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情,人人都会

来源 :家庭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ayboy20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跟人们想的不同,科学家表示,几乎所有人,无论单身还是已婚,都会调情。单身人士调情是因为他们要寻找伴侣,而已婚人士继续调情,往往是好奇,想测试一个人的配偶观以及其他选择的可能性。适当的调情无伤大雅,甚至能帮助减少人与人之间的摩擦;但是如果把握不好的话,调情也可能会变得非常危险,甚至使人陷入难以摆脱的困境。
  
  人人都会调情?
  
  有些人觉得不会跟别人调情。其实,调情不仅包括和别人进行言语交流,还包括姿态、表情、动作甚至眼神。一个人身体前倾、歪头、跷腿、扬眉、凝视和拨头发等小动作,有时也是一种调情的表现。科学家把这些小动作视为“欢迎进一步接触”的信号,意味着产生好感,而这些信号是动物行动学上重要的一环,是两性关系发展的重要起点。
  
  调情有助寻找伴侣
  
  人们调情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人们无法控制。无论是生物学因素还是文化因素使然,人类注定会调情。上世纪60年代,德国生态学家亚贝费特在非洲一个原始部落进行拍摄,发现部落女性的调情方式和美国摩登女性没什么两样:长时间凝视,然后微微歪头,嘴角带着淡淡的笑意。
  进化论生物学家认为,过去,那些更擅长调情的人能更迅速地找到伴侣,繁殖下一代,因此,调情这种行为开始在人类社会蔓延。美国社会心理学项目负责人杰斐里?辛普森表示:“很多人觉得调情是一种世界通用的无声语言,它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调情,人类第二大本能?
  
  早在2000多年前,古罗马诗人奥维德撰写的诗集《爱的艺术》,可谓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本出版的“调情指南”。在掌握了调情的技巧后,调情几乎成为了人类的第二本能。对于生物学家来说,调情似乎成为人继续找到配偶的保障。此外,和他人调情可能会引起配偶的警觉,促使配偶重新审视和改善两个人的关系。
  有人认为,调情无伤大雅。调情只是一种人人都会玩的小游戏。在过去30年一直在研究调情这个课题的独立研究员蒂莫西?帕伯表示:“有时候人们可能会尽情‘放电’,但是他们并没有想要借此获得什么。”
其他文献
本文在参考许多学者关于离合词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离合词插入成分做了专门研究。借助“汉语语料处理信息系统”对自主建立的800万字语料库进行检索,从中找出《现代汉语词典》
  本文介绍了虹影的小说创作在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夹缝中,上演了一曲文化突围与文化陷落的二重变奏,文化突围主要表达了无从确认自我文化身份的焦虑感,对于确认自我文化身份的努
在启蒙主义精神的语境下来关注曹禺前期剧作的精神内核,是意欲将作家作品置于社会历史、文学史当中,以对作家作品的内在意义进行拓展,进而揭示时代精神历史的一个侧面。
本文提出了对审美关系的核心理解:审美关系是一种人与现实相互建构中的谐和关系。这个对审美关系的核心的理解是与对功利-审美二元划分话语中的审美关系的理解相对的,也即是说,
中国人大加赞美的“花好月圆”之夜,西方人却视其为妖魔鬼怪出没之时。月圆能对人类和动物产生消极影响的说法已经流传了近两千年。那么从科学的角度讲,月亮对人和动物究竟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月“圆”杀人夜?     事实上,所谓的“月亮效应”在西方社会影响深远。早在18世纪,伦敦的一些医院曾根据月亮的变化对精神病人采取不同的措施,甚至在月亮盈亏周期的某一阶段将病人捆起来,以防止暴力事件发生,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