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什么有的人能学好数学,而有的人怎么努力都不行?日前,德国马克斯·普朗克人类认知与脑科学研究所的研究表明,人类两成的数学才能来自遗传基因。 研究小组以180个未接受过数学教育的3~6歲学龄前儿童为对象,调查研究遗传基因和数学能力之间的关系。首先,研究人员测量这些孩子右侧大脑顶叶组成部分的灰质体积。该区域与理解数字和算术能力有关。而后,在他们上小学2年级(7~9岁)接受数学考试之后,再次测量灰质体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什么有的人能学好数学,而有的人怎么努力都不行?日前,德国马克斯·普朗克人类认知与脑科学研究所的研究表明,人类两成的数学才能来自遗传基因。
研究小组以180个未接受过数学教育的3~6歲学龄前儿童为对象,调查研究遗传基因和数学能力之间的关系。首先,研究人员测量这些孩子右侧大脑顶叶组成部分的灰质体积。该区域与理解数字和算术能力有关。而后,在他们上小学2年级(7~9岁)接受数学考试之后,再次测量灰质体积。
结果发现,灰质体积越大的孩子,考试成绩越好,并与被称为“ROBO1”类型的遗传基因有直接关系。该基因参与了右顶叶灰质的发育,负责大脑中数值的表达,是使数学头脑发育的遗传基因。ROBO1基因对数学能力和功效的影响和贡献约为20%。
上述研究解释了为什么有的孩子学习数学轻松,而有的很费力的原因。
然而,研究人员表示,尽管一些人有数学天赋,但仅占20%,其余80%是可以靠后天努力获得的,比如儿时玩需要数数的棋盘游戏、买东西时听父母数钱、称量食品等,都是理解数字和培养数学能力的基础。
其他文献
在您心目中,家庭成员谁最重要?是父母、孩子,还是配偶?这似乎不是一个问题,既然是亲人,何必要分出轻重呢?此言差矣。事实上,许多家庭教育问题,根源正是因为没有分出轻重。本期,我们邀请情感问题专家、家庭教育指导师李士荣先生,与家长朋友们一起谈谈这个话题。 父母为尊——这样的排序看似无可厚非,其实有重大隐患 主持人:首先,我们来做一道选择题:假设你家是三代同堂,你的父母、孩子和配偶,请按重要性给他们
我之前赴美国哈佛大学访学,儿子随行,进入了波士顿的一所公立幼儿园。 入学两周后的一天,儿子放学回家特别兴奋地对我说:“妈妈,我今天当LineLeader(队长)了。”说着,还拿出一张很大的海报,上面写着一个大标题“MorningMessage(晨间信息)”。具体内容包括今天是几月几日、星期几,今天的队长是谁,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是什么,等等。“晨间信息”海报每次只发给当天当队长的小朋友,因此儿子特别
问:罗大佑在歌曲《童年》里唱道:总是要等到睡觉前,才知道功课只做了一点点;总是要等到考试以后,才知道该念的书都没有念……昔日美好的旋律,如今让我这个为娘的听来却很惆怅。我女儿就是这样,上学迟到、洗漱拖拉、作业不写……她的拖延症没让我感到美好,只让我感到崩溃!这个“永远不急的大王”,什么时候才能积极行动起来呢? 卢会 答:加拿大的一位大学教授通过实验发现了和拖延密切相关的四因素:自信心不足、讨厌
安全感是婴幼儿的第一心理需要,对其身心发展具有基础性重大意义。宝宝的安全感主要来自父母,遗憾的是,父母的无心之举常常破坏宝宝的安全感,给宝宝的心理造成暗伤。 信口开河留祸患 【案例】被吓坏的雯雯 4岁的雯雯是幼儿园里有名的胆小鬼,只要有小伙伴恶作剧对她说一句“我不喜欢你”,雯雯就会马上大哭起来。如果小伙伴们做游戏忘了叫她,她不是勇敢地要求加入,而是坐到角落里生闷气。 家访时幼儿园老师了解到
有些年轻家长喜欢让孩子用汤勺吃饭,这样不仅宝宝方便,大人也省心。因为孩子用筷子吃饭,一怕不安全,二怕孩子用不好筷子而把饭菜弄得到处都是。其实,家长有所不知,宝宝用筷子夹食物,可以运动其肩膀、上肢、手掌、手指等30多个大小不同的关节、50多条肌肉,不但锻炼了手指的灵活性,还可以促进其大脑的发育。 医学专家曾對幼儿园宝宝进行过细致的观察研究,发现会使用筷子的宝宝大多心灵手巧、思维敏捷。 多大使用筷
雾霾,尾气,燃烧,呼吸道,明确,那么,口罩,在所难免 当雾霾这个恶魔猖獗时,太阳被遮蔽了,天空灰蒙蒙一片,患呼吸道疾病的人多起來了,人们在所难免地戴上了口罩。经过反思,人们积极行动起来,明确整改措施,关闭了重污染的厂矿,淘汰了尾气超标的汽车,不许燃烧秸秆和垃圾……那么,采取这些措施后效果如何呢?空气清新了,太阳公公又探出头来,重新向人们露出了笑脸。 (指导老师:万坤山)
“我感觉特别委屈!我辛辛苦苦地为大家服务,他们怎么不领情呢?我追求完美,做事精益求精,老师都表扬我了,为什么同学们不买账……” “我要求严格有什么错?”合唱指挥却被轰下台 小陶出身音乐世家,爷爷是作曲家,爸爸是珠海市颇有名气的指挥家,姥爷和妈妈则是小提琴演奏家。小陶从3岁开始接受音乐启蒙,5岁就可以用小提琴演奏《梁祝》。现在,小陶上高一,是学校管弦乐队的首席小提琴手,她的理想是考入中央音乐学院
孩子改姓,父母协商 问:两年前,我与丈夫马某离婚,3岁的儿子随我一起生活。我痛恨前夫,悄悄给儿子改了姓,让他随我姓张。马某知道后,居然拒绝支付抚养费,理由是儿子已不姓他的姓,就不再是他的儿子了,没有理由要求他支付抚养费。请问,作为妈妈,我给儿子改姓犯法吗?马某因儿子改姓而拒付抚养费,有法律依据吗? 张葵英(河北邢台) 答:首先,您未与前夫协商就给孩子改姓不妥。我国《婚姻法》第22条规定:“子
问:我儿子天天在家念叨“我想哥哥了,咱们去找哥哥玩吧”,念叨三天后,终于在小区楼下见到哥哥。没想到,刚玩三分钟,两人就因为玩具打起来了!不见面就想,见面就打,友谊的小船儿说翻就翻。请问,遇到这种情况,我该怎么处理? 答:随着认知水平的发展以及自我意识的不断增强,孩子交往的对象从爸妈、爷奶,慢慢拓展到同龄小伙伴,这是他社会性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此时的孩子渴望友谊,但是不知道怎么建立友谊。 家长可以
我平时很喜欢喝饮料,每天都要喝兩瓶。这天,我感觉牙齿 越来越疼,只好在爸妈的陪伴下去看医生。医生说我有一颗牙坏了,必须拔掉。听到医生的话我瑟瑟发抖,想拒绝治疗,但又怕以后牙更疼,因为人们常说“牙疼不是病,疼起来要人命”,最后只好忍痛拔牙。拔完牙回家吃东西,哎呀,一咀嚼食物就疼得要命,连我平时最爱吃的营养面包都吃不成了,妈妈只好用稀汤代替平时我爱吃的食物。唉!都是饮料惹的祸! (指导老师:李俊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