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绘图在地理学科中的利与弊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mdgj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图、填图、绘图这些内容在中学地理学科教学中是重点内容之一。而现在的学生识图能力逐渐下降,只会死记硬背,只要把课堂中学过的图稍做变动就不认识了。新课改提出,在教学中我们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教会学生自主学习,做学生的引路人。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笔者不断地实践、探究、总结提高学生识图能力的方法。让学生熟练掌握地理学科中的各种图就要教会学生自绘地图,让学生在自绘地图的过程中认识高山、河流、平川在地图中的区别,认识春、夏、秋、冬四季在图中的表示差异等。
  新课改要求我们把学生的学习情感由抑制状态升华到激动和亢奋状态,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回归到学习的主人这一主体地位上来,让他们自己动手动脑,自主获得知识。正是基于此,笔者指导学生自己绘图,由教师自绘教学地图变为学生自绘教学地图。
  一、地理学科中图的重要性
  地图不仅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而且是地理知识的重要载体。考地理必定要考“图”,因此学生读图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地理成绩的好坏。在地理复习中,必须要加强地图知识的教学,要教给学生读图的方法,提高学生读图的能力。平时的教学要注重运用各种地图,如等值线图、统计图表、区域图、柱状图、地理模式图等讲解地理知识,分析地理现象和地理规律。教会学生判读各种地图的方法,如等值线图,包括等温线图、等压线图、等高线图、等震线图、等太阳辐射量线图等,首先要看清数值大小的递变方向,然后再根据等值线的凸出方向判读高低。又如区域图,最重要的是正确识别图示地区是什么地方,这就要根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面状地理事物的轮廓特征、线状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点状地理事物的相关位置等去加以识别。教师要培养学生读图、识图、填图、画图、用图的良好习惯,如经常引导学生及时将国内外重大的政治、经济问题与地图相结合,通过读图获取与自然、社会热点问题有关的自然地理因素及交通、资源、经济活动等地理信息,并用这些信息联系已学过的地理知识来理解、分析、解决现实问题,从而提高学生读图、析图、用图的能力。
  二、让学生自绘地图的优势
  让学生自绘地图,其优势十分明显。
  首先,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学生既然是学习的主人,为什么不自己动手获得知识?例如“黄河水系图”,学生在图中添加了黄河流经的地形区、干湿区,这对分析黄河河段特征十分有益。
  其次,学生通过自己绘图,记忆地图的效果大大提高。俗话说“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学生亲自绘一幅地图,印象会更加深刻,记忆的效果也会更好。例如笔者在讲授“中国铁路交通网”时,引导学生梳理出“五纵三横”的框架就停手了,至于每条铁路经过的省会城市、铁路枢纽等,要求他们自己绘在图上。这些知识比较零碎,又容易混淆,单凭教师一个一个地教,真是费力不讨好。现在交给学生自己处理,他们还唯恐遗漏了知识点,整理填充得十分详细。
  再次,学生的读图能力得到了提高。学生自绘地图,是对地理信息的二次整合。通过自绘地图,学生可以确定各种地理事物的地理位置,获得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信息;可以理解各种地理事物的大小、高低和形状等特征;有助于学生阐明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复杂关系,便于综合分析和了解地理事物动态变化的规律;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和思维的能力。地理学科的特性要求教师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这既是地理教学的主要内容,也是地理教学的目的和重要任务。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提高了,就能借助地图去探究各种各样的地理现象以及它们相互间的关系,从而获得新的知识。通过几次的考试结果证实,学生通过自绘地图,知识掌握相对扎实,空间想象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地理素养和地理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的进步。
  三、让学生自绘地图的弊端
  自绘挂图也有一定的弊端。使用自绘教学挂图授课是建立在传统的教学方式和理念之上的。我们采用的方式是教师首先出示自绘教学挂图,再由教师在挂图上指认主要的地理事物,让学生记忆。依然采用了“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方法,学生很少有实践和合作探索的机会,使得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成了纯粹被动地接受、记忆地理知识及结论的一种过程。这种教学方式抑制了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合作探究的创新性,因而使一些学生失去了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当然也谈不上培养他们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当然,笔者让学生自绘地图的实践活动还处于摸索阶段,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学生存在敷衍态度使绘图落不到实处,绘图质量较差;所绘地图的类型比较单一,学生容易产生厌烦心理;教师点评和修改的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等等。故我们在教学中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采用让学生自绘地图的方式。
  (责任编辑袁妮)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分析了今年山西省太原市中考英语学科书面表达的学生答卷中所出现的问题及常见错误,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一些英语写作教学方法与策略,如:审题、写提纲等。  【关键词】 初中英语 书面表达 语际错误 写作技能    基础写作是中考英语试题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新课程标准对初中毕业生提出了五级要求,在写的方面要求学生能根据写作要求,收集准备素材;能独立起草短文短信等,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修改;能
出题人:苏娜  难度:★★☆  答题人:众小编  瑪丽到小明家做客,自我介绍时,她说自己是美国人,喜欢吃甜食,不喜欢吃辣椒。于是,小明的爸爸猜测所有美国人都不喜欢吃辣椒;小明的妈妈猜测所有美国人都喜欢吃甜食;小明的姐姐猜测有的美国人不喜欢吃辣椒;小明猜测,因为玛丽喜欢吃甜食,所以她不喜欢吃辣椒。  小明一家人谁的猜测正确呢?
一挥毫  龙飞井冈风暴起  旌旗猎猎向天际  一泼墨  鳳舞二万五千里  唤起工农大众齐努力  一顿笔  延安宝塔耸云霄  陕北的“江南”引晨曦  一转锋  天安门上飘红旗  江山多娇  花香四季  毛体书法  真神奇  一笔一划  惊天地  翰墨飘香  醉心扉  千秋传颂  激励我和你
对于《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怀古词,很多教师进行文本解读时都认为,此词通过写赤壁之战周瑜英勇善战、大败曹军这一历史事实来衬托苏轼被贬后的壮志难酬。如果仅仅是抒发其壮志难酬之情,那么他只能是苏轼,而不能成为“苏东坡”。苏轼是天生的乐观派,其实这首词在更深意义上是抒发他被贬谪后一种难得的天生的乐观、豁达之情。此课堂实录就从诗意语文角度下的“主问题”和“四读法”,来解读属于苏轼的难能可贵的乐观情怀。  
一、试题分析  完形填空题的特点是篇幅小,容量大。该题所采用的短文一般不给出标题,文章首句往往不设空。近几年的全国卷完形填空试题都选取了一篇富有思想性和教育性的材料,文章不仅仅注重能力测试,更注重了情感的渗透。2013年高考英语新课标全国卷II的完形填空保持了往年以记叙为主、夹叙夹议的风格。文章主要叙述了Michael Greenberg是一个受人爱戴的纽约市民,自己做大了企业,他给穷困市民赠送爱
转瞬间,我已经正式参加工作两月有余,也算是初步完成了从象牙塔里“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学生到站上三尺讲台,一支粉笔“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转变。何其有幸,在我初为人师的成长之路上,得到龚志民老师的悉心指导。龚老师的课堂让我真切感受到了高中语文的魅力,也为我的执教之路添了一盏明灯。  文字之学,回归本真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课堂教学模式也更为鲜活灵动。我常思考一个问题:“如何算是一堂好的语文课?”
2018年11月17日,中国核武器研究的开创者之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程开甲院士在北京逝世,享年101岁。  直到离世,这位老科学家对很多人而言都还比较陌生。其实,在走上核武器研制之路之前,程开甲就已小有名气,其学术前景也被外界普遍看好。  1946年,在李约瑟博士的推荐下,毕业于浙江大学物理系的程开甲赴英国爱丁堡大学留学,成为著名物理学大师波恩教授的学生。在此期间,程开甲与导师共同提出了
偏头痛与拎鼻香,把我的身体当成剧场,把右脑和鼻翼当成乐器,两种近乎极端的旋律和弦好了似的,双重奏于往返汤湖镇的路上。我不得不将计就计,全程相持与配合,再次验证物理领域的能量守恒定律,也适用于生理与心理。  遂川的梯田和茶山,互相变奏,能量也似互相转化:原本负责眼前苟且的田,却层层叠叠地经营诗和远方;原本负责诗和远方的山,却老老实实地打理眼前的苟且。一个有粮有茶的地方,往往能自给自足,继而自娱自乐,
20世纪90年代初,一项供电工程要在德国阿尔卑斯山北部施工,施工点处于海拔500米的山顶上。工程要求极严,既不能破坏周边的环境,又要保质保量地完成,而且工期只有3个月。  戴尔接手这项工程后,立即召开公司管理层会议。有人说:“要施工,先修路,没有路,施工材料如何运上山?”立即有人反驳道:“如果用机械劈山修路,势必会破坏山体和周围的植被,造成水土流失……”还有人说:“工期那么短,修路至少也要半个月的
在语文高效课堂中,根据课文内容和学生学习的需要,用丰富多彩的手段,巧妙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不但可以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还可以将语文从课本牵引到学生的心上。  苏教版语文八上第二单元是个以“爱国情怀”为主题的单元,一共有《枣核》、《最后一课》、《始终眷恋着祖国》、《古诗四首》、《晏子使楚》等五篇课文。下面就以该单元三篇现代文为例,谈谈如何通过生动灵活的教学情境的创设,突破教学难点,让学生“倾听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