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眼底相干光层析血管成像术的操作和阅片规范(2017年)
【出 处】
:
中华眼科杂志
【发表日期】
:
2017年53期
其他文献
目的系统评价三维(3D)打印个性化导板与传统截骨工具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疗效。方法以"patient-specific" 、"patient-matched" 、"custom" 、"instrumentation" 、"guide instrumentation" 、"cutting blocks"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otal knee replacem
三维打印技术最早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作为全球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代表性技术之一,三维打印技术在机械制造、工业设计、建筑构型、生物医学等领域都有着飞速发展。本文仅就三维打印技术在胰腺外科领域的研究及应用现状做一整理,旨在明确现阶段三维打印技术在胰腺外科领域的发展水平和研究进展,并对其在胰腺外科领域的研究前景及发展方向提出意见。
目的探讨术前肾动脉栓塞治疗对肿瘤最大径≥10 cm的肾细胞癌患者手术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行手术治疗的肿瘤最大径≥10 cm的肾细胞癌患者239例,根据术前是否行肾动脉栓塞治疗分为治疗组(53例)和对照组(18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输血量、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情况。定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分类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
目的评价经皮肾镜取石术(PNL)治疗髓质海绵肾(MSK)合并结石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9月至2016年2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泌尿外科行PNL治疗的MSK合并结石的77例(91肾)患者(MSK组)资料,以及同期行PNL的肾脏结构正常的77例(77肾)肾结石的患者资料(对照组)。MSK组中男性33例,女性44例,平均年龄(42.1±13.2)岁,平均结石负荷(3.9±1.8)c
目的探讨前列腺健康指数(PHI)在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20 μg/L患者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013年3月至2016年4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1 135例tPSA<20 μg/L且符合前列腺穿刺指征的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检测血清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和前列腺特异抗原同源异构体2,并计算PHI;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PHI和tPSA的诊断效能;计算
Andersson损害指发生于椎间盘-椎体界面的破坏性病损,是强直性脊柱炎晚期的一种少见并发症。依据病因分型,一般将Andersson损害分为局灶型病损和广泛型病损两大类型。强直性脊柱炎病史及独特的影像学征象是诊断Andersson损害的关键。对于局灶型病损,可先尝试保守治疗;而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的局灶型病损及广泛型病损,常需要手术干预,当前大多采取单纯后路经病灶截骨内固定矫形融合术。
目的探讨检测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的临床意义。方法连续收集2014年4月至2016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普外科收治的109例符合入组条件的结直肠癌患者资料,检测外周血CTC并分析CTC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男性60例,女性49例,年龄33~86岁,平均年龄(65±10)岁。采用χ2检验、Fisher精确概率检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MPC)和非特殊类型浸润性导管癌(IDC)临床病理学特点及预后因素的差异。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对比研究,收集2008年6月至2016年4月北京医院乳腺中心治疗的所有IMPC患者(59例)和IDC患者(1 080例)的临床病理学资料。所有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术后每3~6个月随访一次,直至患者出现疾病进展、死亡或2016年7月31日随访截止。单因素分析采用U检验、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