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我国高等教育中,随着招生人数的不断扩增,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也普遍降低,且教学中存在着教学目标不明确,毕业生就业难以及社会认同程度低等问题。因而建立健全的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对处理学校教学规模与教学质量二者之间的矛盾,起到了极为显著的控制作用,有效的提高了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本篇论文主要从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定义及重要性进行介绍,详细论述了该监控体系在构建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并对此提出了发展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应对措施,最终保证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
【关键词】高职院校 教育教学质量 监控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9-0024-01
一、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概况
(一)建立和完善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定义
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各大高职院校为了保证和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以市场需求和用人单位的需求为目标,对学校的各级相关组织结构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对教学信息搜集并处理,以构建成一套严谨、务实且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最终对教学过程、教学活动以及教学基本建设进行规范,推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实现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
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教学管理者作为其动力,而学校的相关组织结构属于主体,核心则是搜集和处理的教学信息,规章制度和教学过程又分别属于载体与对象,而整监控体系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整个院校的教学质量。
其中各个环节具有相互协调、促进与和谐发展的关系,最终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体系。质量监控体系及从操作流程如图1所示。
(二)建立和完善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重要性
近几年,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猛,高校的数量增多,每年的招生数量也在日益提高。但是随着高校教育教学规模的扩张,也导致了高校学生生源质量的下降,同时教学中目标不明确,先后出现了就业难,不为社会所认可等问题。构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主要就是为了更好的处理教学规模与教学质量二者间的矛盾,从根本上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建立和完善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要求
建立和完善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需要遵循以下的要求:首先,要树立一种正确的高职教学质量观,也就是公众对教学质量的满足度。其次,对于学校教育来说,学校教育的产品指的是有意识、思想及主观能动性以及自我改造能力的学生。因此教学质量所反映的概念要比工作质量,比产品质量的概念复杂。最后,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质量要包括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知识素养及道德水平等。此外,构建完善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还要转变观念,改变质量观、知识本位和阶段性的教育观、教师的主体观等。
二、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问题
(一)教学质量管理机制缺乏全员性和系统性
在高职院校教学中,因为对质量不系统、不深刻的理解,导致大家误认为教学质量存在的问题与教师、学生二者有着紧密的关系,从而忽视了行业、企业及政府三者的关系。对教学质量认识层次的不足,从而不能够全面的考虑和认识质量问题,如此导致了对教学质量的监控只是针对教学过程,而对于开始结束的监控缺乏力度。
(二)监控体系不完善
当前各大高职院校的各个教学监控缺乏协调统一性,同时行业与企业的参与力度也不大,在缺乏动力的前提之下,并不能形成统一的评价体系。对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的监控作用高度重视起来。教育教学监控体系和评价体系尚且处于初级水平,评价组织的分析处理信息的手段缺乏科学性且周期长,常常造成评价工作处于被动。
(三)监控不全面、监控范围狭窄
当前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偏重对教学过程的监控,至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起到极大作用的实验与实训以及社会实践等教学环节却很少受到监控。在我国高校的教师队伍中依然只重视理论,却看轻实践。往往局限于对教学秩序、教师理论课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理论知识考核等方面的监控,对师生教学中的关系、教材的选择及课时的分配、教学内容研究等都缺乏监控力度。
此外,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还存在着片面强调监控体系的评价作用,忽视了其指导作用,运行中缺乏稳定性与连贯性,不能够支持和保障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由上可见,建立和完善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当前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所必须面对且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三、建立和完善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应对措施
(一)建立和完善全方位、多层次的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全方位指导是校领导、督导组、教务处、系部、教研室、学生以及企业等,对教育教学质量进行的系统性的评估,而多层次则是指以教研室作为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基本组织单位,由学校、系部及教研室三个组织共同来为教育教学质量监控承担保证责任,形成一种自上而下层层把关的保障体系。这样细分到各个组织部门,就对教学过程及各个环节进行规范化管理,将对教学质量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减少。
(二)对评价方法进行完善
建立网络评价系统,实现评教时间的科学性,保证评教课题的全面性,使评教主体更具广泛性,保证师生能够全员参与,保证企业人员及毕业生也能参与进来,将过程性的评价与终结性的评价结果相结合,得出的结论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使评价结果更具可观性、科学性、真实性等。
四、结论
本篇论文通过论述,得出了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建立完善,关系到了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提升。不过因为高职院校因为专业存在着差异,从而教学过程中具有极强的专业性。此外,高职院校在传播知识、创造知识等方面都具有极强的功能,教师的教学活动、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市场性。这些都要求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需不断发展和完善。
参考文献:
[1]王晓江,祝西莹,赵居礼.高职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2).
[2]杨林,卢崇高.建立高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实践与思考[J].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3).
[3]陈孝彬.教育学原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4]王前新,卢红学.高职教育教学质量构建机制与保障体系[J].职业技术教育,2003,(1).
[5]运怀英,牛一蒙.试论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监控问题[J].辽宁高职学报,2005,(6).
作者简介:
徐爱莲,英语教学专业,曾教授商务英语听说课程。现在担任建筑与艺术设计系的教学秘书。
【关键词】高职院校 教育教学质量 监控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9-0024-01
一、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概况
(一)建立和完善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定义
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各大高职院校为了保证和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以市场需求和用人单位的需求为目标,对学校的各级相关组织结构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对教学信息搜集并处理,以构建成一套严谨、务实且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最终对教学过程、教学活动以及教学基本建设进行规范,推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实现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
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教学管理者作为其动力,而学校的相关组织结构属于主体,核心则是搜集和处理的教学信息,规章制度和教学过程又分别属于载体与对象,而整监控体系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整个院校的教学质量。
其中各个环节具有相互协调、促进与和谐发展的关系,最终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体系。质量监控体系及从操作流程如图1所示。
(二)建立和完善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重要性
近几年,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猛,高校的数量增多,每年的招生数量也在日益提高。但是随着高校教育教学规模的扩张,也导致了高校学生生源质量的下降,同时教学中目标不明确,先后出现了就业难,不为社会所认可等问题。构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主要就是为了更好的处理教学规模与教学质量二者间的矛盾,从根本上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建立和完善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要求
建立和完善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需要遵循以下的要求:首先,要树立一种正确的高职教学质量观,也就是公众对教学质量的满足度。其次,对于学校教育来说,学校教育的产品指的是有意识、思想及主观能动性以及自我改造能力的学生。因此教学质量所反映的概念要比工作质量,比产品质量的概念复杂。最后,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质量要包括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知识素养及道德水平等。此外,构建完善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还要转变观念,改变质量观、知识本位和阶段性的教育观、教师的主体观等。
二、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问题
(一)教学质量管理机制缺乏全员性和系统性
在高职院校教学中,因为对质量不系统、不深刻的理解,导致大家误认为教学质量存在的问题与教师、学生二者有着紧密的关系,从而忽视了行业、企业及政府三者的关系。对教学质量认识层次的不足,从而不能够全面的考虑和认识质量问题,如此导致了对教学质量的监控只是针对教学过程,而对于开始结束的监控缺乏力度。
(二)监控体系不完善
当前各大高职院校的各个教学监控缺乏协调统一性,同时行业与企业的参与力度也不大,在缺乏动力的前提之下,并不能形成统一的评价体系。对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的监控作用高度重视起来。教育教学监控体系和评价体系尚且处于初级水平,评价组织的分析处理信息的手段缺乏科学性且周期长,常常造成评价工作处于被动。
(三)监控不全面、监控范围狭窄
当前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偏重对教学过程的监控,至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起到极大作用的实验与实训以及社会实践等教学环节却很少受到监控。在我国高校的教师队伍中依然只重视理论,却看轻实践。往往局限于对教学秩序、教师理论课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理论知识考核等方面的监控,对师生教学中的关系、教材的选择及课时的分配、教学内容研究等都缺乏监控力度。
此外,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还存在着片面强调监控体系的评价作用,忽视了其指导作用,运行中缺乏稳定性与连贯性,不能够支持和保障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由上可见,建立和完善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当前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所必须面对且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三、建立和完善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应对措施
(一)建立和完善全方位、多层次的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全方位指导是校领导、督导组、教务处、系部、教研室、学生以及企业等,对教育教学质量进行的系统性的评估,而多层次则是指以教研室作为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基本组织单位,由学校、系部及教研室三个组织共同来为教育教学质量监控承担保证责任,形成一种自上而下层层把关的保障体系。这样细分到各个组织部门,就对教学过程及各个环节进行规范化管理,将对教学质量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减少。
(二)对评价方法进行完善
建立网络评价系统,实现评教时间的科学性,保证评教课题的全面性,使评教主体更具广泛性,保证师生能够全员参与,保证企业人员及毕业生也能参与进来,将过程性的评价与终结性的评价结果相结合,得出的结论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使评价结果更具可观性、科学性、真实性等。
四、结论
本篇论文通过论述,得出了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建立完善,关系到了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提升。不过因为高职院校因为专业存在着差异,从而教学过程中具有极强的专业性。此外,高职院校在传播知识、创造知识等方面都具有极强的功能,教师的教学活动、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市场性。这些都要求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需不断发展和完善。
参考文献:
[1]王晓江,祝西莹,赵居礼.高职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2).
[2]杨林,卢崇高.建立高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实践与思考[J].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3).
[3]陈孝彬.教育学原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4]王前新,卢红学.高职教育教学质量构建机制与保障体系[J].职业技术教育,2003,(1).
[5]运怀英,牛一蒙.试论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监控问题[J].辽宁高职学报,2005,(6).
作者简介:
徐爱莲,英语教学专业,曾教授商务英语听说课程。现在担任建筑与艺术设计系的教学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