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色彩

来源 :小学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ongwangyong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丝丝寒意中,春天悄悄地来了。
  下午上课前,初春的阳光仍暖洋洋的,像水一样怀抱着我,置身于无比温暖无比耀眼的阳光中,我带着微笑走进一年级教室。班里凉凉的,还有冬天的味道,学生脸上却有着灿烂的笑——他们喜欢上美术课。
  今天上《春天的色彩》一课,课前我让孩子们观察,春天来了我们身边有什么变化。学生踊跃发言:“春天来啦,冰雪融化了。”“春天来了,柳树发芽了。” “春天来了,小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 叽叽喳喳的发言中,我听到的是课本中的语言。
  “周末,爸爸妈妈没有带你到野外去观察春天吗?”
  “我要上钢琴课!”“我要上英语课。”“妈妈让我写作业。” ……
  “你们家附近也可以观察呀!”
  “妈妈不让我自己下楼。”“我家附近没有花,也没有树。”……
  可怜的孩子们,春天近在咫尺,他们视而未见,充耳未闻,对美丽的的春天,他们知道的只是书上干巴巴的词句。
   回想儿时的我,当第一丝春风吹去厚重臃肿棉衣,便如春天里的一枚嫩芽儿,急不可耐地伸展着腿脚,全身心地扑入春的怀抱。在田间崎岖不平的小路上酣畅淋漓地飞奔;在田间地头,我唱、我笑、我闹;抽茅芽、捋槐花、逮蚂蚱、捉蝴蝶;采几朵五颜六色的野花,弄一身汗,然后躺在路边松软的麦地里,仰躺在在麦田中吮吸麦苗的清香,看天空云卷云舒,任衣衫侵染麦叶的绿痕;闭上眼,什么也不想,空气里有各种各样的新鲜的味道,用力地呼吸,吸一腔芬芳,感觉整个身体都是通透的。
  也会大口大口地吃新鲜的榆钱,品味青涩中的那一丝清甜;也会把地里野生的小花挖回家,细心地栽下,盼望时时用春色装满眼帘;也会跑到井边,从垄沟里掬一捧清凉的井水洗脸,喝一口,水又凉又甜;还可以爬到刚抽芽的柳树上找个舒服的树杈,得意地把柳条帽盖在脸上,摘一片清苦中又带着香的柳叶含在口中,折一节新生柳枝的嫩皮,做一个柳哨,吹奏一曲,翘着腿小憩一会。目光之所及,所有的树都披上绿装,加上粉红桃花的映衬,真是一幅桃红柳绿的美丽画卷。
  回忆中,春季只有阳光和绿色。可是,这些孩子的童年呢,在舞蹈班接受着一板一眼的动作训练,没有体会过在春日的田野里撒欢;在电视上看《人与自然》,稚嫩的小手不曾触摸过自然;听着MP3,却不曾聆听过春夜的虫鸣蛙噪;除了呼吸饱含汽车尾气的空气,与纯净的新鲜的空气绝缘。我们给予他们一个虚幻、失真的世界,他们的春天散失在空调房中,春天对他们而言只是一个美好却抽象的词语。
  心念一动,我带着学生站好队,到学校操场花池边,看池中花红柳绿,桃李争艳,观察春天。看学生专注的眼神,听学生叽叽喳喳的议论,作为老师,心中有少许安慰:我赋予不了孩子整个童年春天的回忆,但总可以在她们小小的、负累的心上抹一丝春天绚丽的色彩,回忆起来,也算是童年一笔羞涩的财富吧。
  (作者单位:河南平顶山市联盟路小学)
  责任编辑余志全
其他文献
“一湾溪水绿,两岸荔枝红。”荔湾,得名于“荔枝湾”,旧称西关,历史源远流长,文化积淀厚重。近年来,荔湾教育人传承优秀的西关文化,不断创新,依托岭南水乡特色,提出了“生态型德育”理念。环翠园小学襟带西关、依傍珠江,是荔枝湾的发祥地之一;而环绕校园的十五株榕树须根低垂,浓荫蔽地,其枝条上生长的气生根,向下深深扎根于土地长成气根柱,向四面无限伸展,与枝干交织在一起,形似稠密的丛林,呈现出一片生机盎然的景
摘 要  当前的师德培训取得了较好发展,但也存在着社会对师德培训效果的美好愿景与师德培训实效低下之间的矛盾,师德培训难以完全满足参训教师的发展需求。采用自编问卷对“国培计划(2017)”师德培训者研修项目华南师范大学研修班学员进行调查与访谈,结果显示,当前师德培训进步与困境并存。新时代要求师德培训多些对教师的人文关怀,立足教师实际需要,建构整体系统的课程体系,提供多样综合的培训组织形式,并注重培训
什么是公民教育?为什么要发展公民教育?我们需要怎样的公民教育?怎样实施公民教育?这是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无法回避的问题。北京师范大学檀传宝教授等著《公民教育引论》着眼于整个人类文明发展历史进程,同时立足中国现实国情,在国际视野比较和历史维度借鉴的基础上对这些列重大问题作出了系统的回答。  首先,该书从现代化转型的视角认识公民教育的时代意义。以往研究中,我们常将公民教育看作政治教育或道德教育的一部分,
摘 要 基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设计生成性体验活动,引领学生在体验、感知、思维碰撞和分享中,深化对文明规则的认知和感悟,在践行中体认规则的价值,并用行动诠释文明的价值。以此激活和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实现行为规范培养与文明社会的有机结合,引领学生学做文明社会的公民。  关 键 词 道德与法治;体验活动;生成性;文明准则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8)1
摘 要:家长会需要不断创新才能适应现代学校制度建设需要,增强家校合作。针对新生家长需要,遵循不同年龄段学生特点,创新家长会内容和形式,促进家长了解和认同学校,与孩子共同成长,并分享学校发展成果,成为学校教育的同盟军。  关 键 词:家校合作;家长会;家长委员会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6)03-0027-03  随着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推进,回归家
摘 要 培育生态行为习惯,提升生命存在质量是当代和未来德育需要着力发扬光大的核心命题。培育生态行为习惯与提升生命存在质量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不管是对肿瘤的姑息治疗,还是二十余年的生态体验式行为习惯培育实验都发现,行动方式的干预性改变,可以有效改变情绪状态、思维方式、生命样态。独立或群集清点和整理习惯,是优化生命样态的智慧性行动,能增益生命的乐趣。  关 键 词 生态行为习惯;生命存在质量;道德价值观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对于端午节的认识仅停留在龙舟赛的热闹场面上,而对端午节的其他知识却了解甚少,因此我们需要引导他们用多种方法和途径收集资料,更全面地了解这个传统节日。此外,对于团结协作的意义以及拼搏进取的精神,学生理解也不够深刻,更多停留在团结就能取得好成绩这样一个认识水平上。  【目标定位】  (一)情感态度:增强民族自豪感的同时体会团结协作、努力向上的快乐,体验到团结合作、拼搏进取的
2011年4月29日下午,由广东省合生珠江教育发展基金会与华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培训与研究院共同举办的“为中华而教——农村教师提升计划”子项目申报说明会在珠江投资大厦22楼穹顶小礼堂举行,来自广东省内的70位名校长和名师莅临说明会。  广东省合生珠江教育发展基金会是经广东省民政厅批准,由香港上市公司合生创展集团董事局主席朱孟依先生发起成立的非公募教育基金会。基金会以促进教育水平提升,支持教育事业发展
悠悠珠江,润广府文化地,启海上丝绸路。  灿灿莲花[1],汇天地灵气,聚日月精华。  珠江之畔,有白云山;狮子河口,有莲花山。白云莲花两山巍然,越秀番禺一黉俨然,曰广铁一中是也。  广博胸怀,铁中铮铮,勤于耕耘,桃李纷呈,名校风姿冉冉起;一众佼佼,中西学贯,甘以奉献,汗水得报,宏篇气魄昂昂升,是广铁一中之谓也。  铁中铮铮,一众佼佼。[2]铮铮者,状铁一之坚毅,其铁骨铮铮,其坚韧刚强,其不屈不挠也
随着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慕课、翻转课堂、微课等新形式正在走进中小学品德(政治)课堂。它们为传统课堂教学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同时也提出了诸多挑战:如何促成这些新的教学形式或手段与品德(政治)课堂之间的融合,使之真正成为学生学习与道德发展的助力?为此,本期我们编选了4篇文章,探索微课的设计与使用策略;迎接MOOC来袭,尝试借助微课,实现思想政治课堂的“翻转”,探索信息化时代思想品德課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