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式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tao63107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启发式教学,是教师在教学中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和学习的自觉性,引导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提示他们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使学生自觉掌握知识的一种教学的方法。
  教学包含着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在数学教学中实行启发式教学就是要启发学生动机,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使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要启发思维,多问多思,在获取与运用知识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从教以来,本人从这个观点出发,抓住操作实验,设问深思,归类整理几个环节开展启发式教学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 通过操作实验,激发兴趣,启发思路
  操作实验在数学教学中实际上是做数学“实验”,即演示或者摆弄直观教具。抽象的数学内容不易为学生理解和掌握,通过直观教具往往可以使一些内容具体化,形象化,特别对中学低年级学生,可以引起学习兴趣,启发思路,解决难点问题。
  例如,“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在小学我们就用剪纸或摺纸拼图验证过这个结论,而在初中教学时,实验演示则应抓住拼图时角的顶点位置的随意性,可以定在形内,边上和形外,也可与原形的某一顶点重合。同时组织学生自己动手去做,让他们参加“演出”,使他们进入到“角色”中去,从中进行观察、分析思考,启发学生寻求证明的途径和方法。激发兴趣,促进思维,达到解决问题、提高思维能力的目的。
  有关数学“实验”的材料,可布置学生准备,动手做也可以,充分运用身边的学习工具,如课本、练习本,纸张、笔、盒、三角扳、绳索、图钉和周围环境的实际材料等。这些实在的现成材料,由于经过学生动手做了就十分熟悉,一经教师启示,便更富有启发作用。
  二、 学则需疑,设问深思,提高思考力
  做学问需从疑难问题开始。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生自主探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设问是教学的关键,那么“问题”从何而来?如何用问题启发诱导学生思考?
  1.数学“实验”中提出问题。如讲圆和直线的位置关系时,就可以用一支笔和一个圆形要求学生进行演示,摆出两者之间的不同位置。可以提出下面的问题:
  (1)圆和直线有几种不同的位置关系?(2)这几种位置关系的特征是什么?(3)能用什么数量关系表示这些特征?这样轻松而愉快的一节课,学生经老师的提问、引导、交流,就在合作中掌握了知识,达到了教学预期目的。
  2.在教学过程中,从数学各分科的纵横方向上联系挖掘问题。如在讲完“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一点到两腰的距离之和等于腰上的高”后,引伸和改变命题的条件,把“底边上任意一点”改为“底边延长线上任一点 ”,然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的结论,进而再把等腰三角形改为“任意三角形”,一步一步启发学生登上一个又一个高峰,启发学生由因索果,进行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
  三、归类整理,形成结构,加深理解记忆
  教学中,及时把所学的内容进行整理归类,形成结构,就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记忆和运用。
  首先,引导学生疏理。在实验中,将教学提问和议论所学习的内容整理成“点”。如上面提到的学习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时,可以疏理成:1. 直线和圆有三种位置关系:相交、相切、相离;2. 三种位置关系的特点:相交、有两个交点;相切:有一个交点叫做切点;相离:没有交点;3. 议论结果:相交<=>d < r,相切<=>d = r,相离<=>d > r ,经过整理,形成完整的一个知识点,就有利于学生的记忆。
  其次,对各单元的知识和方法的整理,按它们中互相关系整理成线。如在讲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时,先复习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把不等式与解方程有机地连成线,这既学习了新知识,又让学生重温了旧知识。
  第三,指导学生把学习过的内容和方法整理成“块”。在归类整理中,必须十分重视整理过程的启发引导,促进学生进行分析,对比理清知识、方法的内在联系,再归纳概括,从而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巩固基础、提高能力,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探究、交流与合作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真正做到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启发式教学。
  责任编辑 邹韵文
其他文献
本文探讨在高校班级管理中引入心理契约的必要性,结合当代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及90后学生的个性特点,提出构建有效心理契约的具体措施,从而形成学习共同体,提升班级凝聚力。
摘 要:本文就如何打造小學语文高效课堂进行论述,从教师要潜心钻研文本,每时每刻激发学生兴趣,课堂上要不断创新,选择恰到好处的评价语等方面提出了打造高效课堂的措施、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所谓高效课堂,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功能和作用,即在课堂40分钟内最大限度、最完美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育人目标。在课堂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最完美地实现教育教学的三维目标整合,以求得课堂教学的最
湖南省中医药文化研究基地(以下简称“基地”)是2010年挂牌成立的湖南省社科研究基地,也是湖南唯一的以中医药文化为研究对象和特色的省社科基地.基地挂靠在湖南中医药大学人
期刊
“一身相许育桃李,痴心不改报党恩”这是高尚的师德表现,高尚的师德对于学生人格有着塑造作用.教师的劳动具有“以人格塑人格”的特点,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师德的
本文从十个方面介绍了施工过程中电气系统的制作和施工方法,阐述了一些如何保证质量的措施.
几何教学是形体的教学,也担负着塑造学生美好心灵、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人生理想的重大使命。在几何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学好基本的知识,又让学生在几何的学习中体悟几何知识所蕴含丰富的人生哲理,更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让学生的思想、心灵在课堂的学习中闪出更多的光芒,是几何课堂应有的价值追求,也是几何教师应有的教育境界。  几何教学中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记得三年前我在教七年级的学生学习直线、线段
本文从大学生恋爱婚姻观这一课出发,从教师和学生的角度谈谈在高职思修课运用情景剧教学的必要性。情景剧教学能够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的创
吕露:这一年为何一直拒绝我的访谈邀请?rn张执浩:呃.不止拒绝了你,还拒绝了好几个访谈.没什么明确的原因,只是对访谈这种形式感觉有些厌倦了.
当前,我国粮食等农业受资源条件和生态环境两道“紧箍咒”双重约束,农产品受成本“地板”价、市场“天花板”价、国外进口价三重挤压也越来越严重.成本优势在开放的市场竞争
摘 要:数学是一门小学必修的基础课程,它贯穿于学生学习生涯的始终。本文通过对怎样计算、如何计算。计算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小学数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培养学生准确、迅速、灵活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题教学;有效性  小学数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想提高计算题教学的有效性,教师不仅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