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会计电算化在基层单位也得到了迅速普及和推广实施。财务软件以其快速、准确、高效和低成本等优点逐渐替代了手工记账,使财会人员从繁琐的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极大地提高了会计核算的质量和效率,提高了会计信息处理的时效性和空间范围,丰富和扩张了会计提供管理信息和参与管理的能力。但具体到实践运用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严重阻碍了基层单位会计电算化规范化进程。本文就基层单位会计电算化管理作一探讨。
关键词:单位;电算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8-000-01
一、当前基层单位会计电算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电算化政策法规了解不及时,管理制度不完善
目前为止,财政部相继颁布了《关于大力发展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意见》、《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等规章规范会计电算化工作运作,但仍有一些基层单位没有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即使在实际操作中违规了,领导和财会人员也不知道,也没有相应的部门去纠正和监督管理。
(二)操作权限设置不合理,操作管理不严
基层单位具有规模小、功能全的特点,员工往往是一人多岗。实际工作中未做到专机专人专用,操作人员保密意识淡薄,安全意识差。操作权限设置不当和口令密码不严。如有的单位根本不使用会计软件中操作员身份查验和使用权限分配功能,所有操作员使用同一个口令和姓名代码,存在越权操作,严重的甚至造成会计责任事故。
(三)软件开发难以满足新会计制度要求
大多数软件开发商只注重会计软件、使用平台、使用环境等计算机技术方面的问题,而忽略会计功能的拓展。比如对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处理与选择、存货计价的选择等方面,按照会计制度规定,这些方法一经确定,不能随意更改,如果要更改,必须上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同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加以说明。而现行会计软件中未设置本年度内不允许改动的控制功能,这就使得一些用户随意修改原先所确定的方法;还有一些软件开发商专门增加了反结账、反记账等功能,财务人员进行违反会计制度的操作活动,甚至出现舞弊现象。
(四)缺乏专业会计电算化人才
会计电算化涉及计算机、会计、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操作人员应熟练掌握多种财务软件,如行政事业单位除财务软件外,还涉及编制部门预算、决算、财政负担人员信息系统、固定资产信息管理系统、公务卡管理系统等。而目前大部分基层单位的电算化人员是由过去的会计、出纳经过短期培训而来,他们对计算机的软硬件知识、设备的保养和维护知识了解甚少,一旦软、硬件出现故障或病毒侵入就束手无策,容易误操作,出现差错,甚至可能造成系统数据丢失,严重的导致系统瘫痪。
(五)會计电算化档案管理意识较弱
由于会计人员对电算化档案的组成内容不甚了解,缺乏必要的维护、操作等,造成存储会计档案的磁介质和会计资料未能及时归档,已经归档的内容不完整;没有及时制定相应的会计电算化档案保管人员职责,从而造成会计档案被人为破坏和自然损坏,乃至单位会计信息泄密;会计数据的备份和清理不规范,一些基层单位对会计数据备份管理未形成制度,随意性大,一旦会计电算化系统出现故障,会计数据将无法恢复。
二、针对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应对措施
(一)完善电算化管理的各项制度
基层单位应根据会计电算化管理的有关政策规定制定财会部门的计算机使用管理制度,并按要求严格执行。具体包括:一是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管理制度。如设备安全管理、网络运行管理、设备定期检查、维护、病毒防范等;二是应用软件的管理制度。如会计软件的运行程序必须进行加密处理或其他保护措施,防止有人擅自打开数据库文件篡改会计数据;三是计算机操作管理制度。单位应建立严格的操作职责分工,对不相容的职责进行分隔,同时还应包括操作人员配备、权限分配、口令密码设置、上机操作等。四是会计数据的管理制度,包括数据备份、数据的恢复和数据的维护管理,保证数据的安全可靠。五是会计档案管理制度。如磁介质与纸质档案的高温、防磁、防霉、防盗等安全措施;建立健全会计资料保管制度、借阅登记制度等。
(二)建立选人用人机制
会计系统是由人来操作的,一个系统是否安全,不但取决于系统本身,更应该注意操作使用人员的素质。未经有效的业务训练和不具备良好职业道德的员工,本身对系统的安全就是一种威胁。因此基层单在招聘、选人用人方面,要选拔和任用职业道德修养良好和专业胜任能力强的员工充实到会计电算化队伍中来,即既要熟悉会计核算工作的基本知识,能操作多种财务软件和利用财务软件进行会计信息加工能力,又要熟练掌握必要的计算机操作和维护知识,维护日常运行,不断提高操作技能。
(三)重视电算化人才的培养
知识经济对于基层单位的财务信息的加工与输出具有很高的要求,尤其是会计软件要实现更高层次的网络化信息处理,这一发展趋势,势必要求从事会计电算化工作的人员在会计和计算机两个领域都非常专长,成为这两个领域里的行家里手,所以培养高级的、现代化的会计电算化人才势在必行。因此要提高会计人员计算机业务素质,必须大力加强人才培训的力度。特别是基层单位的领导应积极争取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的支持,为财会人员创造面授培训机会;同时鼓励会计人员参加各种教育和培训,提升会计人员的素质修养和专业水平,真正成为适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更好地为本单位建立高效的会计信息系统服务。
(四)加强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的内部控制制度和内部审计
基层单位应当建立与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相配套的内部控制制度细则,对各个处理环节的功能、数据处理特点、授权权限和岗位职责分工进行审核,建立各岗位相互稽核、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约束机制,以避免发生错误,防止舞弊行为发生,充分发挥会计电算化的现代信息技术力量。
关键词:单位;电算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8-000-01
一、当前基层单位会计电算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电算化政策法规了解不及时,管理制度不完善
目前为止,财政部相继颁布了《关于大力发展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意见》、《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等规章规范会计电算化工作运作,但仍有一些基层单位没有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即使在实际操作中违规了,领导和财会人员也不知道,也没有相应的部门去纠正和监督管理。
(二)操作权限设置不合理,操作管理不严
基层单位具有规模小、功能全的特点,员工往往是一人多岗。实际工作中未做到专机专人专用,操作人员保密意识淡薄,安全意识差。操作权限设置不当和口令密码不严。如有的单位根本不使用会计软件中操作员身份查验和使用权限分配功能,所有操作员使用同一个口令和姓名代码,存在越权操作,严重的甚至造成会计责任事故。
(三)软件开发难以满足新会计制度要求
大多数软件开发商只注重会计软件、使用平台、使用环境等计算机技术方面的问题,而忽略会计功能的拓展。比如对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处理与选择、存货计价的选择等方面,按照会计制度规定,这些方法一经确定,不能随意更改,如果要更改,必须上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同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加以说明。而现行会计软件中未设置本年度内不允许改动的控制功能,这就使得一些用户随意修改原先所确定的方法;还有一些软件开发商专门增加了反结账、反记账等功能,财务人员进行违反会计制度的操作活动,甚至出现舞弊现象。
(四)缺乏专业会计电算化人才
会计电算化涉及计算机、会计、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操作人员应熟练掌握多种财务软件,如行政事业单位除财务软件外,还涉及编制部门预算、决算、财政负担人员信息系统、固定资产信息管理系统、公务卡管理系统等。而目前大部分基层单位的电算化人员是由过去的会计、出纳经过短期培训而来,他们对计算机的软硬件知识、设备的保养和维护知识了解甚少,一旦软、硬件出现故障或病毒侵入就束手无策,容易误操作,出现差错,甚至可能造成系统数据丢失,严重的导致系统瘫痪。
(五)會计电算化档案管理意识较弱
由于会计人员对电算化档案的组成内容不甚了解,缺乏必要的维护、操作等,造成存储会计档案的磁介质和会计资料未能及时归档,已经归档的内容不完整;没有及时制定相应的会计电算化档案保管人员职责,从而造成会计档案被人为破坏和自然损坏,乃至单位会计信息泄密;会计数据的备份和清理不规范,一些基层单位对会计数据备份管理未形成制度,随意性大,一旦会计电算化系统出现故障,会计数据将无法恢复。
二、针对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应对措施
(一)完善电算化管理的各项制度
基层单位应根据会计电算化管理的有关政策规定制定财会部门的计算机使用管理制度,并按要求严格执行。具体包括:一是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管理制度。如设备安全管理、网络运行管理、设备定期检查、维护、病毒防范等;二是应用软件的管理制度。如会计软件的运行程序必须进行加密处理或其他保护措施,防止有人擅自打开数据库文件篡改会计数据;三是计算机操作管理制度。单位应建立严格的操作职责分工,对不相容的职责进行分隔,同时还应包括操作人员配备、权限分配、口令密码设置、上机操作等。四是会计数据的管理制度,包括数据备份、数据的恢复和数据的维护管理,保证数据的安全可靠。五是会计档案管理制度。如磁介质与纸质档案的高温、防磁、防霉、防盗等安全措施;建立健全会计资料保管制度、借阅登记制度等。
(二)建立选人用人机制
会计系统是由人来操作的,一个系统是否安全,不但取决于系统本身,更应该注意操作使用人员的素质。未经有效的业务训练和不具备良好职业道德的员工,本身对系统的安全就是一种威胁。因此基层单在招聘、选人用人方面,要选拔和任用职业道德修养良好和专业胜任能力强的员工充实到会计电算化队伍中来,即既要熟悉会计核算工作的基本知识,能操作多种财务软件和利用财务软件进行会计信息加工能力,又要熟练掌握必要的计算机操作和维护知识,维护日常运行,不断提高操作技能。
(三)重视电算化人才的培养
知识经济对于基层单位的财务信息的加工与输出具有很高的要求,尤其是会计软件要实现更高层次的网络化信息处理,这一发展趋势,势必要求从事会计电算化工作的人员在会计和计算机两个领域都非常专长,成为这两个领域里的行家里手,所以培养高级的、现代化的会计电算化人才势在必行。因此要提高会计人员计算机业务素质,必须大力加强人才培训的力度。特别是基层单位的领导应积极争取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的支持,为财会人员创造面授培训机会;同时鼓励会计人员参加各种教育和培训,提升会计人员的素质修养和专业水平,真正成为适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更好地为本单位建立高效的会计信息系统服务。
(四)加强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的内部控制制度和内部审计
基层单位应当建立与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相配套的内部控制制度细则,对各个处理环节的功能、数据处理特点、授权权限和岗位职责分工进行审核,建立各岗位相互稽核、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约束机制,以避免发生错误,防止舞弊行为发生,充分发挥会计电算化的现代信息技术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