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鹿胃肠炎的防治

来源 :农村百事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6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胃肠炎是圈养梅花鹿常发的一种疾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在梅雨季节环境潮湿闷热时比较多发。在鹿只组群随意、饲养管理不善、饲料单一、缺乏青饲料、饮喂不规律、环境卫生状况较差的鹿场,本病常常是鹿群发展的最大障碍。幼鹿,尤其哺乳仔鹿和断乳仔鹿,往往大量发病,并且死亡率很高。
  一、发病原因
  从生产实践看,鹿的胃肠炎大多由于吃入发霉变质、酸度过大、品质不良的饲料,冰冻或混杂泥土等不洁的饲料,具有刺激性或难于消化的饲料,有毒的植物或有刺激性的药品,以及饮水不卫生等而引起。此外,本病也常见于前胃弛缓、瘤胃积食、瘤胃鼓胀、出血性败血症、大肠杆菌病、副伤寒、副结核、坏死杆菌病及某些寄生虫病等疾病过程中。
  二、临床症状
  鹿发生胃肠炎大多发病较急、病程较短,急性者2~3天,慢性者不过1周。病鹿发现过晚或治疗不及时,往往死亡。患鹿被毛逆乱,精神不振或沉郁,体温往往升至40℃以上,食欲减退或废绝,反刍减少或停止,口腔干燥或无明显变化,鼻镜干燥,可视黏膜充血潮红,有的微黄染或发绀。患鹿发病初期,胃肠蠕动音活泼,排出的粪球干小、色泽暗褐而较硬,往往呈串珠状或团块状,表面附有较多黏液。随着病情进展,患鹿肠音变弱以至衰沉,排出的粪便气味异臭,除了附有黏液外,还有血液、伪膜和坏死组织。患鹿病至后期,毛焦膁吊,腹部卷缩,精神委顿,垂头耷耳,全身乏力,食欲废绝。有的饮欲增强,遇水频繁暴饮,有的饮水减少或拒绝饮水。病鹿眼球凹陷、皮肤干燥,常常因疼痛刺激而不断顾视腹部或舌舐腹毛。触诊病鹿腹部,疼痛敏感。听诊时,闻其胃肠蠕动音沉衰或停止。病鹿表现里急后重,常常弓腰、举尾或努责。其肛门松弛,排粪失禁,粪便稀薄而呈褐色,常将臀后部和两飞节沾污。患鹿濒死期,体温多降至常温以下,两耳和四肢末梢逆冷,全身震颤或发生昏迷而死亡。
  三、病理变化
  胃肠炎乃胃肠黏膜及黏膜下层组织的重度炎症。通常,梅花鹿发生原发性胃肠炎时,其瘤胃、网胃和瓣胃大多无明显变化,主要见其真胃和肠管大部分黏膜充血,有点状及斑状出血,肠道内有大量灰白色黏液和灰黄色纤维素性伪膜,肠内容物气味异臭。严重的病鹿,肠黏膜上出现许多溃疡和坏死性病灶,坏死组织非常脆弱,触之即碎。非传染性及非中毒性胃肠炎之患鹿,心脏、肝脏、脾脏和肾脏等器官常无明显变化,偶尔在其浆膜上出现充血性或少量点状出血性变化。中毒性、传染性、并发性或继发性胃肠炎患鹿,病理变化比较复杂,除了胃肠有明显病变外,其他脏器也有相应的病理变化。
  四、疾病诊断
  通常,根据鹿只饲养管理状况、投喂的饲料和病鹿的症状(发病急、排粪干燥而附有黏液或拉稀、腹痛等)即可做出诊断。对于由病原微生物或寄生虫所引起的胃肠炎,有条件时可借助实验室检验或动物接种来确诊。
  五、治疗方法
  首先,查明病鹿的发病原因,将其隔离,实行单独圈养,精心护理。饥饿1~2天,其间供给充足的1%温盐水饮用,以后投饲柔嫩的青绿饲料。对于排粪干燥而异臭者,以及因食入变质饲料或毒物而发病者,可服用泻剂(硫酸钠100~200克、鱼石脂10~15克、酒精50~100毫升、温水2000~4000毫升),清除胃肠内容物,防腐制酵。为了保护胃肠黏膜,减少或阻止毒物吸收,可投服黏浆性保护剂,如稀面糊或小米粥等。对因微生物感染而发病者,需应用庆大霉素、氟甲砜霉素、氟喹诺酮类药物或抗消化道病毒类药物等治疗。对因寄生虫侵袭而发病者,宜有针对性地选用驱虫药驱虫。为了防止病鹿脱水、酸中毒,可对腹泻而粪便无异臭者,采用木炭末或次硝酸铋等收敛止泻,并尽早输液以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维持体液酸碱平衡。此外,还要进行对症治疗:在病鹿体温升高时,可用退热药降低体温;对胃肠出血者,可用止血敏安络血或维生素 K3等止血;对冬季发生冷痢而体质衰弱者,可用 10%安钠咖、ATP、COA 和 50%葡萄糖以强心补能,尽力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
  六、预防措施
  在生产中,主要应加强鹿群饲养管理,尽量避免或减少各种应激因素刺激;不用发霉变质、冰冻或混有泥土的饲料喂鹿。对容易继发胃肠炎的传染性或非传染性因素所致的原发病,要及时治疗,积极预防本病发生。要经常保持饲料、饮水和环境的清洁卫生,定期消毒圈舍和饮喂用具。要根据当地动物疫病流行情况,适时开展预防注射和驱虫工作。
其他文献
除草剂的使用效果与天气有较大关系。有些农民朋友反映有时使用除草剂的效果不,甚理想,可能与不利天气有关。提高除草剂使用效果,要注意在有利天气使用,防止不利天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应当改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以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这就需要小学数学教师认真地探究与研究小学数学课本内容与学生的学习特点,并实施行之有效
“晋小豆6号”于2013年通过了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  该品种全生育期122天,株高78厘米,主茎分枝4个,主茎节数18节,单株成荚32个,荚长9.4厘米,叶圆形、绿色,花黄色,荚白色、直形,荚粒数8粒,籽粒圆柱形,种皮浅红色,脐白色,百粒重19克,中粒饱满。株型直立,结荚集中,抗逆性强,适应性广,丰产性好。该品种品质优良,淀粉含量高、蛋白质含量中等、脂肪含量低,是理想的保健食品。20
一、栽种1.场地准备铁皮石斛以保护地栽培为宜,可使用玻璃温室或大棚等设施,配备遮阳网、农膜、喷雾和灌溉设备。栽培设施搭建前先深翻土壤,暴晒,表面撒生石灰消毒。
摘 要: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学生日常学习和发展的需要,更无法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但随着信息技术引入教学课堂中,语文教学也随之充满了无限的活力。信息技术的正确应用能够为课堂教学提供很多的新的教学思路,并且还能够拓展课程教学的空间,为语文教学提供极大的便利。主要探讨在当前现代信息技术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如何才能够科学的将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融合在一起。  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