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有机稻米生产新途径——稻、鸭、萍共作技术初探

来源 :上海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p2hyo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稻、鸭、萍”共作,稻田为鸭子提供劳作、生活场所、食物和水。鸭子为水稻除虫、施肥、中耕浑水、刺激水稻生长,绿萍具有固氮作用和富钾功能,稻田放萍可解决水稻70%氮索、钾素等养分需求,绿萍繁殖速度快,一个月可繁殖100~200倍,形成水面覆盖后,可抑制水稻杂草发生,并能净化水质。鸭子浑水,绿萍净水,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鸭子帮助人为倒萍,减少人工劳作,鸭子大量采食绿萍,排粪量大增,提高了水田有机肥含量,给绿萍和水稻提供了更多有机肥,控制了化肥用量,同时通过鸭子嘴的耘翻又控制或减轻了稻田杂草的发生,对稻株中、
其他文献
国际民间叙事研究学会第12次大会于1998年7月26~31日在德国中部古城哥廷根召开,各国学者228人与会。会议的中心议题是:民间叙事的流传问题。具体的参考题有:①民间叙事的未来,
马铃薯晚疫病又名疫病,是由马铃薯晚疫病病菌[Phytophtora infestans(Mont.)deBary]引起的一种流行性真菌病害,被称为马铃薯生产中的头号杀手。目前,晚疫病在马铃薯种植区普遍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