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如何才有“清退官员研究生”的底气?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8月30日,武汉华中科技大学要求307名未能按期完成学业的研究生退学。被清退的学生中,相当部分是企业高管和政府官员,还有少数名人。华中科大一教授称研究生单考政策原本为照顾国企技术骨干,如今更多的成为官员获得文凭的渠道。(《新京报》9月21日)
  优胜劣汰本是自然界的基本规律,研究生教育当然也概莫能外。然而,对于当下的研究生教育,坊间更多流传着一句“没有毕不了业的硕士,没有考不上的博士”的顺口溜儿。言下之意,研究生教育不仅门槛儿不高,出口也不严。尽管并没有官方对硕士、博士研究生教育淘汰率的正式统计作证,但是,顺口溜儿的得来显然不会是空穴来风。
  不难设想,这厢招生时来者不拒,那厢毕业时“一个都不能少”,所谓研究生教育其实不过空有一个高端人才培养的口号罢了,骨子里却根本没有任何的质量保证机制,如此研究生教育被人们戏称为“文凭工厂”还真是并未冤枉它。某种程度上,华中科技大学清退未能按期完成学业的研究生之所以能成为新闻,显然说明这样的事情相当少见,而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了“没有毕不了业的研究生”其实所言非虚。
  事实上,尽管华中科技大学清退研究生之举,多少证明了国内高校的研究生教育并非全是“文凭工厂”,好歹还有一些高校在坚持着自己的教育理念,并没有创造条件向不能毕业的研究生批发文凭。但是,清退不合格研究生的华中科技大学,其实只能算是个另类,即便让人感到一丝欣慰,看到些许希望,但仅凭华中科技大学的特立独行,显然并不足以撬动整个研究生教育的潜规则,更不足以从根本上改变“批发文凭”的生态。
  不仅如此,被清退的研究生,大多是些在职官员,尽管在国内在职官员读研早已被视为正常现象,但这恰恰暴露出国内研究生教育的问题,在美国,大学研究生基本向在职者说不,总统都未必给你荣誉学位,官员想在职混文凭更是想也不要想。然而,国内的大学想要效仿显然并不容易。既然国内大学本身也是行政化链条中的一环,向混文凭的官员说不,大学究竟能有多少底气,恐怕更需要打上个问号。毕竟,行政化注定了大学并不独立,也必须屈从于权力,既然如此,清退官员的后果,得罪权力的下场,大学还真是不得不三思而后行。
  基于上述视点,清退研究生,而且没给官员和名人留情面的华中科大,固然值得尊敬,但是,唯有真正保证大学的独立性,让大学摆脱行政权力的束缚,华中科大才不会只是另类和特例,研究生教育回归本位也才算是具备了必要的前提。
  
  (来源:“人民网”)
其他文献
文章认为高校图书馆应从学生第二课堂的角度,去主动、自觉地关注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和教育.
图书馆数字化和网络化是新的发展方向,本文根据我国的现状和用户的需求,分析了网络化图书馆信息资源的特点,阐述网络化图书馆信息资源的组织管理以及信息服务的开展。
文章主要讨论了合并高校图书馆的机构重组及其模式选择.
〔关键词〕 数学教学;氛围营造;情境  创设;学习方法;指导;  竞赛;合作交流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  09—0031—01  学生知识的获得,必须通过自己积极思考和参加实践活动。因此,教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同时还应营造自学的氛围,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  一、营造良
文章针对期刊采购中的合理性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