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气候条件下绿色建筑研究的开拓者——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群

来源 :中国勘察设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群,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学科带头人、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中组部“西部之光”学者,中国建筑学会资深会员,日本建筑学会会员。长期致力于极端地域气候条件下动态建筑设计方法、高性能建筑设计与建筑环境品质提升、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累计主持完成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1项,主持在研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参编国家标准1项、主编参编专著7部,获批专利5件,完成重要工程设计10余项。
其他文献
南侨机工档案文献是珍贵的世界记忆遗产,其档案资源体系化建设,可完整构建南侨机工抗战记忆,更好地抢救与发掘这一珍贵抗战档案文献遗产。文章阐述南侨机工档案资源体系化建
三千多年前,一群人从西北来到今天的北京,在这片土地上建立了燕政权。时过境迁,他们的艰辛早已淹没在历史长河中。但考古档案却唤醒了那段尘封的记忆,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小人物
中外医学交流的历史源远流长,交流方式多样,到晚清时期,这种交流又增加了一种新的形式——国际医学会议。从1881年第一次参加会议开始,晚清时期与中国产生关联的国际医学会议有58次[1]之多,占了晚清各类国际会议总数的四分之一以上,可谓大宗。这些会议除了1911年初在沈阳举行的万国鼠疫研究会之外,其他各次均由欧美国家主办,因此,会议资料的翻译是参会过程的重要环节,会议名称更是需要首先被译为中文,以便在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蔡奇在北京市档案馆创办的《档案参阅》第二期上批示:“档案参阅办得好”。《档案参阅》(半月刊)由北京市档案馆依托丰富的馆藏资源创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