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南芥在新疆干旱地区的室内栽种及遗传转化

来源 :生物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h66226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结合新疆夏季干燥炎热、干旱少雨,冬季严寒漫长,春秋季节短促的气候特点,栽种满足实验要求的拟南芥植株并建立有效的转基因体系。方法:对拟南芥生长培养基质、光照条件、湿度等方面进行改进,并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对拟南芥进行功能基因的转化。结果:获得拟南芥生长适合的栽种条件:培养基质为蛭石:珍珠岩(3:1),浇1/2MS营养液;光周期前4周8h光照;4周后16h光照;湿度为40%(60%,并通过基因转化获得了阳性植株。结论:为新疆地区以拟南芥开展转基因植物功能研究奠定了良好的研究基础。
其他文献
目的:构建甜菜夜蛾核多角体病毒(Spodoptera exigua nucleopolyhedrovirus,SeMNPV)ORF100(Se100)和ORF101(Se101)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表达并纯化两种蛋白。方法:用PCR方法扩增Se100和
目的:研究沼肥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为沼气的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方法:通过对比栽培试验方法,研究了施用沼肥对菜园土壤密度、pH值及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施用沼肥使
目的:观察过量氟对绵羊肋软骨中BMP-2基因表达及分布的影响。方法:利用内蒙古内陆湖泊乌梁素海高氟水草龙须眼子菜作为饲料氟源,设计3个不同氟添加水平(50、100、150mg/kg)和1个
一、存疑不诉的几种情况    第一,侦查环节中收集、固定证据的计划不周密,措施不得力、粗放、不细致,使得外围证据固定不到位,以“群殴”伤害案件为例,在多人、多次、气候、天气等客观因素下,侦查员的“见识”、“感知”及证据的排除、相互作用引发的变数的分析、判断能力,对个案证据能否达到成功诉讼的要求、标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凶器的及时获得、辨认、认证等。  第二,在个案侦查环节中,收集外围证据与对嫌疑
木霉菌(Trichoderma spp.)是一类重要的植病生防因子,该菌产生的包括几丁质酶在内的细胞壁降解酶,在木霉重寄生中起重要作用。该文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葡萄糖浓度、铵盐浓度、
从大庆油田被原油长期污染的水和土壤样品中,分离出8株三次采油细菌。用API ATB EXPRESS菌种分析仪和16s-rDNA分析的方法,对其中3个采油效果好的菌株进行了鉴定。结果3个菌株分
目的:提高毕赤酵母工程菌P.pastoris-CBHⅡ液体发酵产纤维二糖水解酶(CBHⅡ)的能力。方法:分别构建了用于胞外及胞内表达透明颤菌血红蛋白(VHb)基因的毕赤酵母重组表达质粒pPICZα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