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历史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k_w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下,历史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需要做到恪守教师职业道德,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熟练掌握教育教学技术。
  [关键词]: 新课程;教师素质;职业道德;专业素质;教育教学素质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探究性学习方式的培养,要求教师在教育观念和教学实践方面做适当的调整和转变,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普遍感觉到较大的压力和困惑,那么历史教师应該如何提高自身素质呢?笔者作为中学历史教学一线的教师,结合自己的亲身实践和切身感受对此作了一些探究。
  一、恪守教师的职业道德,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如果师生之间建立了良好的情感关系,彼此之间就能产生亲近感和认同感,学生也就愿意和老师交朋友,容易相信其传授之“道”,那么这位老师对他的学生的影响力是巨大的。古人这句话实际上道出了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性。和谐师生关系直接关系着教学的实际效果。作为历史教师对所有的学生要充满爱心,以诚挚的态度,足够的耐心去对待学生,用正确的思想去教育引导学生,培养他们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尤其对暂时后进的学生要倾注更多的热情和帮助,绝不能讽刺、挖苦,不让每一个孩子掉队,坚信所有学生都能学好。
  (2)举止文明,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独特角色,要求教师时时、处处都要注意自己言行,成为学生的榜样。
  (3)要有史德,就是要求教师在课堂中坚持实事求是,坚持史学的科学性,将历史的本来面目揭示在学生的面前。
   二、新课改背景下对历史教师学科专业素质的要求
  1、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历史教师专业素质提出新要求
  通过提出问题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正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更是学生获得终生学习的基础和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对历史学科有一定的注意力和探索精神,并且运用记忆能力、分析能力、思维能力等,从多角度看待事物,并做出判断和选择,提出自己新的认识。这种新认识的提出,便是学生的创新能力了。这就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课程实施以来。教师的职责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学生思考;学生不仅是自己学习的主人,而且是课堂教学过程的主人。学生的发展是主题,这就要求教师要把学生看成一个完整的生命体,以学生为出发点,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把每个学生身上的潜能激发出来。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着重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注重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应该是我们教学的关键。”
  2、教材的新内涵要求教师的专业素质发展
  (1)知识更新加快
  新课改下许多史学研究的新成果出现在新教材中,新旧知识的碰撞,迫使广大教师不断更新知识结构,重视自己的专业发展。河北版初中历史新教材七年级上册明确提出了“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这样的结论,刚开始很多历史教师感到无所适从。因为,人们从前根深蒂固的观点就是“公元前21世纪,启建立起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
  (2)探究意识增强
  以河北版初中历史教材为例,每一课后都设有“问题探究”一题目,这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它要求学生改变机械背读、消极接受的传统学习习惯,通过自主、合作和探究,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培养探究的意识。同时,它也对教师提出了新要求:教师只有掌握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运用探究的手段,体现合作的意识,才能真正地给学生以启迪。如果教师只关注课本知识,是不能让学生得出感悟的。这就需要通过合作与探究,赋予历史知识一定的现实意义,让历史知识获得过程与情感态度价值观升华过程同步实现。
  (3)人文性内容的增加。
  从现行使用的初中历史教材内容看,新课标改变了原来历史教学以政治史为主要内容,适当增加了经济史,社会史,思想史,风俗史,文化史方面的内容。这为我们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提出了要求。新课标就初中历史加强人文精神培养也做了明确规定。这就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就是要切实树立“以学生文本”的教学理念,不断优化教学环节,让学生去发现、理解、分析、判断身边的人文现象,从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传统教育的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发生了质的变化,这一切都迫使教师更新教学观念,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
  3、新课改背景下对历史教师教育教学素质的要求
  教育教学素质是教师特有的职业素质,新课程背景下对教师素质有特定要求。
  (1) 具备基本的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理论
  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理论,是教育教学规律的总结。如果每位历史教师都有这方面的修养,就能按照教育本身的规律去进行历史教育活动,这样可以减少盲目性,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2)要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每位历史教师要在教学语言上下功夫,力求自己的教学语言准确形象,用词贴切,读音正确,语言有感染力,能生动地再现历史的本来面目。
  (3)组织教学,具有管理调控教学的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为此,历史教师要从学生出发,选择适合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的教学方法,突出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学习,并建立必要的反馈机制,及时了解教学中的问题,调整教学,使教学更具针对性。
   (4)掌握现代教育技术,适应现代化教学需要
  能够熟练运用多媒体教学用能,以适应现代化教学及人才培养的需要。
  作为一线历史教师还要把工作落到实处、细处。只要我们热爱学习,努力成为有思想的历史教师,我们就一定能够在历史教学中找到快乐,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历史教师。
  
其他文献
在语文高考试题中,考生最为头痛的试题恐怕要数文学作品阅读鉴赏部分即诗歌鉴赏和大阅读鉴赏部分,这也是历年来高考中考生失分最严重而最能拉开考生语文高考成绩的关键部分。  应对高考文学作品阅读鉴赏题一定要有科学的解读方法,要有敏锐的捕捉信息的能力和规范的答题技巧。唯有如此才能突破高考大阅读的得分瓶颈,从而获得理想的高考语文成绩。在复习应考和应试中,许多考生对此茫然不知所措,为此我想给即将参加高考的同学在
摘要:本文就市政工程的特点进行分析,对如何加强市政工程安全管理进行了探讨,以期进一步提高市政工程的安全管理水平,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实现市政工程的安全生产目标。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体系  近几年来市政工程安全方面存在一定的不安全因素,相继发生一些伤亡事故。为此安全生产形势依然相当严峻。良好的安全环境,可以给企业带来社会信誉和经济效益,国家和集体财产免遭损失,职工生命安全得到保障,
闲暇之余,我翻阅着教师的课堂教学反思,当读到徐文英老师  《永生的眼睛》教学反思后,我很震撼,也受到了启示。  文章的大概内容是:“今天这节课我最大的遗憾就是语文课上学生没有把书读好,没有把老师的朗读指导作用体现好。由于我个人的疏忽,导致学生在课前没有进行充分预习。第一个环节是让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这里就遇到了障碍。起先两名学生显然不会概括讲,按着课文的写作顺序讲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