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生数学学习困难的心理特点及形成原因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wer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小学阶段是个人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及良好道德品质养成的关键时期。教师应尽可能地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发展。但是,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存在“学困生”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有关调查表明,一般小学中,学习困难的学生约占8%至14%,若按此比例计算,基础教育阶段的“学困生”是相当多的。学习困难会给孩子的学习和心灵带来严重的伤害。因此,解决“学困生”问题,是教育发展中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
  关键词: 小学生 学习困难 心理特点 形成原因
  在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影响其学习的有内因和外因两个因素,内因是制约人的思想行为的内在心理因素,制约学习的内因有学习动机、学习目的、学习态度或学习兴趣;外因是制约人的思想行为的外在环境因素,诸如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当内外因素对学生发生积极影响时,学习就有动力,就会自觉,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反之,产生消极影响,且长久不能排除,就会使学生学习滑坡,成绩下降,直至厌学,形成学习困难。学困生应该从家庭、学校、自身和社会四个方面归因。
  一、家庭环境对小学生学习困难的影响
  家庭是教育的第一个起点,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可是有的家长严重忽视家庭教育,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全部推给学校和老师,完全忘记了“养不教,父之过”的古训。有的家长教育方法不当,不是过分溺爱、百般呵护,就是严加管教,大声训斥,稍有过错,便是责骂甚至体罚,严重挫伤孩子的自尊心;有的家长品行不端,或夫妻不和闹离婚,致使孩子得不到正常的教育和应有的家庭温暖,心灵受到巨大创伤。此外,随着近几年劳务输出人员的增多,留守儿童逐年增加,隔代教育和只关心儿童温饱的“看护式”教育,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智力开发、情感陶冶、个性塑造和道德品质的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如父母意志薄弱,优柔寡断,好吃懒做,只知索取而不愿付出辛劳,自私自利,等等;父母缺乏耐心,意志薄弱,处世优柔寡断,好逸恶劳,易悲观失望等不良品性,都会使家庭氛围不和谐,并且通过孩子这面镜子折射出来,导致孩子缺乏耐心,意志薄弱,胆小怯懦,懒惰自卑。同时,不良的家庭关系也会影响孩子的行为和心理发展,父母经常吵架会使孩子焦虑不安,心理压力增加,无法安心学习,学习成绩较差。
  二、学校的管理和教师的教学对小学生学习困难的影响
  学校是以教学为主的,而教学的目的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和具有高素养的劳动者。但是,我们常常看到的实际情况是,为了生存,为了生源、名气、利益,学校的一切都是围绕着考试这个中心转。不过,这是学校本身无可奈何的事情。学校为了生存偏重考试,自然会在管理上忽视其他方面。
  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不正确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态度常常会给学生带来意想不到的伤害,是学困生产生的催化劑。一方面,不正确的教育方式催生学困生。一些教师对于理解能力差的学生采取注入式教育方法,让学生死记硬背,套用模式,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注重教师的启发也不教给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这阻碍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学生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也不能将所学知识与相关知识联系起来,知识体系出现断层,学习越来越吃力。其次,教师在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中,不能确保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部分学生由于基础和学习自主性都较差,在小组学习中往往不能有效地学习新知识,而最后的小组总结大多是学习较好的学生,基础差的学生就会越来越落后,最终变成学困生。另一方面,不公正的教学态度让学困生自卑。有些教师对于班级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没有及时给予帮助,或冷眼对待,或放手不管,没有给予特别的关心和照顾,进而影响他们的成绩。
  三、自卑心理对小学生学习困难的影响
  每个班级都存在这样一批学生:在入学之初,就没有建立起良好的学习态度,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缺点长期得不到纠正,导致学生学习基础比较差,便逐渐成为学困生。因为他们基础知识薄弱,基本学习能力差,学习成绩低,又常常受到老师、家长的责备及同学的嘲笑,使他们在内心里形成了强烈的自卑感。尽管他们想通过努力使自己的成绩得到提高,但由于方法不当,或者未能持之以恒,导致他们未能达到自己期待的学习效果,成绩没有提高或提高得很慢,这让他们觉得自己“笨”“永远不可能有进步”“不是学习的料”。教育心理学中称这种心理为“习得性无力感”,是指人在最初的某个情境中获得无助感,在以后的情境中仍不能从这种关系中摆脱出来,从而将无助感扩散到生活中的各个领域。这种扩散了的无助感会导致学生抑郁自卑并对以后的学习不抱希望。在这种感受的控制下,学生会由于认为自己无能为力而不做任何努力和尝试。这种无力感会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加剧。由于自卑,学困生害怕同老师交流,朋友数量相对较少,这使得他们的交往能力降低。
  四、社会环境对小学生学习困难的影响
  在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社会环境起着重要影响。在当今改革开放的时代,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不断变革,思想意识处于发生深刻的变化,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消极因素,诸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新的读书无用论等社会思潮和一些不良社会风气必然会影响一部分学生,致使他们偏离健康成长的道路。有的小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从而成为“学困生”;不良的社会风气宣扬“学习无用论”,让不明辨是非的小学生失去学习动机等。这都说明了净化社会环境、优化教育外部环境的重要性。
  许多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非智力因素明显低于正常的学生。他们学习上缺少信心,缺乏必要的抗挫败的和摆脱不良心境的能力,存在着失败者的心态,学习的内驱力不足。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的责任就是让所有孩子的精神得到升华,因而我们要研究自己的学生,善待自己的学生,特别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使他们愉快地走向社会,踏上美好的人生道路。
其他文献
目的:孕烷X受体(pregnane X receptor,PXR)作为核受体(nuclear receptor,NR)超家族成员之一,广泛分布在肝脏、肠、肾脏中,参与体内众多药物代谢酶及转运体的调控,在机体内内源性和外源性物质和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等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前期实验室构建了基于分泌型Gaussia荧光素酶报告基因PXR-CYP3A4通路的稳定工程细胞株并成功用于PXR激活效应的
摘 要: 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金钱是必不可少的。但在消费过程中,大量使用现金则给人们带来了不便。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人们发明了银行卡、信用卡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今天人们又发明了支付宝、微信等支付手段,这使得我们的购物支付更加快捷便利。为了减少人们用现金支付的比重,某些商家都采取了一些优惠手段,鼓励人们用非现金的方式进行支付。同时,为了大力推广某种支付手段,其打折优惠的力度也会相当的大。那么,在
摘 要: 数学思想方法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精髓,它在数学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数学思想方法的基本内容入手,探讨数学思想方法与小学数学教学之间的契合点,通过数学思想方法的巧妙渗透,解决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问题,促进学生感知与理解数学知识能力的发展,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数学思想方法 小学数学教学 渗透途径  数学思想蕴含着数学内容与方法的本质特征,它是对数学知识的整体总结与抽象
摘 要: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生活化越来越被重视,教师要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而不是遥不可及的东西。生活是离不开数学的,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摸到数学,这样学生才会爱上学习数学。  关键词: 小学数学 生活教育 生活情境 数学原型  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的教师一味说教,灌输知识,使数学课变得枯燥乏味,学生的学习热情越来越低,有些甚至厌恶上数学课。教师必须想办法改变这样的现状,从学
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一种基本形式,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数学教学目标必须在课堂中实现。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打造高效课堂,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活力?下面我就此谈谈看法。  1.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  (1)加深理解,建构新的知识体系。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每当人类遇到他们尚不知道但却需要去理解的事物时,他们倾向于尝试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确定该事物的意义。在新知识的
1994年,我国教育部颁发了《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试行)》及刊印的《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技能训练基本要求》,文件明确要求高等师范院校必须要加强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作为普通高等院校的师范类专业,若想提升自己和师范院校的竞争力,必须加强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微格教学作为高师院校培养师范生课堂教学技能的必要手段,也同样适用于普通高等院校的师范类专业。作为普通高等院校的音乐学师
期刊
摘 要: 目前,随着新课程的教育理念不断深入,各界对加强小学数学教学的呼声越来越高。因而,小学数学教育得到更多的重视,并不断地革新教学方式。秉承着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小学数学教学越来越重视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培养学生的自学、自理、自强、自律的能力。然而在实践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学不断暴露出一些教学问题,本文在研究存在的教学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了解决初中数学教学问题的策略。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摘 要: 近年来,我国小学课堂越来越重视探究式教学,但是,目前在我国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很多实施探究教学的学校也存在教师不能有效调控组织,流于形式,学生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思维得不到很好培养的问题。因此,我们要深入研究探究式学习的重要意义,在掌握其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明确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怎样教,学生应该怎样学,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探究教学 教学原则 
摘 要: 陶行知作为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曾经提出过很多深刻的教育思想,他强调生活和教育的一致性,日常生活和知识理论息息相关、不可分割,要想更好地学习知识,就要更关注生活。践行陶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可以有效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提升,发展真正的素质教育。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实践教学 陶行知 教育思想  大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