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代苯基异羟肟酸钴的合成及其对乙苯氧化的催化性能

来源 :合成化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qiangt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全氟碘丁烷为原料,分别与4-碘硝基苯和4-碘苯甲酸反应合成了4-全氟丁基硝基苯(1)和4-全氟丁基苯甲酸(3);1经还原反应,3经酰氯化反应,后再缩合反应制得氟代苯基异羟肟酸(5);5经络合反应合成了氟代苯基异羟肟酸钴(6),其结构经UV-Vis,1H NMR,FT-IR和HR-MS(EI)表征。在氟两相中考察了其对乙苯氧化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在全氟己烷中,6 0.04 mmol,于60℃反应6 h,乙苯的转化率为49.2%,苯乙酮的选择性为88.3%。6循环使用5次,选择性保持良好。
其他文献
最近几年客户关系管理(CRM)和精准营销(Precision Marketing)得到了迅速普及,其中基于客户关系管理系统运营商可以收集到大量客户数据,如何有效的利用收集到的客户数据,避免过度的广告投放带来的巨大成本损耗,同时可以提高顾客的忠诚度及美誉度,从而最大化企业的经营效率及效果是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本文主要将数据挖掘技术应用于电信行业顾客关系管理中,研究数据挖掘技术在电信运营商的顾客细分、
阅读作为语言输入的重要方式,是学习者在英语学习中必须掌握的一项基础技能。它体现了学习者对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已成为包括高职院校英语教育在内的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之一。形成性评价不仅强调教和学的过程,同时也关注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学习兴趣,态度,学习策略的重要方面。本研究探讨了形成性评价应用于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阅读课所产生的效果。本研究具体提出了三个研究问题:(1)形成性评价对高职院
耳蜗血流(CoBF)的改变和某些内耳疾病有密切关系,应用生物微球技术结合耳蜗连续切片法,观察川芎嗪、丹参对豚鼠CoBF的影响。结果显示,川芎嗪、丹参能够增加CoBF,川芎嗪以耳蜗外侧壁(LW)血流增加明显,丹参以蜗轴(M)、LW血流增加显著。对生物微球技术结合耳蜗连续切片法的应用,川芎嗪、丹参增加CoBF的机理,进行了讨论,认为此两药可用于治疗与微循环障碍有关的内耳疾病。
随着大数据和可穿戴智能终端近些年快速地发展,传感器作为其核心器件之一,正被广泛应用于电子皮肤、智能机器人和功能化器件上,逐渐对传统的医疗保健业、餐饮业和农业等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