具、教具的活动,一方面可以巩固课内实验所学的知识,初步掌握基本实验技能,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明创造能力。如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学生可以跟家长合作完成支架和横梁制作,加硬币或大小相同的黄豆和刻度尺做实验。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理论水平,丰富了学生的课外活动内容,还可以让学生在自主、体验性的学习中感受成功的愉悦,增强持续学习的信心。
6.实验教学评价方式的多样化。物理实验教学效果的好坏最终通过实验教学评价得以体现。主要方式有卷面评价、实际操作评价、卷面与实际操作结合评价、档案袋评价(将学生平时学习中的最好表现和典藏作品收集起来,作为学生进步的依据)等多种,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实施。
物理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物理教学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物理实验教学引导学生通过物理实验认识物理现象,探究物理规律,获取物理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究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等。所以,教师要在教学中重视实验教学,多为学生创造动手实践的机会,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同时提高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