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育者更应注重多元化的培养,为孩子张扬个性和特色提供丰富的舞台。班主任宜采用的方法:自主管理,培养个性,提供舞台,张扬个性,环境育人,陶冶个性,无为而治,发展个性。
关键词:多元化培养 张扬个性 自主管理 提供舞台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9(c)-0185-01
“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大千世界的魅力在于万事万物的多样性。同样,社会的多元化需求也需要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发展,不能“千人一面”。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育者更应注重多元化的培养,为孩子张扬个性和特色提供丰富的舞台。
1 自主管理,培养个性
教育家陶行知说:“最好的教育是教学生自己作自己的先生。”自主管理于教师是一种精神的解放(信任、尊重、认同)。于学生是一种个性的绽放。教师首先要信任学生,相信学生有自我教育的能力,要尊重学生的自我发展,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教育意识。相信每个学生具有差异性,每个生命的成长都具有不可复制性——即个性。
要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就必须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班级管理,真正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并让他们从管理者的角色中学会管理他人、学会自我管理,变“要我做”为“我要做”,使班级“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
岗位责任制的设立则是促进学生自主管理、培养个性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在班内设置多种岗位,如“财产小卫士”、“图书管理员”、“黑板清洁员”、“护苗小卫士”、“讲台美容师”、“门窗管理员”……并由师生共同制订每一个岗位的职责,使班级的每一扇窗、每一扇门、每一样物品、每一件工作都有负责人。半学期下来,评选一批“岗位尖兵”,同时对部分不能胜任岗位的同学进行适当调整。在让他们知责任、明责任、负责任的过程中,逐步尝试自我服务、自我监督、自我管理。这时候,被动的管理则变成主动的管理。“他律”将转化为“自律”,尤其针对“问题学生”,不是简单的“人人有事做”,而是一种心灵的沟通和影响。
实践证明,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学生的参与越多,他们的责任感就越强,越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造性个性。
2 提供舞台,张扬个性
课堂内外知识的积累,让孩子们像在春雨滋润下的春笋一样茁壮成长,似乎可以听到“咯吱咯吱”拔节的声音。此刻,他们最需要的,就是一个个多彩的自我展示舞台。教育者,尤其是班主任在管理学生的过程中须熟知每个学生的兴趣特长,细心筹谋,帮助他们发展兴趣,这对他们的整体素质提高将起到积极作用。
学校和班主任应给孩子们提供大量施展才艺和特长的空间,如校园歌手比赛、故事大王争霸赛、家政技能大赛、激情演讲、书画大赛、各种趣味体育比赛、科技小制作、绿色金点子……让这一系列活动贯穿始终,为孩子们提供丰富的校园生活和各种技能锻炼。“给他阳光就灿烂,给他天空就飞翔”这就是孩子们,只要他们有兴趣,学校就要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为孩子们今后的成功人生奠定扎实的素质基础。
更应该提倡的是,如此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班级活动也要由学生在班主任的指导下自主策划实施,才更能张扬其个性。如文娱会演,从思路到海报,从演员到舞台设计,从确定主持人到邀请嘉宾、组织学生参加……如趣味运动会,从程序设计到项目安排,从领导讲话到运动员代表发言……每一个活动下来,都要求学生自主总结经验,汲取教训,为下一次活动办得更精彩而努力。在活动中,可以充分发挥同学们的主人翁的精神,孩子们自己回家收集材料,分组研究,汇总资料,自己排练,自己制作道具,干得不亦乐乎。这就是教育者的职责,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帮助学生从无数生活道路中选择一条最能发挥创造性的道路。
3 环境育人,陶冶个性
学校无闲处,处处教育人。教室是学生活动最频繁的生活空间,简而言之,是孩子们共同的家。怎样让这个家有色有味,有花有果?
3.1 润物细无声
从情感入手来培养情操,鼓励孩子们学会赞美,学会共同分享,学会静心思考问题,净化孩子们的心灵。利用学习园地设立“最佳天使”、“温馨提示”、“成功的轨迹”、“个性展示”等专栏。
3.2 知识平台
设立读书专栏,让学生多感受世界文化的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积累祖国文化精髓,强化学生的阅读成效并学会整理分析。如小荷尖尖:每周贴出优秀作文,配上插图,让同学们展览诵读;美文欣赏:让学生轮流提供意境优美文字隽永的短文,并配上图画,同学之间相互分享,从中读到更多的美文等。
3.3 竞争空间
今天的社会更需要协作精神、合作意识。为鼓励学生向自我挑战,并随时监控自己的行为表现,可以让学生建立个人学习与成长历程的档案,作为学习生活的回顾,以巩固学生的良好行为。如小蜗牛加油站:师生共同商议制定奖励和惩罚的办法,运用爬格子的方式,鼓励学生良好的行为,激发学生向上的动力,以辅导学生养成自动奋发的习惯,调整其偏差行为,并配合各学科教学的实施。
让教室文化渗透各个角落,多元的教室文化,可以让孩子们自由探索,使之在潜移默化中学到知识、培养能力、陶冶个性,如此,小教室亦能发挥大空间的作用。
4 无为而治,发展个性
班主任自身行为的作用自不必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严格规范自身的言行,处处给学生做出表率作用,是班主任达到“无为而治”的先决条件。学生正处在一种“热衷效仿”的年龄,班主任言行的“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是不言而喻的。班主任既是班级建设的设计师,又是班集体的灵魂与核心,其一言一行都会给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每一个细节都会成为学生品评、模仿的对象。因此,与其面对一张废纸在那儿声色俱厉的询问是谁扔的,还不如悄悄弯腰捡起放进垃圾箱;与其在班会课上不厌其烦的描述早读迟到的弊端,还不如每天早上早点来到教室,给同学们一个微笑,做个表率,最起码能给他们带来一些慰藉和温暖,知道老师也在辛勤地工作,在和他们一样,时刻的守着这片神圣的学习园地。
“无为而治”就是要求教育者从大处落笔、把握全局、高屋建瓴地实施管理,以深谋远虑的智、真爱无私的心、润物无声的情来感化学生、打动学生、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利用“无为”的方法达到“治”的境界,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使班级管理的成效再上一个新台阶。
重分数而不唯分数,在传授学生文化知识的同时,让学生拥有健康的体魄、一流的能力、良好的学习习惯,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能力的培养,这就是学校素质教育的真正体现。
关键词:多元化培养 张扬个性 自主管理 提供舞台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9(c)-0185-01
“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大千世界的魅力在于万事万物的多样性。同样,社会的多元化需求也需要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发展,不能“千人一面”。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育者更应注重多元化的培养,为孩子张扬个性和特色提供丰富的舞台。
1 自主管理,培养个性
教育家陶行知说:“最好的教育是教学生自己作自己的先生。”自主管理于教师是一种精神的解放(信任、尊重、认同)。于学生是一种个性的绽放。教师首先要信任学生,相信学生有自我教育的能力,要尊重学生的自我发展,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教育意识。相信每个学生具有差异性,每个生命的成长都具有不可复制性——即个性。
要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就必须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班级管理,真正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并让他们从管理者的角色中学会管理他人、学会自我管理,变“要我做”为“我要做”,使班级“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
岗位责任制的设立则是促进学生自主管理、培养个性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在班内设置多种岗位,如“财产小卫士”、“图书管理员”、“黑板清洁员”、“护苗小卫士”、“讲台美容师”、“门窗管理员”……并由师生共同制订每一个岗位的职责,使班级的每一扇窗、每一扇门、每一样物品、每一件工作都有负责人。半学期下来,评选一批“岗位尖兵”,同时对部分不能胜任岗位的同学进行适当调整。在让他们知责任、明责任、负责任的过程中,逐步尝试自我服务、自我监督、自我管理。这时候,被动的管理则变成主动的管理。“他律”将转化为“自律”,尤其针对“问题学生”,不是简单的“人人有事做”,而是一种心灵的沟通和影响。
实践证明,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学生的参与越多,他们的责任感就越强,越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造性个性。
2 提供舞台,张扬个性
课堂内外知识的积累,让孩子们像在春雨滋润下的春笋一样茁壮成长,似乎可以听到“咯吱咯吱”拔节的声音。此刻,他们最需要的,就是一个个多彩的自我展示舞台。教育者,尤其是班主任在管理学生的过程中须熟知每个学生的兴趣特长,细心筹谋,帮助他们发展兴趣,这对他们的整体素质提高将起到积极作用。
学校和班主任应给孩子们提供大量施展才艺和特长的空间,如校园歌手比赛、故事大王争霸赛、家政技能大赛、激情演讲、书画大赛、各种趣味体育比赛、科技小制作、绿色金点子……让这一系列活动贯穿始终,为孩子们提供丰富的校园生活和各种技能锻炼。“给他阳光就灿烂,给他天空就飞翔”这就是孩子们,只要他们有兴趣,学校就要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为孩子们今后的成功人生奠定扎实的素质基础。
更应该提倡的是,如此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班级活动也要由学生在班主任的指导下自主策划实施,才更能张扬其个性。如文娱会演,从思路到海报,从演员到舞台设计,从确定主持人到邀请嘉宾、组织学生参加……如趣味运动会,从程序设计到项目安排,从领导讲话到运动员代表发言……每一个活动下来,都要求学生自主总结经验,汲取教训,为下一次活动办得更精彩而努力。在活动中,可以充分发挥同学们的主人翁的精神,孩子们自己回家收集材料,分组研究,汇总资料,自己排练,自己制作道具,干得不亦乐乎。这就是教育者的职责,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帮助学生从无数生活道路中选择一条最能发挥创造性的道路。
3 环境育人,陶冶个性
学校无闲处,处处教育人。教室是学生活动最频繁的生活空间,简而言之,是孩子们共同的家。怎样让这个家有色有味,有花有果?
3.1 润物细无声
从情感入手来培养情操,鼓励孩子们学会赞美,学会共同分享,学会静心思考问题,净化孩子们的心灵。利用学习园地设立“最佳天使”、“温馨提示”、“成功的轨迹”、“个性展示”等专栏。
3.2 知识平台
设立读书专栏,让学生多感受世界文化的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积累祖国文化精髓,强化学生的阅读成效并学会整理分析。如小荷尖尖:每周贴出优秀作文,配上插图,让同学们展览诵读;美文欣赏:让学生轮流提供意境优美文字隽永的短文,并配上图画,同学之间相互分享,从中读到更多的美文等。
3.3 竞争空间
今天的社会更需要协作精神、合作意识。为鼓励学生向自我挑战,并随时监控自己的行为表现,可以让学生建立个人学习与成长历程的档案,作为学习生活的回顾,以巩固学生的良好行为。如小蜗牛加油站:师生共同商议制定奖励和惩罚的办法,运用爬格子的方式,鼓励学生良好的行为,激发学生向上的动力,以辅导学生养成自动奋发的习惯,调整其偏差行为,并配合各学科教学的实施。
让教室文化渗透各个角落,多元的教室文化,可以让孩子们自由探索,使之在潜移默化中学到知识、培养能力、陶冶个性,如此,小教室亦能发挥大空间的作用。
4 无为而治,发展个性
班主任自身行为的作用自不必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严格规范自身的言行,处处给学生做出表率作用,是班主任达到“无为而治”的先决条件。学生正处在一种“热衷效仿”的年龄,班主任言行的“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是不言而喻的。班主任既是班级建设的设计师,又是班集体的灵魂与核心,其一言一行都会给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每一个细节都会成为学生品评、模仿的对象。因此,与其面对一张废纸在那儿声色俱厉的询问是谁扔的,还不如悄悄弯腰捡起放进垃圾箱;与其在班会课上不厌其烦的描述早读迟到的弊端,还不如每天早上早点来到教室,给同学们一个微笑,做个表率,最起码能给他们带来一些慰藉和温暖,知道老师也在辛勤地工作,在和他们一样,时刻的守着这片神圣的学习园地。
“无为而治”就是要求教育者从大处落笔、把握全局、高屋建瓴地实施管理,以深谋远虑的智、真爱无私的心、润物无声的情来感化学生、打动学生、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利用“无为”的方法达到“治”的境界,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使班级管理的成效再上一个新台阶。
重分数而不唯分数,在传授学生文化知识的同时,让学生拥有健康的体魄、一流的能力、良好的学习习惯,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能力的培养,这就是学校素质教育的真正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