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字图书馆及其建设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tie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以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为基础的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目前,人们正处在知识经济时代,作为信息中心的图书馆大的地位凸显。文章对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及其特点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关于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几点想法。
  一、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及其特点
  1.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数字图书馆的思想最早起源于70年代。那时一些信息专家设想将来有一天能将所有信息都存贮在计算机里,人们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检索他们所需的信息。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成熟,数字图书馆也就慢慢由理想变为了现实。
  据一些资料分析显示,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下面3个阶段:(1)图书馆自动化。虽然计算机在70年代非常昂贵且功能较弱,但人们还是逐渐意识到计算机能够在图书馆领域发挥独特的作用。于是人们提出了图书馆自动化的概念。(2)电子图书馆。电子图书馆这个概念的提出也是前几年的事情。由于图书馆自动化技术已发展相当成熟,应用也极为普及,各级图书馆一般都建立了自己的局域网络,并且拥有一定数量的电子信息资源。在这种背景下,人们都提出了一种基于现有局域网络、实现电子信息资源共享的电子图书馆模式。(3)数字图书馆。由于Internet服务的普及及信息高速公路建设的兴起,几乎在人们提出电子图书馆的同时,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开始着手研究电子图书馆的更高级形式——数字图书馆,并已取得了一定成就。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在1997年底提出了一整套数字图书馆的解决方案。在我国,数字图书馆的研究也已经起步。国家计划与发改委员会立项、北京图书馆承担的“中国试验性数字图书馆”项目已于1997年启动,计划与1999年完成一个试验系统。
  2.数字图书馆的特点。通过对数字图书馆方面资料的分析,图书馆具有一下几点特点。(1)海量存贮的分布式数字化资源。①信息量大。知识经济的支柱产业是信息产业“数字地球”、“数字城市”的提出反映了社会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信息,也导致对信息的需求十分巨大和多样,信息生产量与日俱增。②多媒体。用数字信号可以表示多种多样的媒体信息。③分布式。数字图书馆中,任何一台计算机都不可能将所有的数字信息资源存储起来。海量的数字信息资源必须以大量的分布式的资源库群的形式存放在不同的计算机上。在分布式的资源库群中,不同的计算机分担着特定的信息资源的收集、加工、存储、传递、利用、维护的任务,但同时又共享存储在其他计算机上的数字信息资源。数字图书馆通过高速的网络存取、资源调度系统对用户提供无缝跨库检索服务。(2)无处不在的网络。人们已经构造了一个无所不在的网络空间(Cyberspace)。在这样的网络环境中,对数字信息的存取真正突破了时空的限制。这是数字图书馆存在的必备条件,是前提。没有广泛互联的高速网络,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只是空谈。(3)方便准确的多媒体、多维信息检索。海量的多媒体信息需要有智能化的搜索引擎和统一的、友好易用的用户界面。同时,不仅实现对文字信息的检索,还要能方便的对多媒体信息进行检索。①多媒体信息的管理。②多媒体信息的发布。③多媒体信息的检索。
  二、关于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几点想法
  1.对数字图书馆的理解。对于Digital Library這一术语,通常认为有两种理解,广义的理解是指数字资源的资料库,多被计算机界的人士所接受;狭义的理解是指数字化的图书馆,多被图书馆界的人士所接受。本人倾向于前一种理解,认为它更反映事物的本质,而且更能反映未来图书馆的发挥趋势。(1)建设数字图书馆应具备的条件。①统筹的建设规划。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应是由诸多单位参与的,是个浩大的工程,没有一个统筹的建设规划是不可想象的。一个好的规划可以解决诸多不必要的失误,实现资源的统一组织管理,避免资源重复建设;可以统一接口,为网络共享提供必须的条件。可以统筹建设工程,使数字图书馆的建设规范、高效的进行。②统一、规范的标准。标准化是数字图书馆赖以存在的基础。只有标准化,才能实现数字图书馆的分布式资源库的跨库检索。从信息组织角度来说,主要内容包括数据格式的标准化,描述语言的标准化和标引语言的标准化,数据库结构的标准化,数据库接口的标准化,软件平台接口的标准化等。③海量的数字资源。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内容不仅包括数量成倍增长的网络信息资源,还包括原本记录在传统介质(如纸张、胶片、磁带甚至古代的羊皮纸、粘土板)上的、经过数字化处理后的其它信息资源。其处理的数据是海量的,有专家估计可能会达到10的12次方到15次方字节。海量的数字资源是数字化图书馆为用户提供的最基本信息源,数字化的信息资源也应属于图书馆的馆藏资源,由于网络的互联,对用户来说分布在各个资源中心的资源都将连为一体。这使得整体的数字资源得到极大的扩充,使数字图书馆成为真正的资源中心,教育中心,信息中心。④高速的宽带网络。包括网络的高可靠性、安全性,动态、灵活的边界控制。高速的信息网络是实现资源共享的前提,是必要条件。然而令人沮丧的是这一点在军队高校十分欠缺,甚至院校之间的互联都无法保证,更不要说全军的高速信息网络了。这是军队院校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主要障碍之一,希望这一现象能早日解决。
  
  参考文献:
  [1]徐文伯.中国数字图书馆发展战略[J].中国文化报.2000(5).
  
  (作者简介:刘霞,徐州空军学院图书馆;郭川,徐州空军学院航空兵军交运输指挥系;鲁二斌,徐州空军学院后勤指挥系。)
其他文献
本文建立了一类新的具有m项非线性离散Bihaxi型不等式解的估计,所得结果推广了过去关于非线性离散Bihari型不等式的相关结果,并用实例给出了解的估计.
本文描述了中国经济学发展的历史脉络,即把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中国化、中国经济学的国际化以及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实践的理论化;分析了中国经济学发展所面临的困惑,即规范研
改善接触网的质量,创造良好的弓网环境,是电力机车高速行驶的前题,接触硬点是接触网系统的一大顽症,特别是在高速度的条件下(160公里以上)怎么理解硬点并消除硬点的危害,很值得我们
一、“轴心时代”文化精神变革的背景与内涵rn“轴心时代”这一概念是德国学者卡尔·雅斯贝尔斯在其一书中第一次明确地提出来的.雅斯贝尔斯指出,在大约从公元前600年前后至
高路堤工程完工后,随着时间的延长与汽车荷载重复的作用,常出现路堤的整体下沉与局部下沉。特别是桥涵结构物台背回填与路基填方交接处、填方与挖方交接处,路基下沉尤为突出。本
档案编研工作已成为各高校档案馆(室)向学校和社会提供档案信息服务的一项重要工作。这一工作在为学校领导层提供决策参考信息,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不过,由于它在整个档案管理工作中属于“后起之秀”,故仍有许多亟待改进之处。文章拟通过梳理高校档案编研工作的现状,在分析其得失的基础上对该项工作的发展趋势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  一、高校档案编研工作的现状  当前高校档案编研工作主要是以档案
高校图书馆的管理理念与方式要与时俱进,摒弃传统落后的管理手段。通过引入先进的“以人为本”,人性化管理模式,使高校图书馆的工作更上一个新的台阶,从而为高校的教学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众所周知,图书馆是信息知识集散地,高校图书馆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科研的基础和支柱。图书馆运行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高校的教学研究工作,可以说图书馆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代表一所高校水平。那什么是图书馆工作顺畅高效
一、马克思经济学是创建新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思想源泉  马克思所创建的政治经济学是一个理论层次丰富、理论预见深刻、理论框架完整的科学体系 ,其中蕴藏着鲜明的人
介绍可移植的共享内存并行编程应用程序接口OpenMP ,通过对浅水波模式和复杂地形下的嵌套细网格模式的并行计算试验 ,探讨它用于并行化气象预报模式的可行性 ,并将其与MPI并行编程接口作比较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