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来源 :新校园·理论(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vpml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是社会发展的需要。面对新世纪的挑战,适应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形势,自主学习能力成为一个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一书中所讲的:“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可见,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21世纪人类生存的基本能力。
  现行的教学改革要求改变单纯接受式学习,讲究从“一刀切”教学向关注个体差异的教学转变,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因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十分重要。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可以从情感、课内及课外三方面入手:
  一、情感方面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投入,在教学中尽力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在学生学习困难时给予帮助,成功时给予赞扬;正确对待学生的个体差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发表见解的机会;评价学生时做到不褒此贬彼。
  2.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主要途径有两个:其一,营造课堂氛围。通过教师营造课堂氛围,激发学生质疑,产生悬念;或在问题中融入一些趣味,激发学生发现问题的欲望与兴趣。其二,创设问题情境。通过模拟一个问题的发现过程,借助类比联想等方法,使学生置身于发现问题的情境中,进入发现者的角色。
  二、课内方面
  1.开始阶段。这个极端最关健的一环就是传授学生学习方法,并使他们对自己的学习方法具有反省认知和不断改进的能力,从而达到不完全依赖教师也能把功课学好的目标。这一阶段对学生的要求可以归纳为培养五种能力,即能分析关键字句和符号标记;能读懂字意、句意、式意和例题意;能分析写出标题;能找出教材中的主要句段;能用不同颜色笔画出重点和注意事项。指导学生阅读时要做到“三读”,第一遍粗读,扫清文字、符号障碍,了解本节大概内容。第二遍细读,逐句解释,把课本中某些省略了的推理依据或中间运算补写出来,并对课本中重、难点加圈加点作记号。第三遍精读,即在学生基本掌握教材知识,完成练习后,再重点分析关健词、重点句子,归纳总结,写学习体会。教师可采用提问、抽查等方式进行检查,并注意与家长配合,逐步培养。
  上课时大致步骤如下:
  (1)开始阶段,教师引导学生围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自学提纲进行讨论,约十五分钟。练习做完后,自检和他检相结合。(2)教师用十分钟左右答疑精讲。(3)学生用十分钟左右进行自我检测。(4)用五分钟左右的时间,由学生或教师进行归纳总结。
  2.巩固阶段。经过一般时间以后,上课步骤大致如下:
  (1)先利用十分钟的时间,小组讨论解决课前预习中遇到的问题,课前预习内容包括课程内容及课后练习及制作教具。(2)由小组长或教师解答小组不能解答的问题,因势利导讲解重难点内容约十五分钟。如果小组能够解决问题,由小组长或其他同学上讲台讲解例题,需要用教具讲解的尽量用学生自己做的教具讲解。(3)用十分钟左右的时间做完教师或学生出的自测题,自测题的内容不宜过多,难度适中。做完后由学生交换批改,教师抽查部分自测题,了解其中存在的问题。(4)由教师或学生进行总结,约五分钟。最后布置下节课的预习内容。
  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启发艺术和技巧,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始阶段由教师出自学提纲,到巩固阶段可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自己出提纲。(2)课堂上严格遵循“三讲、三不讲”原则。三讲,即学生对基本概念、规律的理解和运用出现错误或易混淆之处要讲;学生新旧知识断线之处要讲;学生解答不完整、知识抓不到要领、思路阻塞之处要讲。三不讲是:已学懂的内容不讲;似懂非懂的内容不讲,技能技巧不熟练的内容不讲。(3)特别注意对学困生的辅导,有意识地观察他们看书和做练习的过程,从中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以逐步改变他们在学习中的被动状态。(4)对于学困生可布置少量作业或不易出错的作业,形成良性循环,尽量发挥他们的闪光点。
  三、课外方面
  1.学生课外预习中的练习可分层布置。书本上较简单的题目让学生直接解答在书本上,需书写过程的习题做在练习本上。若遇到不会做的抄在练习本上,留出相应的位置,等到教师讲解或理解后再补上。
  2.鼓励学生课后预习时提出问题。问题可以先记在笔记本上,好的问题可由小组长把原题记在数学课代表的本子上,可适当加入学期平均成绩。
  3.課外自主学习。教师可鼓励有条件的学生上网查询数学资料,拓宽视野;鼓励学生自己出题,教室黑板可设立一块数学园地,每天由小组长轮流更新习题。
  4.课外鼓励学生做教具。如在学习等腰三角形的基本性质时,布置学生自己用硬纸板制作一个等腰三角形。把等腰三角形对折,体会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顶角上的角平分线互相重合。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指出:“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在探索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问题上,要多角度、深层次地研究学生自主学习与教育模式之间的关系,从而为学生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其他文献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曹明海曾说“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语文以其独有的文化特性与情致,始终保持着‘天生的浪漫’,充满着生命活力。”语文学习的本质就是情
校企合作一直是高职院校发展中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结合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中表现出的突出问题进行简要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使高职院校能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人才。
摘 要: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创建和谐的学习氛围,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在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构建以活动为中心,以任务型教学为途径的教学模式来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从而帮助学生全面提高英语听说读写的知识能力。  关键词:英语课;课堂教学;有效教学    课堂教学是英语教学的主要形式,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必须在认真备课的基础上,潜心研究教学方
新课程教学求学生体验教学,增强社会实践性,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让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社会实践相联系,构建充满活力的生命课堂,使学生主动学习,乐于探究,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概述BSSW水情遥测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RTU特点、系统主要功能、系统主要技术参数和系统独特的特点,以及运行效果。
2014年高考新课标英语卷把原来的单项选择变成语法填空,对于这种新的题型我们如何应对呢?笔者将从命题特点、解题思路和应对策略这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2011年语文新课程标准把汉语拼音教学定位于“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和查字典”。在以往大纲的基础上调整了教学目标:不再要求直呼音节;在教学策略方面,要求考虑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学方式以活动和游戏为主,努力创设儿童喜闻乐见的情境和语境。这要求教师认真钻研教材,找寻知识点之间的规律,一举突破教学难点。  笔者以教学j、q、x的拼读规律为例,谈谈如何在低年级拼音教学中通过创设活动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发
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拥有完整而精彩的童年”,需要组织丰富多彩的团队活动,人人参与、人人精彩,让学生在活动中实践知识、体验生活、快乐成长。学生活动团队成为了新课程的有机补充。下面,结合本校的团队活动的开展情况,谈一下粗浅的认识。   一、活动内容:设计三级活动课题   (一)校级活动课题   “校级活动课题”是“三级活动课题”的主体,具体分为: “阳光体育、科学探究、综合实践、心理保健、独立人
一、农村中小学生身体素质现状   毛泽东在青年时期就提出:一个民族的强盛与发展必须“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近一百年过去了,看看现在的农村中小学生的体魄怎么样呢?   2000~2010年,笔者对所教的四届学生高一入校时的身高、体重、短跑速度、中长跑的耐力状况及肺活量、上肢力量等作了数据测试,得出了以下结论:身高、体重呈上升趋势,其余几项均呈下降趋势。   10年时间,男生身高平均增长3~
2006年8月,受0606号台风“派比安”影响,澄碧河流域2~10日出现大到暴雨过程,澄碧河水库水位持续上涨,防洪形势严峻。通过对“06.8”洪水进行分析及科学调度,澄碧河水库在这场洪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