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施效颦

来源 :小猕猴学习画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qiant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猕猴:欢迎打开《成语电台》。你有偶像吗?你会东施效颦吗?
  啾啾先生:打住打住,不能说我们的朋友东施效颦,这是贬义的成语。
  小猕猴:啊?那我还是听您的。
  原文重现:
  故西施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矉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走。〔矉:同“颦(pín)”,皱眉。 里:家乡。古代五家为邻,五邻为里。 美之:以之为美。 坚:紧紧地。 挈:读qiè,带领。 去走:跑着离开。去,离开;走,跑。〕
  在南京一个叫“江宁府学”的院子里,常常演一出名叫《风筝误》的昆曲。这出戏的作者是李渔,清代文学家、戏剧家。现在的人知道李渔的,并不一定知道《风筝误》。《风筝误》里讲“东施形丑冒西村”(意思是东施长得很丑,却装得跟西施一样。“西村”指西施),可是李渔在他一本叫《闲情偶寄》的书里,却说:“东施之貌,未必丑于西施。”李渔一会儿说东施丑,一会儿又说东施未必比西施丑,是李渔自己糊涂呢,还是他故意让人糊涂?东施是谁?东施到底丑不丑?
  最初,东施并不叫东施,庄子最早讲这个故事,也没有给这个模仿西施的人取个名字。
  庄子说:西施有心痛的病,所以经常皱着眉,走路时手总是按在心上。西施的老家那边有一个人,这个人很丑,她觉得西施这样太美了,所以学西施的表情,皱着眉,模仿西施走路的样子到处转悠。人们看丑女这个样子,富人干脆就躲在自己家的院子里不出门,没有房子的穷人,也没地方躲,见到丑女走来只能带妻子和儿女奔跑着走开。
  你看,如果不给丑女取个名字讲这个故事会很绕口,后人图方便,就给这个丑女取了名叫“里丑”或“东施”。
  古人真是太夸张了!现在我们很多人也有偶像,而且还会模仿偶像,只是并没有人像古代人那样少见多怪,会因为别人丑自己就躲起来。庄子是不是有点过分?怎么可以讥笑长得不好看的人呢?!不过,如果你了解“沉鱼落雁”这个成语(之前的《成语电台》讲过的哦)就知道,庄子对美女和丑女的看法并不像我们所理解的那样。庄子还讲了一个故事—
  有一个叫阳子的人去宋国出差,住旅店的时候看到老板有兩个妾(古代的男人可以娶好几个老婆,这是不合理的),一个漂亮,一个很丑,可是老板更喜欢丑的那一个。阳子就问为什么。老板说:“长得漂亮的那个自以为是,以为自己很美,长得不好看的那位呢,觉得自己并不好看,所以很谦虚。我就不知道自以为是的那个美在什么地方,而长相丑心灵美的,我认为很美呀。”
  庄子认为外表的美丑并不重要,他只是不喜欢像东施那样臭美的人。
  李渔之所以说不清东施究竟是丑还是不丑,可能是因为他和庄子想法一样吧。他认为,东施被人家笑话了几千年,是因为她模仿西施皱着眉,而不是东施真的有多丑。啾啾先生觉得,臭美的人会被人嘲笑,其实根本还在于不认识自己,不了解自己,这样才会胡乱模仿,所以几千年前就有人说过:认识你自己!
  啾啾先生提问:
  读了“原文呈现”,听了啾啾先生的讲解,你能选出下列成语中和“东施效颦”不是同一个意思的一项吗?提示:看下面这些成语的行为的主人。( )
  A.里丑捧心 B.捧心效颦 C.西颦东效 D.西子捧心
其他文献
当午后暖暖的太阳从室外照进来时,我坐在躺椅上翻开了页面已经有些泛黄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  小时候的海伦·凯勒得了一种重病,重病夺去了她的视力和听力。生活在黑暗中的她诉说不出心中的想法,脾气越来越暴躁。后来,家庭教师安妮·莎莉文来到了海伦身边。海伦·凯勒在安妮·莎莉文老师的潜移默化和谆谆教导中慢慢地改掉了坏毛病,学会了拼写,学会了温柔,学会了爱……安妮·莎莉文老师也尽心尽力地
阿芬有些着急地来到布摊前,问秋燕是不是和百江商场或者什么人合作了,秋燕疑惑地摇摇头。阿芬指着自己身上穿的衣服说,那就怪了,我刚才在百江商场闲逛,看见成批和我这套一模一样的衣服。秋燕说,这不可能,我就给你做了这么一件啊。阿芬一拍脑门子,想起一个月前和丈夫在外面吃饭时,一个女的缠着她,把她的这件衣服里里外外看了一遍,也没说什么,谁想竟来了这么一手。  方平下班来接秋燕回家,秋燕让他照料一会儿布摊子,便
寒风一阵阵地抽着我,疼得眼泪在脸颊上流出了一条沟壑,那一片夹藏在日记的落叶,捡拾起了心里那一季的曾经。  一直都在等待,一直都在期待,漫天飞舞着浪漫,飘洒的长发凝聚着朵朵,邂逅的诗意。  点点的雪花,每一片都写满了相思,当消解了半身烟云,砥砺过了半世的滄桑,片片都是生命的重量和质感。  你可记得我那条红丝巾,美醉了那一季的冬天,缠裹着我永远的牵挂,被雪覆盖的过往,犹如被风吹散的故事。
妙笔从哪里生花  在文学艺术上有造诣的人,大抵都是从寂寞、磨砺中走过来的。可以说,文学艺术就是寂寞之树开出来的花。人生之树,被风雨磨砺得越持久,被寂寞浸润得越透彻,花瓣就越艳丽、越香醇。  齐白石说:“夫画道者,本寂寞之道。其人要心境清逸,不慕名利,方可从事于画。”1920年至1929年,他以超出常人的意志和精力,闭门谢客,潜心研究,摸索适合自己气质和学养的艺术道路。他许下誓愿说:“余作画数十年,
“妈,这么大的事怎么不跟我商量?”得知母亲在张罗自己的老屋(棺材),打电话回家,母亲正因老屋完工热火朝天地招待邻里亲戚。   “你工作忙。”电话那头母亲的声音很是爽朗,“女,我得去给木匠师傅封个利是,挂了。”   三个月前,母亲身体欠恙,医生告诉我,子宫癌,不怕。于是,母亲手术和第一次化疗后,我就心安理得地出来工作了。   母亲做老屋,怎么想都觉得咯噔。   放下工作,我回了老家。  
致星星  时隐时现。这是个光明正大的  秘密。从  秋雨春风,到花飞花谢  而今米粽飘香  所有的人都在为一个人  低吟殉道的离歌  品尝生活的甘苦  楚风兮,汩水兮  而踏浪中的诗人依然疑惑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又有一人  无言。翻阅一层又一层  春信花语,拉开一重又一重  天幕:夜空、星星  一颗,二颗,三颗……  无数颗星星在闪烁  忽然间,有两颗液态的星星  从我的双眸窜出  潸
母亲说:“今天下午蒸面皮。”我就自觉地拿一个大搪瓷盆取多半盆面,搬一个小板凳,坐在厨房门前的台阶上开始搅面。  蒸面皮是一种做法简单的面食,仅有的一点儿技艺含量,也就在搅面上。其实,就这一点儿技术要求,也不是多难的,唯一要求就是要有足够的耐心。母亲缺少的正是这种耐心。母亲自己搅面蒸出的面皮,里面总是布满一个一个的小面疙瘩,吃在嘴里口感不佳。对于大家的评价,母亲颇不满意,说:“都会吃的时候嫌,咋不都
不想别的  雪地里只想抽一支香烟  忘卻来路,也忘却归路  做一个上帝请不去的人  雪光下  夫人用手机拍下我真实的镜头:  嘴上冒着香烟  头上飘着雪花  我多像一尊世纪末的雕像  我给夫人拍下真实的镜头:  嘴上涂着口红  头上飘着雪花  她多像一朵世纪初的雪莲
我是在地铁6号线草房站B口那儿认识小鲁和小会的。  这对小情侣在雨中卖寿司。  雨不大,丝丝绵绵的,台阶上更是湿滑,路灯也特别的暗。此时已经是夜里十一点了,地铁上的乘客本来就不多,从草房站下车的人也比往常更少了。落在后边的我,连续加了几个小时的夜班,又累又饿,疲惫不堪,打着伞,小心地踩着台阶,紧靠中间的扶手,一级一级地上。突然,头上响起了声音:“刚做的寿司啦,还有最后两份。”  我立即停下脚步,看
一  那是一件由醉酒引发的强奸案,当得知受害者是谁时,我的性格变得不可捉摸,脾气也暴躁易怒。案件的发生,直接导致我和小彤的离婚。在我刻意回避和自认快忘记这件事情的时候,一个电话又将我拉回那不堪回首的往事。  电话打来时,我正在吃饭。看到来电显示,饭也没心情吃了。电话是小彤的母亲打来的,自从我和小彤离婚后,我们再也没见过,也没通过电话。出了那样的事情之后,无论见面还是电话,都显得非常尴尬。她们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