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一切对于本的人生滑坡,仅仅是一个开始。从2003年算起,短短两年,他在“金酸莓”仅最差男主角和最差银幕搭档就有7次提名。与《珍珠港》一起,后来给他带来“十年最差男演员”提名的影片高达6部,全部出自这个时期。
那段时间,因为票房口碑乏善可陈,私生活劣迹斑斑,本成了很多媒体笔端的笑柄,甚至百老汇歌舞剧都直接拿他的经历当喜剧创作题材。“当时我在暴风眼的中心,摆明就是他们的靶子。”
“我对于自己演过的角色懊恼极了……我想演一部让自己骄傲的电影,我还想生几个孩子。后来我告诉自己,再也不能接那些让自己反感的电影了。”本后来这样谈起自己的不堪岁月。“我不知道这一课到底要教会我什么,但我清楚,你必须找到自己的方向。”他把内心思考的出路和目标一条条写下来,第一句是:我要自己做导演。
“对生命来说,没有什么是足够的”
在好莱坞影人中,本属于少年得志。从7岁那年参演电影开始,他的电影梦再也没有停止过。12岁那年,本跟随离婚的父亲一起从加州伯克莱搬到马萨诸塞州的剑桥市。在那里,他结识了相隔只有两条街、至今仍是好友的马特·达蒙。在后来的中学时代,两人经常一起参加学生剧团和街头演出,“一起喝酒,抽大麻,搞各种恶作剧。”
高中毕业后,本进入佛蒙特大学。但一个学期之后,他就选择休学。流浪的去处毫无悬念:他梦寐以求的好莱坞。成绩一直优秀的达蒙顺利进入哈佛大学,学习英国文学。在写作课上,他写了一个在麻省理工学院做清洁工的物理天才的故事。在找学校一位获得过诺贝尔奖的物理教授求助时,教授建议他把主人公改成数学天才。后来交出作业时,老师告诉达蒙:你应该把它写成剧本。
剧本创作并不顺利。在洛杉矶,本读着这个未完成的剧本,使劲鼓励从小到大的朋友:别泄气,我们一起把它写完。这就是让两位年轻人一举成名的电影《心灵捕手》。
“我们根本没期待谁能看见它,这大概正是它成功的原因。”本说。米拉麦克斯公司联合主席哈维·韦恩斯坦干了一桩也许是世上最划算的买卖:他花了一美元,从两个年轻人手中买下了电影改编版权。《心灵捕手》在1998年获得9项奥斯卡大奖提名,颁奖之夜,它最终斩获两项大奖。在后台,手捧“最佳原创剧本”小金人的两个年轻人激动不已。本后来说,“对两个从没中过彩票的愣头青来说,简直是受宠若惊。” “你只看到这个世界中负面的事。如果你不踏出这第一步,就永远不会拥有那种关系。”在《心灵捕手》中,西恩教授这样鼓励天赋异禀的威尔如何跟莎士比亚、尼采、康德这些精神伴侣发生交流。不确定这句台词是否出自本。但在那些负面冲击将他推至谷底时,达蒙却凭借《谍影重重》系列朝一线实力男星阔步挺进,本得用自己的方式踏上自救之路。
2006年,他看到了美国作家丹尼斯·勒翰写的一个发生在波士顿的故事,那也是他曾经生活的城市。这个故事出自勒翰冷硬男女侦探搭档“派崔克和安琪”系列第四集,这就是本的导演成名作《失踪的宝贝》。在那之前,他也曾两次执导,但影片最终无缘登陆院线。
“我还会回来的”
“我不在乎这个奖叫什么,但是能和哈莉刚才提到的那些名字并列在一起,这是我生命中的大事。”2013年1月13日,本拿到金球奖最佳导演的这一幕,几乎是奥斯卡之夜的预演。提名的主要竞争对手就是奥斯卡的那几位。
这是《逃离德黑兰》在颁奖季以来,一路所向披靡的一站而已。在包揽美国本土制片人工会奖、演员工会奖、导演工会奖之后,奥斯卡开奖前两天,它又获得法国恺撒奖最佳外语片大奖。如果当年低潮中转型导演的本在很多影评人眼里是个笑话的话,如今再有人质疑他的导演实力,那他自己就是个笑话。
《逃离德黑兰》是本的第三部导演作品,在那之前,2010年问世的《城中大盗》以票房和口碑的双赢改变了很多人对他的印象。《娱乐周刊》直接预言:“本·阿弗莱克将是下一个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好莱坞真的会再给影迷贡献一位由明星转型的优秀导演吗?
这是一个关于伊朗人质危机的真实故事。1979年,伊朗爆发伊斯兰革命后,美国大使馆被占领。66名外交官和平民被扣留长达444天。在此期间,美国中情局特工托尼·门德兹伪装成电影制片人,只身犯险进入伊朗境内,以带领剧组看景为由成功带领6名困在加拿大驻伊使馆的美国外交官逃出伊朗。
1997年,在中情局成立50周年的纪念活动上,伴随着特工托尼重新获得CIA最高奖“特工之星”,这段历史才被授权解密。“当我知道CIA组织、策划了这个事情,我就觉得自己一定要拍这部电影。”在本有限的大学生涯里,他主修过中东问题。“这是我一直关注而且最感兴趣的事情,我还写过几页关于伊斯兰革命的论文,只是没有从那个专业毕业罢了。不过,这有什么关系呢?拍摄战争片的人未必要打过仗。”
毫无疑问,这是一部无法进入伊朗境内拍摄的电影。影片最终在伊斯坦布尔完成德黑兰部分的拍摄。本一如既往严格执行制片预算,用65天完成了全部拍摄。影片全球票房最终突破两亿美元。在知名影评网“烂番茄”上,《逃离德黑兰》的影评人新鲜度高达96%,观众爆米花指数高达93%。奥斯卡最佳影片9部提名影片接受专业口碑调查时,只有它获得了惟一的“A ”评分。说句马后炮的话,《逃离德黑兰》最终没有拿下大奖,才是爆冷。
《逃离德黑兰》之外,小本在2012年收获的另一个人生作品更让他骄傲。2月27日,他的两个女儿迎来了弟弟萨穆尔·阿弗莱克的降生。在横扫各大奖项的领奖台上,本不厌其烦地感谢妻子和孩子,“你们是我站在这里的原因。”
(实习记者张翔、乔芊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