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趣味游戏,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来源 :知识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nchCon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是小学阶段的重要课程,对学生今后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是摆在数学教师面前的首要问题。基于此,本文阐述了如何巧用趣味游戏,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仅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 趣味游戏
  一、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设置游戏的意义
  一听到“游戏”二字,小学生就会感到十分兴奋,从而产生参与游戏活动的积极性。小学是学生开始真正接触数学学科的阶段,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但是他们又存在不稳定、贪玩等性格特点。因此,如何引导和利用小学生的性格特点,成为影響小学数学教学的关键。
  总结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发现,教师如果能正确、适当地采用游戏教学,就能有效提高学生参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采用游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兴趣的学生,就会关注各种数学现象和问题,并在学习过程中倾注自己全部的热情,甚至对数学学习达到迷恋不舍的地步。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和内在动力。
  如在教学“带有小括号的两步试题”时,笔者先给学生出示了一则谜语:“一个圆分两半,左一半右一半,计算时常出现,只要看见它,必须把它先来算。谜底是打一符号。”然后,笔者让学生来猜这个是什么符号。由于学生还没有接触过“括号”这一运算符号,所以他们都没有猜出这个谜底。但是,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他们产生探究谜底的决心,他们迫切地想知道答案。这时,笔者话锋一转,告诉学生:“谜底就在本节课要学的知识中,只要你们认真听讲,积极动脑思考,就能猜到谜底。”一个简单的谜语,伴随着笔者有趣的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顿时倍增,他们迫不及待地期盼着新课的开始。
  三、游戏教学应以突破知识难点为目的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采用任何形式的游戏教学,教师都应该紧密联系教材,以突破知识难点为目的,切不可为游戏而游戏。如在教学“鸡兔同笼”这个专题时,课本上有这样一道数学题:“在笼子中,鸡兔共有头16个,脚48只,问鸡兔各有几只?”因为是第一课时,虽然少部分学优生能正确解答这个问题,但大部分中等生和学困生仍然面露难色。这时,笔者组织学生开展游戏教学,以帮助学生解答此类问题。笔者和学生一起充当兔子和鸡。然后,笔者下令:“全体兔子起立,提起前面两只脚。”学生们听到这句话,都捧腹大笑起来。笑过之后,笔者继续说道:“现在兔子和鸡的脚都是两只了,上面有16个头,下面有多少只脚呢”?学生答:“16×2=32只。”笔者继续问道:“那少了多少只脚呢?”学生齐声回答道:“16只!”这时,有的学生欢快地叫起来:“16÷2=8,16-8=8,所以有8只兔子、8只鸡”。通过这个简单的游戏,绝大部分学生都明白了“鸡兔同笼”这个专题的解题方法,从而达到了突破知识难点的目的,收到了极佳的教学效果。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有效帮助学生解决了数学问题,还有效激发了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四、结语
  总而言之,开展游戏教学对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要求,合理地设置教学游戏,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的内驱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助力学生的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颖.游戏,课堂因你而精彩——小学数学教学中游戏的运用[J].学周刊,2017,(1).
  [2]胡珂.巧用数学游戏,成就精彩课堂——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游戏设计的实践案例[J].亚太教育,2016,(33).
  [3]吴健英.游戏化教学让学生学习更主动——游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华夏教师,2015,(12).
  [4]韦明.巧用动态生成 打造精彩课堂——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动态生成”[J].教育教学论坛,2012,(29).
  (作者单位:石门县楚江街道第一完全小学)
其他文献
昆山中宇国际大厦主楼为高204m的框筒混合结构超高层建筑,其一侧与3跨5层的裙房连为一体,采用钻孔灌注桩桩筏基础。在其基础设计中,采用变刚度调平的原理对桩筏进行优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