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的金钥匙——浅谈小学生数学语言的培养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_ru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学习活动基本上是数学思维活动,而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工具,所以掌握数学语言是顺利地、有成效地进行数学学习活动的重要基础之一。现代心理学、教育学认为,语言的准确性体现着思维的周密性;语言的连贯性体现着思维的逻辑性;语言的多样性体现着思维的丰富性。我们应当把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和数学知识的学习紧密地结合起来,将它看成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才能更好地锻炼学生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和准确性。在日常教学中,每位老师都时常会遇到类似以下的情况:课堂上有很大一部分学生不愿主动回答问题,成了光听不说的“哑巴”,即
其他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还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而,小学语文课应该重视学生的主体角色,给予学生足够的表现机会,使学生拥有自主学习的能力。
这学期公开课教学我选的课题是植树问题例1(两端都栽的情况,本节课只研究两端都栽的情况),本节课的教学要求之一是引导学生探索发现植树问题规律,并应用规律来解决实际问题。为了上好这节课我先进行了试教。  第一次教学  1.由植树节活动导入新课  2.例1:同学们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栽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都要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学生读题、审题,理解题意。教师引导学生着重理解了“间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