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写作教学亟待解决的四个问题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0804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程改革虽然进行了多年,但当前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依然很多。中学生真正对作文有兴趣的少,而害怕作文、厌烦作文的居多。不少学生写不好作文,老师教不好作文。作文教学必须进一步改革。
  笔者认为作文教学改革中必须切实解决以下四个问题。
  一、为学生作文注入源头“活水”
  一直以来我们都在提倡让学生多读书。但现在的学生很大一部分时间都被禁锢在学校,而学校中很多时间又被老师的上课和作业所挤占,学生很难有时间去读书、看报。他们的头脑中除了概念、公式,就是字词、诗句。学生头脑中干涸,无水可流,又怎么写得出文章。学生说我不会写,其实就是没得写。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唐代大诗人杜甫也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试想如果我们的学生书真的读得多了,积累得多了,又怎能写不出好文章来。
  长期以来在作文教学的认识上存在着一个误区,那就是好作文是老师教出来的。其实学生的写作能力并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长期积淀的结果。“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学生的脑子里空空如也,光教给他们写作的技巧,又有什么用呢?教师的讲解与批改再精细,学生的写作能力也不会有很大提高。现实中,一些喜欢读课外书的学生,他们知识丰富、头脑灵活,不少学生“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提笔成文。中外许多知名的作家,他们都是从小就读了很多的书。这样的例子中外文学史上俯拾皆是。可见多读书是学生作文的源头活水,只有为学生的作文注入源头活水,学生才会有的写,也才能写出好文章。
  二、让学生真正走进生活
  作文应该是学生情感生活的自然流露,是学生对生活的思考和记录,是学生把自己对生活的观察、认识、感悟诉诸于文字的一种自由的创作过程。当前写作教学的一个弊端就是注重了課堂讲析与写法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对生活的思考。学生走进了文本却远离了生活。孰不知你可以教给学生一些写作的技巧、写作模式、写作方法,但却无法教给他们人生的经历、思想、见解,更无法代替他们去认识和感受生活。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我们常常有这样的困惑: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课堂上反复讲析,精心指导,而学生写出来的作文不是“八股”就是毫无情感。这也就是许多教师认为作文不是“教”出来的,也不是学生简单地可以“学”来的原因。《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因此写作教学必须引导和帮助学生走进生活、认识生活,引导他们在社会生活中不停地写。写自己身边的东西,写平凡的生活,写真实的情感。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没有社会经历,没有生活感悟,没有真实情感,学生的作文就只能瞎编乱造,无病呻吟。引导学生深入生活,热爱生活,对自然、社会、人生赋予生命的感情,这才是作文强调的真实。
  三、让教师切实转变理念
  现在的作文教学是任务型教学。教师布置文题,学生带着任务去写作。每一学期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设计、布置若干篇作文或让学生写一些日记、周记之类,任务完成万事大吉。很少有教师去从作文的角度,设计作文教学计划,帮助和引导学生怎样读书、怎样积累、怎样观察和了解生活、怎样从生活中发掘作文的素材、怎样写出生活中的“自我”以及“我”眼中的生活。虽然他们也深知作文-------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但在实际的作文教学中,却无所适从,感觉无事可做。写作技巧、写作方法的讲授对学生的作文能力提高甚微,自己又不能代替学生去认识生活、感悟社会。所以作文教学中,他们只能做旁观者或者只能做一些指手画脚的事情。而没有认识到自己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在美国有很多人都有良好的写作能力。他们的写作教学的特色就在于在作文教学中教师遵循一定的作文教学训练体系。注重社会和生活的联系,注重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个性发展,培养学生敢于质疑、求异和敢于批判的精神以及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因此我们的教师首先要切切实实的转变理念,发挥自己在教学中的“首席”作用,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帮助学生认识生活、体验生活,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和强烈的表达欲望。在他们想写的情况下,指导他们怎样写,懂得写作的规律,掌握表达的技巧。其次是蹲下身来做教师,和学生一起走进生活、体味生活,和学生一起探讨写作,真正做到亦师亦友,平等对话。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师已经很少有几个能坚持写“下水作文”的了。
  四、让评价观念得到进一步更新
  多年来,我们评价学生的作文往往是以自己的标准和成人的眼光为尺度,很少有教师能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珍视学生的情感和生活体验。这其实是对学生创造个性的扼杀。著名青年作家晓苏先生曾在一次写作的学术报告上讲述过这样一个典型例案:有一个学生写了一题为《犯错误以后》的作文,其中花了较多的笔墨写了自己去班主任的办公室路上,看见一只空易拉罐,便情不自禁地用脚向前踢着玩,而且踢着踢着,觉得不过瘾,干脆用力一踢,将易拉罐踢得老高,易拉罐飞起来的弧度和姿势很好看。文中就写了这样的一个细节,但后来语文老师改作时以“无关主题”为由,把这段话完全删去。晓苏则提醒我们:这就是对学生生活体验的漠视、对创造性的扼杀,因为,这一段生动而传神地表现了一名学生犯错误后在去老师办公室的路上微妙而又复杂的心理。是学生生活体验的真实写照。它不仅与主题有关,而且关系密切,怎么能够随意删去呢?作文教学评价中对学生生活体验的漠视和创造性的扼杀由此可见一斑。
其他文献
据统计,近几年中考议论文阅读得分率常常在低谷徘徊。因此,提高中考议论文阅读答题效率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那么,怎样有效提高中考议论文阅读答题效率呢?笔者根据多年中考议论文阅卷的情况和中考议论文专题复习的实践,结合新课程理念,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如何提高中考议论文阅读答题效率:  一、提高议论文阅读答题效率大有必要  每次考试后,总有学生产生这样的疑问:为什么这道题会扣分?究其扣分原因,有一部分是学
期刊
◆摘 要:现代教育的发展实施生活化教学是新课改理念落地的体现。初中语文教学要在生活的沃土中扎根,教师就要摆脱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积极改革落后的教学模式,引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知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  ◆关键词:初中语文生活化教学策略  语文源自丰富多彩的生活,但是,由于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制约,很长时间以来,初中语文教学偏重于对知识的死
期刊
摘要:语文是对生活的浓缩,而作文则是对生活的概括。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重要的一环。对很多中学生来说,写作是一件头疼的事情。本文分析了初中生写不好作为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有所裨益。  关键词:初中语文写作能力  作文是对生活进行语言表达,除了需要外部的引导因素,还需要对学生内部的刺激,提高他们写作的兴趣。但就当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来看,并不理想,相当部分的学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减除了一些繁琐的计算题目,难度有所降低,但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还是经常会出现一些错误。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注意对计算题目进行分类,往往可以找到出现错误的原因,避免或者减少学生出现计算错误的问题,使用科学的方法来纠正学生出现的错误。  ◆关键词:小学数学;低年级;计算错误;策略  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时候,会陆续的出现整数、小数和分数的计算,学生计算的正
摘要:学习兴趣对于学生掌握知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我学与我要学,效果截然不同。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很强的学科,如何激起学生学习的乐趣,是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十分重视的问题。尽管帮助学生逐步明确学习数学的目的和提高学习数学知识意义的认识,是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但是,对小学生来说,更重要的要靠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即如何结合小学数学这门学科的特点,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去激发和培养学生
期刊
摘要:奥苏伯尔有一句名言:“如果我不得不把全部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唯一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學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由此看来,阅读教学起点应该是在我们进行教学之前,了解孩子已经知道了什么。教学应该循着学生的疑问和困惑展开。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落实新课标理念?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合作  一、重朗读  “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