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几丁质酶和核糖体失活蛋白双价基因大豆的获得与抗病性鉴定

来源 :作物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xz2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东北地区4个主栽大豆品种为试材,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2个抗真菌病基因,即几丁质酶基因和核糖体失活蛋白基因构建在同一植物表达载体上,对受体材料进行遗传转化,获得了经Southern检测同时整合双价基因的T0代转基因大豆植株,转化频率为0.5%。将T0代转基因大豆植株扩繁至T2代,并进行了大豆疫霉根腐病和大豆灰斑病的抗性检测,4个株系的抗性均比对照有明显提高。分子生物学验证及RT-PCR检测表明,2个外源基因在4个株系中均进行了转录表达。
其他文献
通过^14C-示踪方法,研究了在籽粒发育前期饲喂果穗叶后^14C-同化物在植株及果穗不同部位的分布。结果表明,果穗是灌浆期的主要库器官;^14C-同化物在果穗不同部位的分布不均一,在
针对目前国内甜瓜的主栽品种K96-8×6-1、T-5×red1-28和94×8-1的自交系及杂交种种子醇溶贮藏蛋白进行反相HPLC法分离。结果表明,其色谱图明显不同,可以用于该品
磷在植物体内可被活化和循环利用,因此磷的再利用程度成为评价植物磷营养效率的重要指标.低磷胁迫下植物根皮层细胞解体形成通气组织的过程中,原细胞内磷素可能被转运到根尖
以5种不同类型甘蓝型油菜雄性不育系为材料,以保持系为对照,对其花药败育过程进行了研究,发现其败育过程中核糖核酸酶活力及游离尿苷酸(UMP)含量显著升高,而RNA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
以杂籼K优818和杂粳常优1号为材料,研究了在高产施氮量条件下(225kg/hm^3),前、中期不同施氮比例及中期依不同叶龄期追氮对主要米质性状及淀粉RVA谱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氮
床土培肥是培育水稻机插秧苗的首要措施。在不同类型床土条件下对培肥水平与床土速效氮磷钾增加的关系及育秧过程中的肥力消耗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添加速效肥料进行床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