瘢痕疙瘩中肥大细胞的形态学特征及临床意义

来源 :现代康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xswdx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瘢痕疙瘩组织中肥大细胞的形态学特征及分布,探讨其与瘢痕疙瘩形成的内在关系.方法:应用组织化学、电镜技术和图像分析方法观察50例瘢痕疙瘩及10例正常皮肤组织中肥大细胞的数量、形态、大小(面积)的变化.结果:瘢痕疙瘩组织中的肥大细胞数量、大小较周围皮肤和正常皮肤明显增多、增大,三者之间差异非常显著.电镜下瘢痕疙瘩组织中可见幼稚肥大细胞,有明显的脱颗粒现象,与纤维母细胞密切相触、其周围有大量的胶原原纤维.结论:肥大细胞与瘢痕疙瘩的形成关系密切.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全麻病人吸入地氟醚后血氟、尿氟、血肌酐(Cr)及尿素氮(BUN)的变化.方法选择择期手术ASAI级病人20例,术前肝肾功能检查均正常.用芬太尼、异丙酚、维库溴铵静注诱导,
研究掺杂硫氰酸根 (SCN )的聚吡咯 (PPy)修饰电极对二价汞离子的配位富集作用 ,探讨影响修饰电极响应的各种因素和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行为 ,并对电极响应的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目的 探讨人肾细胞癌中的VHL肿瘤抑制基因的变异和Mdr基因的表达水平 ,同肾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采用多聚酶链式反应 (PCR) ,DNA单链多态性分析和DNA测序的方法分析了 4
目的:提高完全性肺静脉畸形引流(TAPVC)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前确诊3例,余均为术中确诊.心上型8例,心内型1例.全组无死亡.8例随访1~10
目的 探讨钾离子通道在门静脉高压症鼠离体肠系膜小动脉对去甲肾上腺素(NE)低反应的影响。方法 观察门静脉部分缩窄所致的肝前型门静脉高压症(PVS)和手术对照(Sham)大鼠离
目的 评估“V”型髓内钉治疗新鲜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方法 回顾1960~1996年应用“Ⅴ”型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新鲜股骨粗隆间骨折904例总结。结果 术中无死亡,无伤口感染,术后
目的探讨人工血管旁路搭桥手术治疗下肢严重动脉缺血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人工血管作动脉旁路搭桥治疗严重下肢动脉缺血24例的临床资料. 结果男17例,女7例.年龄58.6岁±
目的通过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有和无攻击行为患者资料的对照研究来探讨与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相关的因素.方法收集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人口学和住院资料、BPRS、WCST、T3、T
目的构建编码弓形虫RH株表面抗原P30基因的分枝杆菌-大肠杆菌穿梭表达重组质粒并进行其序列测定.方法弓形虫RH株腹腔接种小鼠,收集腹水,酚/ 氯仿法抽提基因组DNA;根据基因库P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对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方法:随机选取伤后24小时内入院的颅脑损伤患者48例(实验组),对照组 选择同期住院的颅骨缺损修补术术前患者9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