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大一学生体育生活状况的研究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35352512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研究目的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加强体育文化建设,全面了解大学生这一特定的社会群体的体育生活现状和体育观念现状,使其从高校体育教育中得到各项素质的全面提高,达到终身受益的目的,无疑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从对大一学生的体育生活现状和体育观念现状的调查着手,期望通过调查结果的整理和分析。对这两个现状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参考材料。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对象:从沈阳建筑大学大一学生中抽取五个不同专业的班级。
  方法:问卷调查、统计、综合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是:有效问卷177份,计男生124人,女生53人。男生占70%,女生占30%。
  从统计看,学生每天的余暇时间在2-4小时者为最多(占人数的29.4%),其次为1-2小时(占19.8%)。1小时以内(占18%):有8.5%的人没有余暇时间,无法参与体育活动。
  学生余暇时间的主要安排为听音乐(42.4%)、看书报(36.7%)、体育活动(34.5%)、上网(26%)、聊天(19.2%)、看电影电视(10.2%),考虑到其他文化娱乐活动的必要性。体育活动在同学心目中的地位是比较正常的。
  75.7%的同学喜欢体育活动,4.5%的人不喜欢,认为可有可无者占19.8%。说明还有许多的工作要我们去做,争取更多的人自觉参加体育活动。
  体育活动是受大部分同学喜爱的,但由于种种原因,学生参加体育活动还有一定的限制条件,学生不愿参加体育活动的原因依次是没时间(26.6%)、没有人组织(24.9%)、场地器材少(23.2%)、学习太紧(19.2%)、经费不足(12.4%)、没有伙伴(11.3%)及其他。
  学生最喜欢看的体育项目是篮球(49.2%)、足球(33.3%)、排球(10.7%)、跳水(6.8%)、游泳(5.1%)、乒乓球(4.5%)、羽毛球(4%)、滑冰花样滑冰(3.4%)、网球(3.4%)、体操4(2.3%)。总的来看,三大球是大多数同学最喜欢看的内容。
  学生经常参加锻炼的体育项目是:篮球(37.9%)、足球(19.2%)、慢跑(10.2%)、乒乓球(8.5%)、旱冰(5.1%)、羽毛球(4%)、排球(3.4%)、健美操(2.3%)散步(1%)、体操(1%)游泳(1%)。
  体育锻炼具有一定的时间性。学生每周锻炼天数依次为1~2天(65.5%):3-4天(20.9%);5天(9%);6天(16.9%);7天(4%)。每次锻炼的持续时间以30-60分钟(38.4%)为最多,其次是1-2小时(37.9%);15-30分钟(18%);2小时以上(6.8%)。
  体育锻炼也具有一定的空间性,学生的体育活动产所主要为运动场馆(48.6%)、校园其他场所(48.6%)、寝室内(6.8%)、校园外(2.3%)、教室内(1.7%)。
  学生参加体育活动主要受什么影响?就影响面来说。自身的身体需要(38.4%)、同学朋友影响(30.5%)分别占第一、二位。生活的需要(22%)、现场看比赛(17%)的影响其次,学校教育要求(11.3%)、集体影响(10.2%)、网络影响(10.2%)、传媒影响(6.8%)、家庭影响(4%)则居后。
  大部分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娱乐(63.2%),其次是为健康长寿(34.4%)、形体健美(20.9%)、为了交往(10.29%)、为了考试(9.6%)、治疗疾病(7.3%)、参加比赛(7.3%)、当体育明星(0.17%)等。
  学生们认为参加体育活动最重要的条件依次是兴趣(62%)、时间(36.8%)、场地器材(22.6%)、经费(8.5%)、有人辅导(61.2%)、集体参加(4.5%)。
  大部分同学认为体育在自己生活中必不可少(57.6%)和比较重要(37.3%),认为可有可无者占8.5%。
  68.9%的人认为体育是一项娱乐活动;49.7%的人认为体育是一项保健活动;7.3%的人认为体育是一项发泄剩余精力的手段;6.2%的人认为体育是一项社会交往工具;5.1%的人认为体育是一项教育手段;2.8%的人认为体育是一项政治工具。
  在问及喜欢上什么项目的体育课时,排序如下:(1)足球(24.3%),(2)篮球(19.2%)。(3)游泳(14.1%)。(4)网球(9.6%),(5)乒乓球(7.9%),(6)羽毛球(6.8%),(7)旱冰(4.5%),(8)排球(3.4%),(9)健美(2.3%),(10)瑜珈、越野、散打、滑雪等。
  
  四、结论与建议
  
  综合统计结果。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我校大部分一年级大学生每天有2小时多的余暇时间,体育活动是余暇的主要活动内容之一;学生中。大部分人喜欢体育活动;不愿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原因是没时间、没有人组织、场地器材少、学习太紧;最喜欢看的是三大球;经常参加锻炼的体育项目是篮球、足球、慢跑;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时间是下午、晚上;锻炼主要场所在运动场、校园里;经常从事的运动项目是足球、篮球、排球、羽毛球、散步;把体育活动作为自身活动的需要;参加体育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娱乐和健康长寿;认为参加体育活动最重要的条件依次是兴趣、时间、场地器材;大部分人认为体育在自己的生活中必不可少。是一项娱乐活动和保健活动。这些基本上反映出了大一学生的体育生活现状和体育观念现状。
  
  五、建议
  
  加强多种形式的体育文化熏陶。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在多方面对人产生着不同的影响。同时,在文化娱乐生活的许多方面也都潜含着进行体育教育的内容和手段。组织体育讲座、讨论、体育观摩、观看重大赛事的电视现场直播。以加深他们对体育的认识程度。
  从一年级开始开设体育大观、运动常识、锻炼方法、体育基本理论、三大球规则和裁判方法等理论课程。在此基础上,增加授课时数。加强运动实践内容安排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希望了解和尝试其他运动项目,在加强现今主要授课内容的基础上,多开设一些专门讲座和辅导课,可以安排在其他课余时间进行,向同学们介绍一些广受欢迎的和新兴的体育项目。多组织一些各种项目的比赛,探讨体育课成绩评定新方法。
  加强体育场馆建设,增加体育器材的种类,学生参加体育活动主要在运动场和校园里,他们不愿意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原因也是场地器材不足。在现今的物质、经济条件下,可以逐步改变场地器材的状况,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其他文献
高校德育实效性低迷和针对性不强近年来一直困扰着高校德育发展和人才的培养,尤其是网络的普及让高校德育又出现许多新的特点和难点。本文正是看到这一系列的现象,立足校园,
摘要:由现代思维科学和心理学理论,可知加强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性。从分析学生问题意识的现状及成因出发,探求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途径。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呵护学生的“问题意识”,让“问题意识”培养成为常规,注重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是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问题意识;现状及成因;提问的能力    现代思维科学认为,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任何思维过程都是指向某一个具体问题的。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
时代呼唤“创新教育”。目前,创新教育已成为教育的发展趋势,也是我们的立国之本。语文教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毫无例外也应把教学的目标之一定向在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上。    一、 让学生在特定的气氛中创新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良好的创造性学习的气氛。良好的学习气氛,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可起到潜移默化之功效。在教学中,首先,要精心创设学习环境,精心选取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画像、
摘要: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发展,信息交流蓬勃兴起,教育现代化的脚步也越来越快,多媒体教学也走进了课堂,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体育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充分合理运用这一先进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适应新课程对体育教学的要求。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新课程标准;终身体育    一、 多媒体教学技术的
选择鬼针草和侧柏这两种广泛分布的植物进行种子发芽试验,目的是在掌握它们发芽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比较、探讨木本植物与草本植物种子发芽的差异,为以后的研究和高速公路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