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施工方案是指工、料、机等生产要素的有效结合方式。施工组织设计的质量和施工任务完成的好坏主要是看施工方案的优劣。公路是交通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为了给我国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交通环境,应该对公路施工技术方案及施工质量的管理进行深入系统地研究。
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方案;质量管理
公路基础设施指的是一个系统,包括路基、路面、桥隧涵构造物、沿线设施等,公路的质量和使用性能的优劣是由它们来决定的。而施工技术方案是衡量项目质量好坏的重要一环,对预期的施工目标起保障作用。否则,就会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和经济效益。提出施工方案的同时,也要提出相应的技术措施,以保证方案完全符合技术规范要求。随着基础建设的快速发展,我国公路工程质量必将逐步走上规范的轨道,广泛使用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工程质量管理水平会有极大地提高。
一、完善施工技术管理制度
技术管理是实现项目控制目标所采取的必要手段,指企业对生产技术工作进行的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活动的总称。一定要把技术管理的必要性、具体活动的可操作性完整地结合起来,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技术部门要准确地传达国家有关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上级有关规定、指示,并组织编制企业管理制度,同时协调解决出现在生产中的问题,加强对生产性指标完成情况的考核;要加强对外技术交流,收集“四新”技术信息,以便于领导参考决策。要建立以技术负责人为首的,实行技术业务的统一领导和分级管理系统,并根据需要设立各级技术管理职能机构和工作人员,逐级建立责任制。此外,还要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对整个企业的技术管理工作进行科学地组织,使之具有明确的目标、具体的内容以及严格的制度,增强了技术活动的可操作性和可检查性。
对于施工方来说,应首先建立技术管理的标准体系。技术标准化的主要内容是技术标准和规范,它不仅是组织现代化施工的重要保证,是组织施工、检验评定材料的技术性能的依据,同时也是检查和评定工程质量的标准。在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必须熟悉和掌握相关标准和规程,要加强技术监督和检查,把技术标准和规范具体化。还应该建立以下管理制度:图纸会审制度、图纸设计变更技术核定制度;材料的验收制度;技术交底制度;工程验收制度等。以技术负责人为主,全员参与,建立施工日记和施工记录制度,按单位工程分别记录。通过技术交底,可以使技术人员明确自己所担负的工程任务的特点、技术要求、施工工艺。给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购进原材料、配件的时候,层层质量控制,必须使用能提供合格证明文件施工的原料。要配备专职试验人员,做好材料的检验工作,并严格按照国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提供出准确可靠的数据,确保试验、检验工作的质量。而对于隐蔽工程,在每一工序开工前,都应该由技术员通知监理工程师进行检查、验收,最后确认。此外,还要建立技术档案。不仅如此,施工单位在竣工验收时,还应提交完整的原始记录、试验数据、分项工程、自检数据等相关资料,并进行整理分析。主要包含的内容有:1.材料 、半成品的质量检验结果;2.各项质量控制指标的试验记录;3.质量检验汇总表;4.地基处理和隐蔽工程施工记录;5.材料配比的试验数据;6.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非正常情况记录等。
二、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公路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及其控制是一个动态控制的过程。
(一)首先要明确质量控制的目标,然后制定出质量规划,并且在实施过程中还要不断地对控制对象进行检查,纠偏。
(二)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主要包括对影响工程质量的各种因素进行全面的控制,具体来说主要包括:1.对施工人员的控制;2.对建筑材料的控制;3.对施工及生产机械的控制;4.对施工方法的控制;5.对施工环境的控制等5个方面。
(三)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工作一定要是在项目监理总工程师的领导下、由现场监理工程师或质量控制工程师严格按照规定,具体实行的。由于各项质量检查表中的数据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信息,所以质量检查人员一定要认真细致地检查工程质量,并准确完整地填写质量检查表。
(四)公路项目质量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以最低的成本,按照施工方案规划规定的工期、定额规定的人力、物力、设备的消耗,进而达到满意的成果。也就是说,工程项目不仅应该强调工程质量,同时也要强调工程成本、工期和消耗。因此,公路项目质量管理的目的就是在规定的工期内,尽可能花最少的钱,完成规定数量工程量和质量优良的工程。
公路项目质量管理的任务,实际上就是要求参与施工的全体人员必须认真地执行国家颁布的技术规范和质量评定标准,并采取积极的措施,同时贯彻以预防为主的方针,把质量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从而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因此,正确且完备的施工方案对于工程项目中施工质量管理来说是具有指导性的,也是工程项目中施工质量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 全国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用书编写委员会,《公路工程管理实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年.
[2] 王书斌、杜群乐,《公路路基施工要点与质量控制》,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年.
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方案;质量管理
公路基础设施指的是一个系统,包括路基、路面、桥隧涵构造物、沿线设施等,公路的质量和使用性能的优劣是由它们来决定的。而施工技术方案是衡量项目质量好坏的重要一环,对预期的施工目标起保障作用。否则,就会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和经济效益。提出施工方案的同时,也要提出相应的技术措施,以保证方案完全符合技术规范要求。随着基础建设的快速发展,我国公路工程质量必将逐步走上规范的轨道,广泛使用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工程质量管理水平会有极大地提高。
一、完善施工技术管理制度
技术管理是实现项目控制目标所采取的必要手段,指企业对生产技术工作进行的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活动的总称。一定要把技术管理的必要性、具体活动的可操作性完整地结合起来,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技术部门要准确地传达国家有关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上级有关规定、指示,并组织编制企业管理制度,同时协调解决出现在生产中的问题,加强对生产性指标完成情况的考核;要加强对外技术交流,收集“四新”技术信息,以便于领导参考决策。要建立以技术负责人为首的,实行技术业务的统一领导和分级管理系统,并根据需要设立各级技术管理职能机构和工作人员,逐级建立责任制。此外,还要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对整个企业的技术管理工作进行科学地组织,使之具有明确的目标、具体的内容以及严格的制度,增强了技术活动的可操作性和可检查性。
对于施工方来说,应首先建立技术管理的标准体系。技术标准化的主要内容是技术标准和规范,它不仅是组织现代化施工的重要保证,是组织施工、检验评定材料的技术性能的依据,同时也是检查和评定工程质量的标准。在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必须熟悉和掌握相关标准和规程,要加强技术监督和检查,把技术标准和规范具体化。还应该建立以下管理制度:图纸会审制度、图纸设计变更技术核定制度;材料的验收制度;技术交底制度;工程验收制度等。以技术负责人为主,全员参与,建立施工日记和施工记录制度,按单位工程分别记录。通过技术交底,可以使技术人员明确自己所担负的工程任务的特点、技术要求、施工工艺。给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购进原材料、配件的时候,层层质量控制,必须使用能提供合格证明文件施工的原料。要配备专职试验人员,做好材料的检验工作,并严格按照国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提供出准确可靠的数据,确保试验、检验工作的质量。而对于隐蔽工程,在每一工序开工前,都应该由技术员通知监理工程师进行检查、验收,最后确认。此外,还要建立技术档案。不仅如此,施工单位在竣工验收时,还应提交完整的原始记录、试验数据、分项工程、自检数据等相关资料,并进行整理分析。主要包含的内容有:1.材料 、半成品的质量检验结果;2.各项质量控制指标的试验记录;3.质量检验汇总表;4.地基处理和隐蔽工程施工记录;5.材料配比的试验数据;6.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非正常情况记录等。
二、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公路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及其控制是一个动态控制的过程。
(一)首先要明确质量控制的目标,然后制定出质量规划,并且在实施过程中还要不断地对控制对象进行检查,纠偏。
(二)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主要包括对影响工程质量的各种因素进行全面的控制,具体来说主要包括:1.对施工人员的控制;2.对建筑材料的控制;3.对施工及生产机械的控制;4.对施工方法的控制;5.对施工环境的控制等5个方面。
(三)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工作一定要是在项目监理总工程师的领导下、由现场监理工程师或质量控制工程师严格按照规定,具体实行的。由于各项质量检查表中的数据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信息,所以质量检查人员一定要认真细致地检查工程质量,并准确完整地填写质量检查表。
(四)公路项目质量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以最低的成本,按照施工方案规划规定的工期、定额规定的人力、物力、设备的消耗,进而达到满意的成果。也就是说,工程项目不仅应该强调工程质量,同时也要强调工程成本、工期和消耗。因此,公路项目质量管理的目的就是在规定的工期内,尽可能花最少的钱,完成规定数量工程量和质量优良的工程。
公路项目质量管理的任务,实际上就是要求参与施工的全体人员必须认真地执行国家颁布的技术规范和质量评定标准,并采取积极的措施,同时贯彻以预防为主的方针,把质量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从而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因此,正确且完备的施工方案对于工程项目中施工质量管理来说是具有指导性的,也是工程项目中施工质量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 全国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用书编写委员会,《公路工程管理实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年.
[2] 王书斌、杜群乐,《公路路基施工要点与质量控制》,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