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教育技术激发学生创新的梦想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hong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有人说:“孩子的大脑不是需要被填充的机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一些数学教育技术的合理运用是数学教育改革的重要发展趋势,在教学中,根据教学需要恰当地运用教育技术,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也可以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有效地突破了教学中重点、难点。利用数学教育技术,优化了教学过程,丰富了教学形式,使学生在教学中获得知识、能力、情感多方面的发展。
  关键词:数学;教育;激发创新
  一、 运用教育技术创设情境,让兴趣成为创新的动力
  一节课的开始就像整台戏的序幕,仿佛是一首优乐章的序曲。开始的情景创设得好,就会引人入胜,燃起孩子们求知的欲望,如果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时,就会在无意中形成创新的内在动力。数学教材本是枯燥无味的,教师必须善于将抽象内容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将枯燥无味的书本内容生活化、有趣化、人性化,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将导课过程悬念化,千方百计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激活创新的内在动力。如《平移与旋转》是数学课程标准《空间和图形》这一模块中的内容。在创设情境时,就可以播放游乐园录像,引领孩子们一起进入游乐园参观,并请孩子们跟随画面用自己的动作和声音把看到的表演出来。这时使得学生在“太不可思议”的感慨声中,激发了进一步探究平移和旋转现象的欲望,从而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 运用教育技术变繁化简,让简单成为创新的理由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这就构成了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与数学的抽象性之间的矛盾。我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在课堂教学中,利用教育技术进行教学,成功地实现由具体形象向抽象思维的过渡。
  例如:中心小学的操场长40米,宽25米,为完成扩建计划,操场的长增加30米,宽增加15米。求操场的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米?学生在解题时容易出现这样错误的解法:30×15=450(平方米),但教师按题意在屏幕出示长40米,宽25米的长方形,再分别延长长方形的长和宽,成为扩建后的长方形,并把面积扩大了的部分涂上颜色。从圖上直观地看出长30米,宽15米的长方形不是操场增加的面积,再让学生看图思考:增加的面积应该怎样求?在可视图形的帮助下,学生借助已有的数学经验,自由讨论、互相质疑,然后用多种方法解答。整个活动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学到的不仅是一个梯形面积公式,而且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学到了怎样由已知探究未知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树立了有困难敢于探索的勇气和信心,发展了学生创新性思维及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 运用教育技术,让生活实践成为创新的基础
  生活化是新课标的一个显著特征。从新教材的编排上,我们也不难看出非常明显的生活化色彩。正可谓:生活离不开数学,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有助于更好地揭示事物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及其规律,再现生活情景,为学生思维活动的展开提供了可靠的感性依托,有利于各种能力的培养。例如,我在教学《元、角、分的认识》时,课前对全班学生作了三个方面的调查。
  第一,提供面值为1分、2分、5分、1角、2角、5角、1元、2元、5元等人民币,让学生去认一认。结果全班100%的学生都能知道人民币面值的多少。结论:认识人民币这个环节的教学可以舍去不教。
  第二,了解小朋友使用人民币的情况。调查小朋友有没有一个人到商店去买过东西。结果全班30个小朋友,只有2个小朋友没有独立去买过东西。会用人民币的占93%。结论:可组织学生去商店购买商品。
  第三,把硬币1分、2分、5分的若干枚,钞票1角、2角、5角的若干张分别摆放在两个桌子上,让小朋友从中分别取出1角或1元钱来。结果:大部分小朋友说没有1角、1元的钱,能准确取出来的只占10%(因为人民币的换算是教学的难点,学生不易掌握)。结论:有必要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数学知识,解决教学难点,在实践中使自己的认识有所提高。
  四、 运用教育技术,让提高效率成为创新的最终目标
  在巩固练习阶段,如果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有趣味性、层次性、针对性地练习,再配上轻松的音乐和画面,就可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总结新知识。
  如教学《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时,我设计了“智慧老爷爷考大家”的故事,老师事先设计好格式,让学生在电脑上列式计算,做“对”了电脑会自动说“你真棒,欢迎你下次再来”,并奖一朵红花。这时学生看到自己亲手操作获得了成功,特别高兴,人人争先恐后,上台操作,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把枯燥乏味的应用题练习变成丰富多彩的实际生活问题,学生兴趣浓、情绪高、思维活、反应快,在“玩”、“乐”中获取知识,体验了新知。
  把教育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相结合,是小学数学课堂发展的必要趋势。运用教育技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我们要利用数学教育技术的优势,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挖掘学生的思维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真正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我们期待,在未来的小学数学课堂上,能有更精彩的数学教育技术为数学服务,让学生的创新之路芬芳四溢,一路收获!
  参考文献:
  [1]刘芳玲.交互式电子白板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学周刊,2015年13期.
  [2]罗红梅.电子白板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文学教育(下),2015年07期.
  作者简介:
  张烨,江苏省苏州市,江苏省张家港市南沙小学。
其他文献
为研究正交偏振光相位法测量机床滚转角过程中,机床的俯仰、偏摆运动误差对测量精度的影响,建立了测量光路数学模型,利用琼斯矩阵法计算光路中光的偏振态变换过程,并推导出被测滚
‘#赢i蠢囊!”蛰哪’:菇、籍旌翳鬻鬻孽攀繁震誊鬻藜囊i燃黼蒸《瓣≮舔黼媾鬻戮蠢器搿黼搿群∞ij;.I.._iⅥ.^鲤l黼麟鬻鬻m黼薹需麓iii^i;y《》~张激}x~‘v#“麓糍霪器Ⅲ篱删灞
会议
为解决大型二极汽轮发电机定子端部绕组常出现的振动问题,建立了端部绕组的简化模型,采用有限元法计算了该结构的低阶模态,给出了端部绕组主振型的近似表达式;基于磁拉力的空
3G时代的到来,为移动数字图书馆的实现提供了可能,本文基于3G技术优越的发展前景和数字图书馆服务的特点,构建3G移动数字图书馆的架构体系,并探讨在建设3G移动数字图书馆过程
针对复杂机械设备故障诊断中特征量众多且对各种故障敏感程度不同的现象,提出了采用软子空间聚类算法来实现故障的识别方法。同时,针对传统软子空间聚类易陷入局部最优,目标函数
摘要:化学实验是初中化学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是初中生科学探究活动的重要组成,通过实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提高学生分析判断、实验设计水平。在课程改革轰轰烈烈开展的当下,实验教学越来越凸显其重要性。而传统的实验教学侧重于验证教材中出现的结论,一般是根据教材和大纲预先设计好的实验目的,按照既定的步骤去观察实验现象,并得出结论。而往往忽略了实验过程中的实验异常现象、实验结果偏差。甚至
探讨了Web2.0环境下图书馆用户参与的内涵与特征,分析了影响用户参与的三个方面的因素,构建了研究用户参与度的模型,并尝试在用户行为层面上进行用户参与度的计算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