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FPGA平台的人脸识别系统的实现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ffairs3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项目从基于PCA算法的人脸识别出发,采用了FPGA和Android智能终端结合构建了人脸识别的测试平台。选用Android终端来采集人脸图像数据,FPGA作为后台算法处理平台测试和验证算法。测试结果识别率准确,效果良好。
  关键词:FPGA;PCA;人脸识别;特征脸
  一、引言
  传统类似身份证或磁卡的人员识别方法,易遗失,易于伪造,无独特性。所以现演化成虹膜、人脸、指纹以及声纹等识别方式,这些生物特征不易遗失,安全性更高。其中人脸识别的过程速度快[1],而且有非接触性,属于非侵犯性的识别方法。透过以上比较各种识别方式,本项目将选用人脸识别来进行研究。
  二、基于PCA的人脸识别方法
  PCA(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主要用于数据处理过程中降低资料的维度,并使得原始数据所表达的信息得以保留。这被有效的运用于人脸识别中的特征提取[2]。基于PCA的人脸识别算法的工作过程包含多个步骤,各步骤的作用如下:
  (一)创建数据库
  创建数据库过程包括图像灰度化和降维。
  1、读入人脸数据
  进行人脸的灰度化,如图1所示。
  2、人脸图像降维处理
  人脸图像通常以二维方式进行存储,为提升识别效率,需进行降维处理,将其由二维转换成一维,过程如下:先获得人脸图像的大小,然后进行行转置处理,在此以列为对象获得灰度值,从而可得到对应的一维向量[3]。
  (二)计算特征脸
  获得特征脸时,对降维之后的人脸矩阵规范化,如图2所示。其次进行协方差计算,从而得到特征向量形成特征脸。
  (三)人脸识别过程
  人脸识别需要对待测图像进行分析、识别,以此获得特征向量,然后将其与特征库中特征进行投影,目的在于计算各特征之间的距离值,该值是选择识别结果的基础,一般选择值最小的人脸图像作为识别结果。
  三、基于FPGA的人脸识别过程
  本项目采用Android智能终端和FPGA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基于FPGA的人脸识别,如图3所示。
  由图4可知人脸识别流程,说明如下:
  (1)由Android终端进行人脸数据采集,FPGA作为PCA算法处理平台测试和验证算法。
  (2)在FPGA平台上将对人脸图像进行预处理,包括二值化、腐蚀和膨胀处理。
  (3)从预处理后的人脸图像中提取人脸特征,形成特征脸向量。
  (4)通过AXI总线协议将特征向量传输到ARM,由ARM进行人脸对比。
  (5)在RAM中通过与人脸库的对比获得匹配结果,结果由Android终端显示。
  四、人脸识别系统应用
  为了实现人脸图像采集的方便性和识别结果显示的直观性,本项目采用了Android终端作为了图像抓取终端和显示终端。
  现将该应用的功能介绍如下:
  (一)人脸数据注册
  利用Android终端的摄像头进行人脸图像抓取并注册,目的是将待测人脸加入人脸库中,同时录入人脸的对应姓名,用于识别成功后的显示,也是启动人脸识别的基础。若没有注册人脸,将无法进行识别。
  (二)人脸识别
  通过人脸识别界面的start按钮,启动人脸识别。将Android读取的待测人脸转换为FPGA可读取的信息,传输到FPGA板以启动人脸识别。
  (三)识别结果的显示
  在识别完成后,FPGA把结果传输到Android进行显示。若识别成功,将显示人脸注册时的姓名,如图4(a)所示显示待测人脸的姓名为“程遥”;若识别失败,则显示“查无此人”。
  为验证人脸识别算法的有效性,以及基于FPGA系统的能否正常运行,本项目设置了多个测试策略,以下对各测试策略进行详细说明。
  将待测人脸进行注册之后,现将进行非正常情况下的测试,例如侧面角度和遮挡人脸部分特征情况下测试能否识别成功,其测试结果如图4(b)(c)所示,与预期结果一致。
  (a) Android终端界面 (b)有遮挡时识别結果显示 (c)侧脸时识别结果显示
  五、总结
  (1)当人脸图像未注册而直接进行识别时,界面显示查无此人,结果正确。
  (2)当待测人脸注册后进行识别,识别成功后会再界面显示人脸对应的姓名,同时在对人脸特征有部分遮盖的情况下,识别结果也正确。
  (3)在进行了人脸识别速度进行了测试,人脸识别速度与人脸图像库中人脸数量成正比关系。本项目测试了200张人脸图像,其识别平均速度为0.932秒。
  参考文献:
  [1]章毓晋.图像处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87-89
  [2]程自龙,雷秀玉.基于K-L变换(PCA)的特征脸人脸识别方法综述[J].中国图像图形学报,2010,20(22):15-18.
  [3]倪世贵,白宝刚.基于PCA的人脸识别研究[J].现代计算机,2011,23(42):20-22
  作者简介:
  程遥(1983-),女,汉,四川成都人,讲师,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子信息技术。
其他文献
摘 要:沈84-安12块检泵原因包括杆管质量、泵漏、偏磨等原因,采取综合的治理技术,对油井进行系统治理,采用防偏磨、防泵漏、防卡泵等工艺技术,同时做好杆管检测、挑选等准备工作,结合优化设计,做好机、杆、泵的科学配比,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关键词:偏磨、优化设计、杆配比、生产方式、方案  1 引言  该块共有油井386口,开井313口,日产油543t,综合含水94.9%,采油速度0.25%,注水井1
在初中语文现代文的阅读教学实施中,教师要能够从具体的文本出发,结合文章特点和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组织设计教学实施方案,并且基于文章的分析解读锻炼提升学生的
期刊
目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早期干预并非简单的药物治疗,其康复耗费时间长、手段较多、花费大,寻求一种简便易行的便于家长掌握的综合康复手段应用于临床显得非常重要。
摘 要:本文概括分析了我国当前城市农田土壤的重金属性污染问题状况,对各项专业性的修复处理技术,开展了深层次地研究,以能够针对不同地区农田土壤的重金属性污染问题状况,择取最适宜的修复处理技术,为广大人民群众营造一个无污染的城市农田环境。  关键词:重金属;农田土壤;污染;修复技术;  前言:  伴随着工业化的持续性发展及人均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农田土壤的重金属性污染问题日益加剧,不仅严重地影响到我国
摘 要:以跨距10m的钢结构梁为研究对象,采用SolidWorks 结构构件完成三维模型,采用SolidWorks Simulation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有限元分析,确定钢结构梁的变形量、安全系数、应力和位移的变化情况。  关键词:小型钢结构梁、有限元、变形量、安全系数、应力和位移  0 前言  钢结构梁结构简单,应用范围广,有必要钢结构梁进行受力分析,获取其变形量、应力、安全系数、位移分布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