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巴尔扎克说:“一个人,应该永远渴求美。”那么,一个教师,渴求的应该是怎样的美呢?从王敏身上,就能找到答案。
我与王敏共事多年,从乡村小学到城镇直属学校,从普通教师到学校行政,一路相伴,是朋友,似姐妹。这么多年来,她在教育之路上一直孜孜矻矻、上下求索……
“田野”里的美丽生长
“现在让我选,我还会选择当教师。我天生喜欢做教师,喜欢孩子,喜欢讲台。”王敏说。因为喜欢,工作中总能看到她明媚的笑容;也因为喜欢,她始终怀着一颗真诚谦逊的心。
與她有过很多次研课经历,比如,她的《天鹅的故事》《夹竹桃》《少年王冕》,还有其他教师们执教的公开课、竞赛课。研课过程中,我们两人都坦诚直率,有一说一,有二说二。奇怪的是,很多时候,我们的思考都不谋而合。她对教师们说:“语文课堂应该有思想、有情感、有意蕴、有美感,一定要精益求精。”对自己的课,她更是挑剔得几近苛刻,多次试教,每一次都在完善,每一次都在超越。记得当时,为了给《天鹅的故事》那一堂课配一首合适的背景音乐,她找了很多首曲子,换了一首又一首,听了一遍又一遍,直到满意才告止。
更加可贵的是,她以“田野品质”扎根日常教学,不断地对自己的教学做出严肃的思考。课前独辟蹊径,课后深度反思,站在儿童视角,回归母语之美,直抵语文本质,让每天的课堂成为思想的“田野”。研课同时,她又注意广泛阅读、博采众长,由此获得了普通教师所没有的专业素养和人文视野。
这些年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她始终在不断地磨砺自己,从单薄到深厚,从稚嫩到成熟,从痛苦到成功,最终形成了精致、智慧、大气的教学风格。因而,她也越发自信,越发美丽。
美,来自灵魂的光
为了孩子们的成长,王敏成了语文教育探索之路上一位永不止步的行者。语文学习最重要的是高品质的阅读积累。她大胆地提出以“解构、重组、精简、拓展”等途径优化语文学科课程内容,腾出更多时间进行“母语经典”“整本书阅读”等课程的实施,还和孩子们一起办班报《小荷尖尖》,从入学到毕业,整整6年,近400期,每一期都有她写给学生的寄语。透过那一段段热情洋溢的话语,可以看到一颗无比赤诚的心。
什么才是教育者应有的境界?美学大师宗白华说:“一切美的光来自心灵的源泉。”只有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只有在灵魂深处无限地热爱孩子,一个教师才能真正抵达“美”的境界。
王敏心中,始终装着她的孩子们。“班上学生都是我的孩子。”“孩子犯错,上帝都会原谅。慢慢等待,每一朵花都会绽放。”与王敏接触多了,眼里看到的,满满都是她的爱。一个及时的表扬,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大大的拥抱……学生眼中,她是一位“和蔼可亲、善解人意、催人上进”的“老师妈妈”;家长心中,她是一位耐心负责的“好老师”。
人的成长姿态有多种,“永远渴求美”的姿态永远是最美的。也愿教育的原野上出现更多王敏这样的“好老师”!
我与王敏共事多年,从乡村小学到城镇直属学校,从普通教师到学校行政,一路相伴,是朋友,似姐妹。这么多年来,她在教育之路上一直孜孜矻矻、上下求索……
“田野”里的美丽生长
“现在让我选,我还会选择当教师。我天生喜欢做教师,喜欢孩子,喜欢讲台。”王敏说。因为喜欢,工作中总能看到她明媚的笑容;也因为喜欢,她始终怀着一颗真诚谦逊的心。
與她有过很多次研课经历,比如,她的《天鹅的故事》《夹竹桃》《少年王冕》,还有其他教师们执教的公开课、竞赛课。研课过程中,我们两人都坦诚直率,有一说一,有二说二。奇怪的是,很多时候,我们的思考都不谋而合。她对教师们说:“语文课堂应该有思想、有情感、有意蕴、有美感,一定要精益求精。”对自己的课,她更是挑剔得几近苛刻,多次试教,每一次都在完善,每一次都在超越。记得当时,为了给《天鹅的故事》那一堂课配一首合适的背景音乐,她找了很多首曲子,换了一首又一首,听了一遍又一遍,直到满意才告止。
更加可贵的是,她以“田野品质”扎根日常教学,不断地对自己的教学做出严肃的思考。课前独辟蹊径,课后深度反思,站在儿童视角,回归母语之美,直抵语文本质,让每天的课堂成为思想的“田野”。研课同时,她又注意广泛阅读、博采众长,由此获得了普通教师所没有的专业素养和人文视野。
这些年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她始终在不断地磨砺自己,从单薄到深厚,从稚嫩到成熟,从痛苦到成功,最终形成了精致、智慧、大气的教学风格。因而,她也越发自信,越发美丽。
美,来自灵魂的光
为了孩子们的成长,王敏成了语文教育探索之路上一位永不止步的行者。语文学习最重要的是高品质的阅读积累。她大胆地提出以“解构、重组、精简、拓展”等途径优化语文学科课程内容,腾出更多时间进行“母语经典”“整本书阅读”等课程的实施,还和孩子们一起办班报《小荷尖尖》,从入学到毕业,整整6年,近400期,每一期都有她写给学生的寄语。透过那一段段热情洋溢的话语,可以看到一颗无比赤诚的心。
什么才是教育者应有的境界?美学大师宗白华说:“一切美的光来自心灵的源泉。”只有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只有在灵魂深处无限地热爱孩子,一个教师才能真正抵达“美”的境界。
王敏心中,始终装着她的孩子们。“班上学生都是我的孩子。”“孩子犯错,上帝都会原谅。慢慢等待,每一朵花都会绽放。”与王敏接触多了,眼里看到的,满满都是她的爱。一个及时的表扬,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大大的拥抱……学生眼中,她是一位“和蔼可亲、善解人意、催人上进”的“老师妈妈”;家长心中,她是一位耐心负责的“好老师”。
人的成长姿态有多种,“永远渴求美”的姿态永远是最美的。也愿教育的原野上出现更多王敏这样的“好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