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洞的工业思想及实践

来源 :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ang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郑杰,女,河北邯郸,陕西师范大学西部边疆研究院,硕士研究生。
  摘要:张之洞是晚清洋务派重要的一员,他的洋务思想主要体现出因地制宜特色。本文对他在武汉时期所主持的工业项目进行研究的基础之上,客观对他的工业思想进行评价。
  关键词:张之洞;洋务运动;工业思想
  张之洞的工业思想萌发于两广总督任期上,后经过不断的尝试与实践,探索出一套其所特有的工业发展模式。张之洞所操办的工业项目主要是在湖北开展,以开创汉阳铁厂与修筑卢汉铁路为主,这两项堪称晚清工业的代表杰作,推动了中国近代重工业化的发展。
  一、由清流派转为洋务派
  张之洞在其早期仕途生涯中属清流派,而非洋务派。与同时期洋务派成员相比,他常以礼仪卫道士自居,多空评时政,并未展现出注重实务、议论实务的洋务思想。清光绪八年(1882年),张之洞出任山西巡抚,结识美国传教士李提摩太。受李提摩太影响,张之洞产生了兴办洋务的想法。他认为“西事”应“仿照兴办,极力讲求”,并在太原设立洋务局。自此,张之洞开启洋务思想,开始由清流派转变为洋务派。但因其受“儒术经常之规”束缚,“不敢为功力操切之计”①,张之洞仍未真正迈入洋务改革之行列②。
  随着张之洞调任广州,受当地洋务革新气氛的影响,他的思想发生了巨大变化。广州是最早对外开放的港口,也是最容易接受到西方思想的城市之一。在广州,张之洞深刻感受到西方近代工业产物的奇妙;另外,中法战争的结局让张之洞深受刺激,令其认识到“今日中国救贫之计,惟有振兴农工商实业,劝导民间仿用机器制造,以外塞漏厄,内开民智,尚是一线生机。”③在这段时期内,张之洞的思想完成了由清流派向洋务派的彻底转变。
  其后,张之洞举办各类洋务活动,包括建钢铁厂,修铁路,挖煤矿,办邮电,及兴办轻纺工业等,其中钢铁工业与铁路建设占据主要地位。张之洞是中国近代钢铁工业的始祖,他所创办的汉阳铁厂是中国近代第一个新式钢铁企业,这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二、开办汉阳铁厂
  清光绪十九年(1889年),张之洞在两广总督任上,向清廷上了《筹设炼铁厂折》主张“自行设厂,购置机器,用洋法精炼,始足以社外铁之来。”④。张之洞援引西方国家的情况指出,西方列强把钢铁视为“富国首务”⑤,因此,今日中国讲求“兴利之法,诚无急于此者”。⑥
  之后不久,张之洞调任湖光总督,原拟在广州建立炼铁厂的计划,经清廷的批准移至湖北,所建之厂即后来的汉阳铁厂。张之洞在湖北兴办的“汉阳铁厂”于1890年11月动工,历时三年半完工。全厂包括十个大小分厂,拥有化铁炉两座,炼铜的酸性转炉两座,平炉一座,以及轧制铁轨的设备等。1894年6月,化铁炉正式出铁,炼钢炉也正式出钢。
  据张之洞估计,如果汉阳工厂的生产能力全部发挥出来,其每年可生产精钢、熟铁三万吨,但汉阳铁厂却从未达到过预期产额。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其一,经验匮乏。汉阳工厂是中国首个大型工业制造厂,其建设和运营都缺乏可借鉴经验,为其顺利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障碍。失败的企业经营模式。有关于汉阳铁厂的经营模式最初有两种选择,官办和官商合办。在当时的条件下,选择官办无疑就是拒绝市场化,导致企业的僵化发展。因而,张之洞选择了官商合办的经营模式。但由于清廷的贪污腐败,以及张之洞发展实业、维护清廷封建统治的出发点共同导致了汉阳铁厂最终的经营失败;⑦其二,张之洞自身局限性。与李鸿章等早期洋务派相比,张之洞对于近代工业发展的情况了解不够深入。例如,向英国人购买设备之时,英国工程师告诉他设备得根据铁矿的质量而定,首先需化验铁矿的成分,才能决定使用什么类型的炼钢炉,并建议张之洞录用西方工程师。张之洞严词拒绝了西方工程师的提议,他认为,“惟矿物为中国自有之利源,断不能与外人共之。”⑧与李鸿章采取灵活多变的策略,大胆启用西方工程师来增进产能与效率相比,张的思路有些僵化,不善变通。张的决定导致购买的两座炼钢炉,不合适含磷较多的大冶铁矿石,影响了所产钢的质量。最后,汉阳铁厂开工之后,铁矿来源虽有保证,可生产原料煤矿却仍然没有解决,最终终于在湖北境内找到了两处可用的煤矿,但受制于储量较少,原料供应不足,致使铁厂的生产无法取得预期产量。
  可即是如此,我们也应当承认,在当时的中国开办如此规模的钢铁厂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汉阳铁厂是中国新式钢铁工业的开端,是当时亚洲地区最大的钢铁厂,它的出现甚至比日本的八幡制铁所早出七年。如时人叶景泰所指出:“当时风气锢弊,昏庸在朝,苟张之洞卤莽为之,恐冶铁萍煤至今尚蕴诸岩壑。”⑨
  三、修筑卢汉铁路
  除创办汉阳工厂外,主持修筑卢汉铁路是张之洞洋务生涯的又一创举。张之洞在论及铁路对强国富民的作用时说:“方今日势日急,外患凭陵,日增月盛,富强之计以铁路为第一要图。”⑩他从国民经济各部门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论述了铁路建设的重要性——“有一事可以开士农工商兵五学之门者呼?”“有,铁路是也。”“西法富强,尤根于此”,“综观东西洋各国,自三十年以来,无不以铁路为急,日增月多,密如蛛网。”B11“士有铁路,则游历易往,师友易来,………,则养三十万精兵,可以纵横战守于四海。”B12
  张之洞的修路主张,是同他办铁厂的考虑密切相联系的。他是先考虑设铁厂,然后从钢铁产品的销路以及铁轨的供应,更加认识到修铁路的需要。他把“将来铁路创兴,用铁亦广”B13,作为急办钢铁工业的出发点之一,并提出了“储铁宜急,勘路宜缓”B14的先办厂后修路的主张。同时,张之洞还提出了他的干路官办,支路商办的思想,“又集股一节,窃拟干路专归官办,以一事权,枝路留待商股,以便招来,路成见利,商股自然争趋,枝路较短,集股较易”。B15他认为“目前宜即拣派曾经出洋学生一二十人,分赴铁路各国专习此艺,待两年回华指授工匠,展转传习,则工作并可无需洋人”。16我们不难看出张之洞不仅要杜绝洋铁、洋债,而且还要等到中国的炼铁技术、筑路技术成熟后才能修筑鐵路。   在甲午战争后,清廷认识到铁路在军事方面的重要性,便着手筑路。由于甲午战争后巨大的战争赔款,清廷没有资金建设卢汉铁路,唯一的出路就是借款修路。在面临借款是“实抵”还是“虚抵”的选择,盛宣怀主张“实抵”,即以电线为抵押,认为“惟有实抵,则一无掣肘”,但是张之洞一贯主张“虚抵”,即以未成的铁路为抵押,并把“虚抵”看作是铁路借款的一种优势。其实盛宣怀提出的以电线为抵押的措施不失为明智之举,因为这样可以做到权责分明,而“虚抵”看似中方占了一定的便宜,然而却为日后权事不清留下了隱患,不能保障抵押物的实际所有权和经营权,可惜当时在这个问题上,包括盛宣怀在内没有人提出更多的反对意见。在张之洞的争取下,清廷授权盛宣怀建立铁路公司修筑卢汉铁路,在具体的实行过程中。张之洞主张采取借洋债、不入洋股、以路担保等修筑方式,成为甲午战争后晚清诸多修筑铁路的基本模式。
  应该说,在中日战后中国面临恶劣的国际环境的背景下,借款筑路确实是艰难之举。而且由于其对现代经济活动认识有限,导致借款筑路这一方案并不完善,从而使得中国因此丧失了更多的权益。但是,如果结合当时中国特定的历史背景,与西方联合修筑铁路实为被迫之举,特定的国情必然导致权益的丧失。作为清廷大员,张之洞为了减少权益丧失所做的防范及努力是值得肯定的。
  四、评价
  张之洞身处中国社会的转型期,他倾向于资本主义,崇尚西方科学技术,强调重工业的重要性,并视其为富国的根本。张之洞的经济思想在今天看来依然是积极进步的。但身为一位传统的封建知识分子,他又受传统的影响和束缚,主张用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维护封建统治。而且,由于张之洞缺乏对现代经济的认识,其很多商业管理措施违背了市场规律,
  阻碍所创办的洋务企业朝正确方向发展。但是张之洞所做出的贡献是不可低估的,他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他所管辖的区域,而是对整个近代中国工业化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注解
  ①转引:何晓明:《张之洞经济思想论析》,《中国经济史研究》,1994年,第3期
  ②何晓明:《张之洞经济思想论析》,《中国经济史研究》,1994年,第3期
  ③张之洞:《张之洞全集》书札卷六,《致瞿子玫》
  ④张之洞:《张文襄公全集-奏议》卷27,《筹设炼铁厂折》
  ⑤张之洞:《张文襄公全集-奏议》卷27,《筹设炼铁厂折》
  ⑥张之洞:《劝学篇 外篇 第十一 矿学》
  ⑦赵晓雷:《张之洞经济思想论析》,《学术月刊》,1987年,第8期
  ⑧转引:何晓明:《张之洞经济思想论析》,《中国经济史研究》,1994年,第3期
  ⑨谢放:《张之洞传》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64页
  ⑩张之洞:《张文襄公全集-奏议》卷39《铁厂煤矿招商承办截止用款折》
  B11张之洞:《劝学篇 外篇 第十二 铁路》
  B12张之洞:《劝学篇 外篇 第十二 铁路》
  B13张之洞:《张文襄公全集-奏议》卷27,《筹设炼铁厂折》
  B14张之洞:《张文襄公全集-奏议》卷27,《遵旨筹办铁路觐陈管见折》
  B15张之洞:《张文襄公全集-奏议》卷27,《遵旨筹办铁路觐陈管见折》
  B16张之洞:《张文襄公全集-奏议》卷27,《遵旨筹办铁路觐陈管见折》
其他文献
把党的十七大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到司法行政工作基层,是我们的重要任务。这次在银川召开的全国司法所建设工作会议,对于我们进一步巩固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村经济发展与管理既是国家发展大计,也是国之根本.农村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国家经济发展,对农村建设是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当下,新农村建设逐渐向
体育课对一个学生的体质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健美操课是体育课中一个重要课程.提高高职健美操课堂教学质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比较重要的.本人采用对比与实证研究的方法
建筑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项目可以为人们提供更舒适的生活空间和不同程度的污染环境.要提高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就必须实现建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加强环境保护,
对于许多“上班族”来说,评職称是升职加薪的必备条件,今后这种途径更加便捷。7月1日起,山西省对多个职称评审事项“松绑”,最大限度释放和激发专业技术人才创新创造创业活力。新规亮点颇多,包括中小学教师取消论文要求、评高级符合条件可破格、一律取消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要求、为特殊群体设立绿色通道、基层农村工作可放宽学历等等。(6月18日《太原晚报》)  山西省对多个职称评审事项“松绑”,亮点不少。比如取消中
期刊
说到汽车品牌,人们很容易想到“百年老字号”福特。它的创始人叫亨利·福特,是美国的汽车大王。一个世纪前,亨利·福特团队造出来的福特T型车创造了汽车史上的传奇。不过,鲜为人知的是,这位影响了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企业家却与混世魔王希特勒有着微妙的关系。  20世纪初期,反犹主义浪潮在欧洲兴起,北美大陆也受到影响,一些美国人也站到了反犹行列。亨利·福特就是其中一个。1915年在谈到一战时,他说:“我知道战争
期刊
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银行的管理制度越来越复杂,市场经济的发展影响着银行的金融风险的出现.想要控制银行金融风险,就要加强对银行金融风险的管理,找出潜在的风险,实施科学的
二十一世纪,资源型城市作为依靠资源而发展壮大的城市,由于资源的日益枯竭,将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构建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城市,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是促使资源型城市转
在电影《鸦片战争》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林则徐初到广东即破获一起鸦片走私案,缴获账册数本。他召集两广文武官吏,拿出账册质问他们:“自问从未收过黑钱的,请站前一步。”堂下百官骇然,大惊失色,只有一位须发皆白的老将军昂首阔步而出,他就是近代著名的民族英雄关天培。  关天培(1781—1841),字仲因,江苏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淮安)人,出身于行武家庭。1803年考取武庠生,中武秀才,历任把总、守备、参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