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数学魅力,让数学教学插上诗意翅膀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stangu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是人类交际的重要工具,数学教学语言,是数学教师阐述数学知识和技能,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手段。传递各种数学信息,强化数学知识,让课堂增添亮色和活力。教师的语言魅力就在于他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平淡为神奇,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语言亲切,富有情感
  古人讲:“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亲切、感人的教学语言最能使学生保持积极舒畅的学习心境,能唤起学生的热情,从而产生不可低估的力量。教师在教学中,无论是讲授知识,还是对待学生,语言都应亲切,富有情感。特别是对待学困生,更应做到这一点,以维护他们的自尊心、上进心,寻找他们的“闪光点”,从而给予“表扬和 鼓励”,使他们感到自己的进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当然,表扬、鼓励都必须有的放矢,不失分寸。相反,教师如果对学生的错误过多地批评、讽刺,那就会使学生失掉学习数学的信心,由厌恶数学老师到厌恶数学学科,这不能不说是教学的失败。著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非常注意这一点,有时他一眼就能看出学生的计算错误,但他还是以温和的态度、亲切的语调、慈样的目光和学生一行一行地查看。学生回答问题时,用“你答得很好”、“你并不比别人差”、“你也许课前忘了复习,若课前看了,我相信你是能够回答的”等,这样做到了多鼓励,少指责;多进行正面指导,少板起面孔训人,让学生在学习上有信心,有积极性,从而“亲其师信其道。”
  二、语言科学,准确规范
  高度的科学性是数学学科最明显的特征。这就要求教师的语言必须严谨、明确,符合科学原理,切忌出现知识性错误。例如在讲解同类项的定义时,关键在于强调两个相同:其一是所含字母相同,其二是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若想当然地说成:“字母相同,指数也相同”,这样以来,虽然便于记忆了,却使学生概念不清,经常出现类似于把a2b,ab2当做同类项的错误。又如在讲解正方形的概念时,有的老师为了使自己的讲解更直观、更形象,把正方形说成是“方方正正的图形”。然而到底什么样的图形才是方方正正的图形呢?这就很难说了,各人有各人的标准,很难统一;这是致使学生概念模糊,思维混乱,判断失误的主要原因。
  数学教学语言的科学性还表现在教师的讲解要切合实际,符合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由已知到未知的认知规律。例如在进行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定理的教学时,先组织学生解四个方程:x2-5x+6=0;x2-3x-10=0;3x2+7x+2=0;6x2+7x-3=0;然后观察方程的根与系数,发现:一元二次方程的两根之和等于一次项系数除以二次项系数所得的商的相反数,两根之积等于常数项除以二次项系数所得的商。这时教师问:这个规律对于任意的一元二次方程是否成立?师生共同对一元二次方程加以证明,得出定理,这样的讲解能在思维上引起学生的共鸣,学生可以根据思维的逻辑性自行推理,得出正确结论。
  三、形象有趣,通俗易懂
  数学教材上的书面语言是写在纸上的,在设计的时候,考虑的是学生阅读的习惯,因为可以反复阅读。所以,有时往往使用稍抽象的、较长的、较复杂的句型,它依靠听觉来感知,在设计的时候必须考虑学生聆听的习惯,初中学生一般是很难听懂抽象的、又长又复杂的句子的,教师如果“照本宣科”的话,就会使学生感到教师的语言是那么僵硬、难懂,缺乏亲和力,学生听着这种声音很容易“犯困”!所以,在数学教学时,教师必须把数学书面语言改造成能让学生明白易懂的口语。在设计教学语言时,一般是用几个较短的、较简单以及较具体的句子来代替一个较长的、较复杂的、较抽象的句子,把一个大问题分解成几个较小的问题来讲。
  如初中数学教科书中,对其中一个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是这样叙述的:如果两个三角形有两个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这句话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不管是读起来还是理解起来都有一定困难,所以在实际应用中常要出错。因此在教学时,应把它分成“两个角”“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这几段来叙述和理解,这样学生就很容易理解这个定理的含义。
  另外,在教学语言口语化的同时,不要忘记我们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初中学生的年龄虽然比小学生要大一些,心理上也较成熟一些,但在语言的许多方面有未完全摆脱原来的一些习惯,语言思维的速度与高中生相比还是要慢一些。因此,在教学时,老师的语气还是应柔和一些,语速应慢一些,这样才能使学生对教师的语言产生亲切感。
  四、幽默风趣,体验愉悦
  苏联著名教育家斯维特洛夫指出:“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在数学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幽默,可使教师的讲课变得风趣、诙谐、睿智,具有一定的艺术魅力;有助于学生去理解,接受和记忆新知识。例如,在讲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讲解数学家欧拉发明坐标系的过程:有一次,欧拉躺在床上静静地思考,如何确定事物的位置,这时发现一只苍蝇粘在了蜘蛛网上,蜘蛛迅速地爬过去把它捉住。欧拉恍然大悟:“啊!可以象蜘蛛一样用网格来确定事物的位置啊。”然后引入正题——怎样用网格来表示位置。这时学生的学习兴致被大大地调动起来了。
  又如讲有理数的运算,学生往往不注意先确定符号。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幽默地说:“有理数的运算,先问一问你的得数,有没有姓?若有,它是姓‘正’,还是姓‘负’?”这样抓住问题的要害,利用流畅幽默而风趣的语言答疑,总比直接给出标准答案好得多吧!
  当然,不是所有引人发笑的都是幽默,教学语言幽默应具有深刻智慧,能使学生在笑声中领悟教师的语言所蕴含的丰富知识。然而,幽默只是手段,并不是目的。不能为幽默而幽默,如果脱离教材的内容和实际需要,一味调笑逗乐,插科打诨,那只是舍本逐末。
  在提高语言艺术的同时,还应发挥非语言因素的配合作用,如手势、表情等,使学生注意力集中,乐于学习,并在学习中获得满足、愉快的情绪体验。
其他文献
摘 要:写作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也是检验学生文学修养与文学应用能力的重要手段,虽然近几年新课改的推进是传统写作教学手段得以提升,但是并没有真正解放学生的思想。语文教学中,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理念至关重要,只有学生自我体会,才能掌握适合自身语文能力提升的方法。本文主要探讨自主学习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自主学习;高中语文;写作教学  语文写作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在语文能力测试中
[问]这个春节过得不平静,“冠状病毒”这东西搞得全世界不安宁.早上醒来,我会急着打开手机关心疫情资讯.持续隔离下的生活、一连串居高不下的感染数字,让人惴惴不安、心神不
期刊
摘 要:就当前的现状来看,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某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影响到了教师整体教学质量,因而在此基础上,教师在实践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应着重提高对此问题的重视程度,即注重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继而引导其在此环境下全身心的投入到其中,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本文从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意义分析入手,并详细阐述了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对策,旨在其能推动当前小学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  关键词:小学科
摘 要:兴趣是学生学习探究的动力源泉,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会赋予极大的学习热情。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究兴趣,激发出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全神贯注地投入学习,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本文结合我多年的的教学实践,介绍了在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几点做法,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法  新课程改革明确了学生是教学的主
摘 要:思维能力是我们人类大脑通过对客观事物的分析、理解、判断,概括出理性的认知并达到某种预期目的的能力。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初中语文教师需要在语文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为切入点,分析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重要性,切实提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相关方法。  关键词:初中语文;思维能力;重要性;如何培养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外贸出口份额越来越高,我国在世界经济活动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英语是全球最通用的语言,中国经济发展与高素质英语人才短缺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英语教学已经取得较大的成果,但传统英语教学模式不能提升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尤其是基础英语教学,教师难以客观评价学生的掌握程度,导致实际教学脱离学生。本文将深入研究形成性评价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分析形成性评价中的问题,
摘 要: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在英语教学学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