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产业结构调整,推进新型农村建设

来源 :吉林农业·C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vmg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农村经济有效需求较为旺盛,农村市场潜力不断增大。农民收入持续增长,这得益于农业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进一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成为势在必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才能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和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才能适应建设新型农村的要求和挑战,才能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成为了基层乡镇政府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面对新形势、新局面,笔者拟就乡镇政府如何抓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推进新型农村建设谈一些浅显认识,仅作狗尾续貂之论。
  关键词:产业结构调整;新型农村建设;特色农业;产业化
  中图分类号:S-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9-0047-1
  近年来,随着“三农政策”的深入贯彻,各地乡镇一级政府部门坚持把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工作重点来抓,使农村经济得到持续稳定的发展。今后一个时期,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动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努力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努力推进新型农村建设已经成为农村发展的重中之重。
  1 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经济源泉
  产业结构调整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任务,也是扩大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要实现农村产业升级,达到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农村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调整成为关键。
  在整个新农村建设中,因为原有农业经济结构的发展滞后,导致财政对农民急需的水利和道路等小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远远不够。“十五”以后,“三农”政策倾斜,政府对农业投入的绝对量大幅增加,但由于农村经济本身弱点,使投入资金分散,难以形成合力。只有做好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为农村经济发展寻求新的发展渠道,才能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经济支持。
  2 经济结构调整是新型农村建设的发展方向
  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方向在于:加快第一产业调整步伐,向精品农业、观光农业和生态农业等发展;优化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特色乡镇企业;重点发展农村第三产业,加强培训,提高第三产业服务水平。
  2.1 发展特色经济,促进结构调整
  围绕“十一五”总体发展思路,为进一步深化和细化产业发展规划,优化产业布局,发展特色经济成为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苑庄镇政府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上世纪90年代,苑庄镇引导本镇农民发展特色农业——冬暖蔬菜大棚。到目前为止,已发展到相当规模,全镇十多个村庄都有发展,已具有相当大的规模,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其中,前小秦村是典范,全村现有冬暖大棚近300个,年产黄瓜约600万斤,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2.2 造就新型农民,建设新型农村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离不开当地农民、干部的热情参与和积极支持。造就新型农民,才能为新型农村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目前,我国农民素质有了很大提高,但是在技术水平上还有很大差距。做好相应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应做好以下几点:首先,教育先行。与城市教育发展相比,农村教育相对滞后,农村文体活动相对缺乏,这主要源于农村教育资源的贫乏,所以加大农村教育资源投入力度,做好城市剩余教育资源的转移,是当前改善农村教育现状的关键。有了好的教育环境,才能形成好的教育风貌,也才能为新一代农民的成长营造优越的环境;其次,做好农民职业、技术培训。有一技之长,是当代农民生存的基本。作为乡镇领导干部,应采取措施,做好相应工作。如上文提到的苑庄镇发展蔬菜大棚的实例,政府为了有力推动产业调整,先在技术传授上下功夫,从寿光请来专家,专门手把手教给大棚户技术,解除了后顾之忧;最后,转移就业培训。针对当前农民工外出打工现象,政府加大法律、城市生活常识、各种实用技能等就业培训力度,使外出打工的农民能很好地生活,能增加收入。
  3 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是建设新农村的必由之路
  农业产业化发展,是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机制保证。原有小规模分散生产,效率低下,牵制了太多的劳动力,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通过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培植新型市场主体,对调整优化农业农村经济结构非常重要。
  有了正确引导、规范运作,农业产业结构会很好改善,实现农业组织化,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为下一步的新农村建设顺利进行打下坚实基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重大改革,十一五规划的这5年时间,将决定新农村建设是否有效,我们必须在政府的主导下,充分发挥农民的自主性,做好产业调整,使农民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推动者、实施者和最终受益者。
  总之,二十一世纪,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加速推进,小康社会全面建設,对农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的农业经济结构能否顺利调整,将直接决定国民经济发展速度。我们必须打破传统的农业经济结构,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培植特色产业,以大胆构筑、开拓创新的勇气胆识,大力推进农业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才能有效参与国内外农产品市场的竞争,获取较高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李红伟,单士睿.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机经营模式[J].农机化研究,2010,(06).
  [2] 张明勤.浅谈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J]中国外资,
  2011,(04).
  [3] 高翔,孙健.浅析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与江苏省农机化发展[J].中国农机化,2004,(02).
  [4] 康尚杰.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提高湖北农业整体效益[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
  
  作者简介:张艳霞(1977-),女,就职于山东省汶上县苑庄镇人民政府。
其他文献
文章着重从产业发展阶段、产业组织特征、产业布局、产业管理等方面对聊城市休闲农业产业特征进行分析。
在初三化学教学中,有不少教师企图通过赶进度、多做题、做难题来提高教学质量。尽管他们起早贪黑,废寝忘食,但结果却事与愿违,事倍功半。究其原因,就在于他们并不懂得教学中的辩证
当前,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探索、建立生态农村发展模式,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可以说,生态文明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生态农村建设则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
目的:观察齐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190例分为两组。治疗组118例主穴取L4~L5华佗夹脊穴、气海俞、关元俞、大肠俞、环跳、秩边、殷门、阳陵泉,每次取4~5穴,配穴为
为适应教育改革的步伐,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教育健康、和谐发展,优质高效的课堂效益就显得尤为重要。从教学工作的实践和体会,我感觉到,要提高学习效益,就应当积极采取
<正>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简称AR)又称过敏性鼻炎,是鼻腔黏膜的变态性疾病,可引起多种并发症[1]。临床以鼻塞、鼻痒、阵发性喷嚏、清水样鼻涕等为主要特征。据统计,
黑木耳以其独特的营养价值、特殊的药用功效,已经被人们所接受,成为人们餐桌上的日常佳肴。黑木耳栽培生产遍布我国的20几个省区市,木段生产黑木耳由于木材原料的减少和昂贵的价
我教两个班语文课,每班作文都收上来,往面前一摆.我常觉得。它们像两座大山。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每天坐在书桌前。不停地改、改、改。改得头昏眼花,结果却让人十分寒心——我辛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