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记忆与道德生活的连续性

来源 :云梦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rr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道德记忆虽然在以往伦理学理论体系中不是一个显性范畴,但在人类的道德生活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是人类道德生活连续性的承载者,它保证了作为主体的集体和个体在道德反应上始终具有连续性.从集体向度上看,道德记忆保证了共同体中道德传统的生命力;从个体向度上看,道德记忆为个体的道德认知向道德行为转化提供了动力.可以说,对道德现象的记忆与回溯,使得人类始终过着一种合理的道德生活.当然,作为新概念,道德记忆能否被证成,还需要继续深入研究.
其他文献
将宗教世界归结为“世俗基础”,只强调是人创造了宗教是不够的.与其说是人创造了宗教,不如说是特定的国家、特定的社会创造了宗教.费尔巴哈看到的“世俗基础”是直观的、非历史性的;新唯物主义看到的“世俗基础”是具有历史性的“世俗基础”,是人的实践活动的产物.宗教问题不是宗教本身的问题,观念世界问题不是观念世界本身的问题,不在世俗基础、现实世界找到原因,开好药方,注定无法真正看到宗教世界、观念世界问题的真谛.现实世界的改变,不是能够通过提出某种新的范畴、新的理想就能改变的.纯粹观念世界的逻辑无法真正地改变世界,最多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思想中最核心、最重要的部分是他的“有机知识分子”思想.葛兰西通过区分传统知识分子与有机知识分子的差异,明确了有机知识分子的概念及其职能.葛兰西有机知识分子思想在学术史上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它既推动了当时无产阶级文化宣传、团结了市民阶层,同时也有利于充分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其思想不仅对霍克海默、萨义德等西方学者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且对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赋予知识分子伟大的历史使命、加强我国知识分子群体的建设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深远意义.
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时代的主要组织形式,平台经济的快速发展既推动了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也带来了压制创新、损害社会福利、破坏竞争秩序等负面影响.为此,特提出相应的监管思路:加强政府监管,塑造良好“政府市场”关系;坚持创新导向,激活平台经济创新活力;加强数据监管,促进数据资源有序流通;加强经济学分析,不断完善反垄断执法体系;借鉴国外经验,推动监管体系不断完善.
中华文明从古至今的发展与渐进,从历史到现实,彰显了中华文明的世界文明意义.无论是按照历史发展的轨迹,还是按照人类文明推演的足迹,中华文明都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一颗璀璨的、宝贵的明珠.在古代史中,中华文明就体现出了其先进性和创新性;经历了近代创造性转化之后,其智慧性和革新性进一步得到体现;面对世界大发展和大变革,中华文明又再一次体现出它的时代性和兼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