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目标贯通的散文教学:《老王》教学设计

来源 :教育·教学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e4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例主题与观察要点】
  本课教学践行“师之蕴:目标贯通的学习课堂”的教学主张。
  建议从以下要点观察课堂:1.课时目标的具体化;2.学习环节的对应性;3.自主学习的有效性。
  【文本解读与学情分析】
  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四篇课文都是关于“小人物”的故事。这些人物虽然平凡,但身上常闪现着优秀品格的光辉。杨绛的散文《老王》便是选录其中的一篇。
  依照“师之蕴”工作室总结提炼的“解读文本内涵三层次法”进行分析。散文第一层为显性内容:刻画了一个生活在城市底层的穷苦卑微却老实厚道的三轮车夫形象,流露了作者对不幸者的同情和尊重。第二层次为隐性意脉:作者对老王的态度从俯视到一定程度的敬意,再到平视,直至仰视。第三层次为深邃主旨:文中几乎没有直接抒写感情的句子,但比抒情更为深沉,引领读者更为深邃的思考——谁的精神更高贵?谁的人性更光辉?
  七年级学生接触过的散文大多直抒胸臆,情感的表达比较显性,面对杨绛冷峻的描述、深沉的思索,需要借助时代背景及作者经历,与其他作家风格的比较,方能深入理解作者的情感与思索。
  【课时目标与课堂环节】
  单元目标:
  1.了解不同叙事文体的基本特征,把握文章重点,提高把握文章结构层次的能力。
  2.关注细节描写及前后内容的联系,揣摩人物心理,把握人物形象的特点,体会平凡人物身上闪光的品格。
  3.结合文体特点和作者的叙事风格,加深对作者情感态度的理解和对文本意蕴的体悟。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了解散文的不同类型及其特点。(教学重点,落实单元目标1)
  2.关注文中的细节描写,揣摩人物心理,把握人物形象特点,体会老王身上闪光的品格。(教学重点,落实单元目标2)
  【课堂环节】
  一、联系旧知,过渡新学,引出“老王”
  伟大的人物值得我们敬仰和崇拜,可我们身边更多的是普通人。悉心体会,平凡人身上也闪耀着可贵的品质。叙事散文《老王》就讲述了这样一位平凡如尘埃的人物。
  说明:联系旧知,引入新课,呼应课时目标1。
  二、听读课文,研读细节,品读“老王”
  1.师范读课文,生梳理文章要点,完成《老王个人基本情况调查表》。
  说明:通过梳理人物基本情况,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细节,走进文章主人公的世界,落实课时目标2。
  2.交流表格内容,说说对老王生活状况的感受。
  说明:明确老王的生活困境,感受其低微到尘埃的平凡,落实课时目标2。
  3.概括“我”与老王交往的几件事,从中能看到老王怎样的品质?
  说明:通过细节描写感受老王身上闪光的品质,落实课时目标2。
  4.散文有不同类型,阅读知识卡片:《散文》,圈画不同散文类型的特点,用学习过的课文举例谈谈理解。
  说明:学懂本文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相关文体知识,落实课时目标1,并为课时目标4做理论准备。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3.梳理作者对老王的态度,感受其对老王的态度由同情、怜悯,到敬佩仰视的变化过程。(教学重点,落实单元目标2)
  4.对比感受作者散文风格,理解文章表达的深邃主旨。(教学难点,落实单元目标3)
  【课堂环节】
  三、作者视角,再研课文,深读“老王”
  1.在与老王的交往中,作者对他的态度有何变化,作者身上有哪些可贵精神?
  说明:改变视角,明晰作者情感变化,梳理意脉,落实课时目标3。
  2.对比散文《春》和《阿长与〈山海经〉》的结尾,说说杨绛散文风格有何特点?这种风格对表达文章主旨有什么作用?
  说明:对比理解杨绛散文风格,领会文章深邃主旨,落实课时目标4。
  3.如果我们来到老王的墓前,你会献上怎样的墓志铭?
  说明:多元巩固课堂学习,引导学生内化文章主旨,练习直接抒情和议论的表达能力。落实课时目标4。
  四、拓展迁移,读写结合,发现“老王”
  杨降曾说“唯有身处卑微的人,最有机缘看到事态人情的真相。”平凡人身上同样闪耀着可贵的人性光芒。请以《我身边的“老王”》为题,写一篇文章。
  说明:读写结合,锤炼学生课上学习和课下生活的链接迁移能力,落实课时目标4。
  【研修体会与课例观点】
  依托文体风格,探索散文教学《老王》说课报告
  《老王》是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叙事散文。文章彰显了杨绛“一切在情在理,一切平易自然,而韵味尽在其中矣”的散文风格。
  一、抽丝剥茧,读析文本
  课文通过作者和老王交往过程中的几个片段,刻画了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穷苦卑微却老实厚道的三轮车夫形象,流露了作者对不幸者的同情和尊重。
  作者先是对老王以俯视姿态,给予同情、怜悯和宽容;接着转为一定程度上的敬意;而后感受到其在精神上更加可敬,上升到平视姿態;最后醒悟到老王临终馈赠饱含的淳朴情意而感到“愧怍”,在精神上形成仰视的姿态。
  全文基本都是叙述描写,这是一种不抒情的抒情,但比抒情更深沉。结尾戛然而止,用留白启发读者反观自身的人性善恶、道德尊卑。
  二、立足学情,贯通目标
  七年级学生学习过《春》《散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名家经典散文,但杨绛的写作风格迥然不同,本文冷峻的描述,深沉的思索,需要借助时代背景和作者经历并与学过的散文进行风格比较,方能真正理解作者的情感与思想。因此,教学内容和目标的确定,要关注旧知的延续和深化,补充文体知识,并借助文本风格对比,助推学生对内容的深入理解。
  教学目标从三个维度形成对应和贯通。
  一是课时目标之间一脉贯通。从认知文体知识,到把握人物性格,再到梳理作者情感脉络,最终到隐藏在写作风格下的深邃主旨,循序渐进地向文本更深处漫溯。
  二是教学环节与课时目标对应。每个教学环节均能对应四个课时目标的其中之一,成为课时目标的落脚点。
  三是课时目标与单元目标对应。四个课时目标对本单元的目标均有关照,是单元教学目标在本课的落脚点。
  三、聚焦人物,双线推进
  课堂通过梳理老王的基本情况、交流对老王状况的感受、概括老王的品质三个环节对主人公老王的形象进行分析,完成课文显性内容学习。继而从作者的视角,梳理其态度变化,将隐性意脉逐步明晰,完成对课文内容第二层次的学习。
  如上所述,课堂以作者描述的几个事件为载体,双线推动老王和作者两个人物在这个载体中所表现出的内在情感和品质,完成写人叙事散文主要内容的学习。
  四、对比阅读,循风觅旨
  课堂通过本文与《春》和《阿长与〈山海经〉》的对比,明确作者喜平实叙述描写、不喜直接抒情议论的写作风格。
  对比阅读方法的运用,更能引导学生感受杨绛散文的风格:不用美化的、诗意的语言抒发对所写人物的赞美之情,而是将深沉的情感融入到平实的描述中,尤其是结尾的戛然而止,留下空白让读者品悟超越文中人物之外的深邃主旨。
  五、读写结合,迁移应用
  在课内阅读教学基础上迁移应用,打通写作教学。这种“读写结合法”以读促写,以写促读,双向促进,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和写作能力。
  为老王写墓志铭并以《寻找身边的“老王”》为题进行写作练习,这两个环节一个关照应用文的写作,一个关照记叙文写作。有课堂内对课文的研习做基础,学生有话可说,有人可“寻”,有事可写,有情可抒。
  课堂上对名家经典的精讲细品,使学生领会其中的方法,在选材、结构、语言等方面获得全方位的写作范式,学生可化用迁移其中的方法完成自己的写作;同时,以课文为范式进行写作时,必然伴随着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反刍,从而巩固和深化课堂所学,可谓一举兼得。
其他文献
统编教材将口语交际作为一个单独模块进行编排,每个年级都建构了清晰的目标体系,突出“交际”功能,重视学生交际能力与交际习惯的养成。而戏剧教学法(DRAMA IN EDUCATION)在创设语境方面拥有绝佳的优势,能为学生的语言表达提供多样机会,让学生在实际的情境中,在参与体验的过程中发展语言。如何立足统编教材,运用恰当有效的方法将教育戏剧融入语文课程,上好口语交际课呢?下面,以《小兔运南瓜》(统编版
“悍马”越野车虽好,缺点也不少。  早在海湾战争中,“悍马”的缺点就已经暴露无遗。几次局部冲突之后,“悍马”就变得千疮百孔,就连步枪子彈都能轻易将其射穿。看来,抗打击能力很成问题啊!而且,“悍马”的真实越野性能也没有看上去那么强,不是被击中抛锚就是陷在泥潭里……所以,“悍马”必须换!
何为“晓活动”?在晓黑板APP的“发布消息”里面有一个功能项叫“活动”。教师可以发布日常语文学习活动,而学生可以基于不同的学习活动发布视频、音频、图片等学习成果。因此笔者称其为“晓活动”。  为了树立真实生活的教育观,回归学生视角,也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笔者借助“晓黑板”平台的“晓活动”功能,设计每周末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查询、整理、收集、演绎、操作、倾吐等新颖、生动的学习方
国家“指南针计划”青少年基地是由国家文物局与上海市人民政府于2012年2月16日签约建立,由虹口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承担运营。课程体现文化育人的核心,也是“指南针计划”实施的基础。以资源优势和独特视角,挖掘和利用中国古代的发明创造文化遗产,为学生提供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学习经历,对学生进行包括民族文化、科学精神、创新思维、传统技艺、动手能力等诸内容的培育和训练。“指南针计划”能够稳步推进,关键就在于
熊猫没有固定的睡觉地点,一般来说,只要它们困了,就随便找个地方躺下睡觉。  人类百米短跑世界纪录是9秒58。换算一下,每秒大约是10米。这个速度对我來说不算什么。  一只家猫奔跑的速度比人类短跑世界冠军还快。  蝙蝠每天只有4小时不在睡觉。  喜鹊是唯一能从镜子里认出自己的非哺乳类动物。  蜗牛一觉能睡3年。  经过训练的猪会玩电动游戏。  海马是动物界唯一由雄性完成生孩子任务的。  章鱼的血是蓝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指出:“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自己”一词准确地表达了儿童是学习的主体,是主动的学习主体。课标也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从中可以看出,习作是儿童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下面以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习作教学《这样想象真有趣》为例,谈谈想象作文的训练策略。  一、
教育部:儿童入托入学须查验预防接种结果  教育部联合卫生健康委日前印发通知,公布《儿童入托、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办法》,明确现阶段全国所有托育机构、幼儿园和小学均应开展入托、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查验对象为所有新入托、入学、转学、插班儿童。  该办法明确,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管理幼儿园和学校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督促辖区幼儿园和学校完成预防接种证查验相关工作。托育机构、幼儿园和学校在新学年开学前,通知新
穿越“诺福克”
期刊
机器人比我们长得高,跑得快,甚至还可以保护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有这样一群超级机器人,它们久负盛名,家喻户晓,它们就是变形金刚!  宇宙中的“近邻”  在影视作品中,变形金刚的家乡是一颗名为“赛博坦”的金属行星。“赛博坦”围绕距离太阳4光年的半人马座α星运行,大小和土星差不多。如果变形金刚真的存在,那它们很可能是离我们最近的外星人!  变形金刚的来历  1983年,日本一家玩具公司推出了一种可变形成
伟大的友谊  话说,印象派画家除了莫奈、雷诺阿、西斯莱和巴齐耶,还有毕沙罗。  话说当年莫奈到巴黎拜师,最先找的是马奈的老师。这位老师教学生有一手,学生被巴黎美术学院录取的比例很高,简直是一位补习班大神!  很遗憾,为了不影响升学率,这位老师拒绝了莫奈。  没办法,莫奈只好注册了招生条件比较宽松的绥西学校。入学之后,莫奈认识的第一个同学就是毕沙罗。毕沙罗生于距离巴黎约7200千米的维京群岛(哥伦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