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教师区域游戏评价能力的团队研修方式初探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lvin09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区域活动的评价环节是游戏的重要环节,这是调整和深化游戏,促进幼儿思维发展,提高区域活动有效性的重要途径。教师有效的区域活动评价,可助推幼儿思维情感发展,使幼儿的各方面能力得到提升。本文通过本幼儿园教研组的团队研修,探索了一些提高教师区域游戏评价能力的团队研修方式,包括名师引领、剪影解读、案例研修、对照比较、引领推进等。
  关键词:团队研修;教师;评价能力;区域游戏
  一、研究缘起
  随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深入解读、实施,游戏评价的重要性已经深入人心,幼儿园管理层、教师都开始重视游戏评价环节。每当游戏活动结束后,教师一般要组织全体幼儿对游戏进行评价,这已成为目前组织幼儿游戏活动一个不可或缺的固定环节。但是据了解,许多一线教师对于区域游戏评价的组织确感到十分茫然、不知所措。
  区域评价是一把双刃剑,教师在评价中的理念、目的以及评价的方法和技巧等,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幼儿的发展。而不当的评价,不仅不利于区域活动的有效开展,还可能阻碍幼儿的发展。
  团队研修是解决教师教学困惑、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手段。中小学的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使教师感到教师需要群体支撑与集体智慧。通过教研团队的“区域游戏评价”主题研修,可以分享集体智慧,了解更多区域游戏评价的策略。教师的区域游戏评价能力也能在团队学习研讨中可以获得更快、更好的发展。
  二、核心概念的操作定义
  区域活动的评价:教师根据幼儿区域活动情况,在游戏中和游戏后运用多种形式与幼儿互动的指导性评价,是对区域活动的价值进行判断的过程,是开展区域活动的关键环节。
  三、提升教师区域游戏评价的研修方式
  (一)方式之一:名师引领,从成功经验中汲取专业营养
  针对“区域活动评价”我园购买了上海名师网的一些资源,学习学前教育发达地区幼儿园的工作经验、教育思想等,我们从这些宝贵的资源中汲取专业营养,大家在学习、分析、总结的过程中实现了在名师引领下的专业成长。通过学习理论、听专家讲解、观察总结,老师们研讨后认为,区域活动评价主要具有以下价值:
  1.梳理幼儿的区域游戏经验。
  2.解决幼儿区域活动中的问题。
  3.引发下次游戏主题。
  4.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二)方式之二:剪影解读,从案例中发现问题或学习经验
  剪影解读就是研讨活动的组织者事先有计划地剪辑教师组织区域活动评价的照片或视频,逐一呈现,以头脑风暴的方式让参与研讨的老师们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建议。借助素材,运用剪影解读的方式引领是团队研修的一个重要且常用的策略。例如“区域活动评价存在哪些问题”这一研讨活动,教研组长事先拍了几位教师组织区域讲评片段,让教研组内的老师们来评论剪影中的评价存在哪些问题,老师们通过观看剪影提出了以下观点:
  1.评价形式化,为评价而评价。教师在思想上对区域活动的评价不够重视,评价之间并未仔细观察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表现。
  2.评价无重点,内容过泛。
  3.评价重结果,轻过程。
  4.评价缺乏针对性,方法“千篇一律”。
  (三)方式之三:案例研修,借助精心组织的区域游戏评价开展行为干预
  关注教师的区域游戏评价实践是促进教师评价能力发展的起始点。就像听课评课一样,组织教研组内的教师相互观摩区域游戏评价环节,通过观摩——评价——再实践这样的循环模式,团队引导教师以真实的教学实践为研究载体,让教师在自己的评价情境中反思自己的行为,让教师在互动、建构中获得深刻的专业成长体验。
  (四)方式之四:引领推进,在共鸣中获得多种评价策略
  对于教师在区域游戏评价中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教研组长可以将相关视频剪影进行打包处理,利用组合形式同时呈现,这样就会让矛盾更加凸显,让研讨更高效。这样的剪影镜头势必会引发教师对问题的共鸣,寻找共同的解决策略。例如在研讨“区域活动评价内容的选择”这一话题时,我就采用了这样的方法。首先我呈现了几个有共性特征的案例,然后让老师们讨论是否可以作为游戏评价内容,老师们通过观察、辩论,最后得出以下共识:
  1.共性的问题。
  2.存在的困难。
  3.成功经验。
  4.游戏中的新发现。
  5.有利于引发下次游戏的经验。
  这些内容可以作为我们区域活动评价的话题。
  四、成效与反思
  我们的团队研修引领教师针对问题进行诊断,在研讨中获得多元的评价知识。实施区域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善于捕捉有利于幼儿发展的契机和讲评信息,能根据幼儿的活动情况随机调控,使讲评环节成为区域活动的“热点”“高潮”,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我们的研修还有紧跟其后的“良方”——系列干预措施,促使教师每次游戏评价改变一点点,这连续积累的一点点由量变直至达到“质”的飞跃。
  通过团队研修的力量,一步步带动,引领组员教师共同發展,形成更强劲的新生力量,从而实现全园教师的专业提升。
其他文献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摘要:思维导图是一种图文并茂的学习工具,能展现思维过程,帮助学生高效的学习。  关键词:思维导图;识字;教学  在部编本人教一年级教材的52页,就出现了利用思维导图识字的形式,语文园地三中的“字词句运用”中对“车”字的组词和认识,利用思维导图的形式,使这个字的各种含义非常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蓝色的分支表示各种车的种类,红色的分支代表和车有关的动作,绿色的分支是和车有关的部件。用思维导图的三个分支
针对增强现实中的三维注册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图像自然特征点识别方法。基于高斯混合模型进行样本选择,利用模式识别中的分类方法替代特征向量的最近邻匹配,将计算
讨论最小-最大规范化、z-score规范化及小数定标规范化3种方法对K近邻分类器性能的影响,在12个标准UCI真实数据集和1个人工数据集上进行实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规范化方法在大
针对博客社区和BBS论坛充斥Web垃圾信息的问题,提出相关度向量空间模型cVSM,并以此作为评论的特征,采用支持向量机分类算法自动识别垃圾评论。cVSM包括一种适合短文本的相关测度,用于衡量评论和文章的语义相关程度。在中文博客测试集和中文BBS测试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相比纯粹使用评论文本特征的方法,应用该模型时F1至少提高6%。
摘要:昆虫纲是动物界中最大的纲。种类和数量繁多,几乎遍布地球的每个角落。已知名的不下百万种。本文结合作者的教学工作实践,针对如何捕捉昆虫,昆虫采集时间以及昆虫的具体处理方法等做了相关探讨。  关键词:昆虫标本;捕捉方法;采集时间;制作方法  一、前言  昆虫纲是动物界中最大的纲。种类和数量都凌驾于其他动物总和之上。几乎遍布地球的任何地方。已知名的不下百万种。由于昆虫与人类关系密切,如昆虫的传花授粉
1功能性胃肠病与胃肠动力性疾病2006年,罗马委员会推出了新的功能性胃肠病诊断标准,即罗马Ⅲ标准,并根据儿童的特点建立了2个分类:适用于4岁以下的新生儿/幼儿分类(7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