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古诗词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一些方式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75568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古诗文教学由于长期沿用“读—讲—背”呆板的固定模式,因而對古诗和文言文只是停留在知道而缺乏理解、读过而不会鉴赏的层面上。这就迫切需要我们在古诗文教学中大胆创新,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上讲行精心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充分领略灿烂的古代文化,大量汲取其中的文化精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那么我们在古诗文的课堂教学中,如何挖掘、延伸古诗文的内涵,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些啥好的方法呢? 笔者任中学语文教学多年来,得出以下几点方法。
  一、运用联想和想象,激活、拓展学生思维
  1.想象是创造的先导,创造离不开想象
  丰富想象力是人们漫游知识天空的强劲翅膀。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保护和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中学阶段正是培养学生想象力、开展创新性学习的最佳时机。在古诗文教学中教师更应鼓励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发挥创新的潜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能力,透过作品语言的表面含义,去领会作品的深层意味和审美情趣。想象和联想是最活跃的因素。它让我们在读懂作品的前提下,运用我们的知识、经验和艺术感悟力,填补由于作品的跳跃性而留下的空白,深入诗歌语言所构筑的美的境界,甚至对作品进行能动地发挥,去创造新的意境。能够想象、善于想象的人是幸运的;而懒于想象拒绝想象的人,则将很难进入作品,也无法领略美的意境。教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时,在学生反复吟咏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将诗中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等一系列典型的意象、自然景物,幻化成学生脑海中一幅幅栩栩如生的活动画面,让学生跟游子一起融入那苍凉、萧瑟的画面中去看、去听、去想,再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中那描写的画面。通过一番描述,学生深深体会到游子悲秋思乡之情,结句“断肠人在天涯”的言外之意也就不言而喻了。
  2.古代诗词具有语言含蓄的特点
  诗人往往在字数有限的诗句中容纳丰富的内容,或表现极富特征的生活场景,或表达真挚丰富的思想感情。对感情的表达常借助于想象的形式,耐人寻味,发人深省。
  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中,以想象家中兄弟节日活动细节将自己思乡思亲之情表达得真切感人;杜甫则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中通过想象自己在春光中穿峡越流,直奔故乡的情景,将因国家统一得以还乡的喜悦心情刻画得淋漓尽致,表达了深切的爱国之情。教师在处理这类教材时可以其表现手法上的特点为突破口,引导学生在理解思想感情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达到培养学生想象力的目的。如思考、讨论“从哪些诗句中体会到王维‘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感情?”“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杜甫‘喜欲狂’的心情?”等问题,并在反复诵读中想象诗中描绘的意境,在想象中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在这一系列思维活动中,学生的感情会逐渐与诗人同步,对诗中所采用的表达方法也会达到一定程度的认识理解。这个过程中,教师再用简洁、明晰的板书对学生的思维成果进行概括上升,使学生深刻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并体会到借助想象表达感情这一方法的魅力所在,进而产生在自己的习作中运用这种形式表达感情的兴趣并形成能力。
  二、以疑促思,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有道是:“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思维总是从疑问开始的,鼓励学生缘疑质难,以疑促思,体现的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经验的教师非常注重发展学生的创造个性,调动激发创造的热情,想方设法创设问题情境,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研究探讨问题的过程中积极思维,在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中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问题,提出各种创造性的见解。
  在回答《扁鹊见蔡桓公》一文中提出“‘讳疾忌医’这一成语对我们有哪些启示?”这一问题时,它犹如一块石头投向水塘,收到一石激起千层浪之效!学生在一番热烈的讨论以后得出的启示很多,诸如①有病就医,有错就改。②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③小病不治必将酿成大病。④小错不改终将铸成大错。⑤做人不能“讳疾忌医”。⑥做人应敢于面对现实。⑦面子问题,害人害己。⑧心病还须心药医……
  这种以启发学生的多角度思维为扩展的以疑促思法,在教学过程中有助于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能力。
  三、改变思维定势,提高学生逆向思维能力
  我们学古人文章,目的不在于炫耀自己的记忆能力,而是通过“温旧”而“知新”,从古义中悟出新意,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而“知新”的有效途径就是逆向思维。
  一些名言警句、成语典故都有一定的哲理和警策性,天长日久,人们往往容易形成一种思维的定势,即对观点或事物产生一种“从来如此”的看法。其实不少名言警句所论的是事物属性的一个方面或就一个角度而言,我们完全可以从另一个方面或另一个角度去考虑。如阅读《曹刿论战》一文,通常我们只是站在主人公曹刿的立场上看问题,认为文章赞扬的是曹刿的有远谋及卓越的军事才能,讽刺了鲁庄公为代表的统治阶级的目光短浅、无知可笑。这里鲁庄公相对于曹刿来说是一个反衬人物。但有些学生在经过一番激烈讨论后认为我们应站在鲁庄公的立场上来看一看,显然鲁庄公不失为一个敢于迎战强敌、取信于民、善于听取并采纳合理建议的明君。在某种意义上,把鲁庄公评价定位为一个好君主,也说得过去。对当代社会而言,这种评价同样有一定的现实借鉴意义。这是学生在深刻理解原文基础上提出的新见解,他们敢于打破思维的模式化,从传统教学中的听命服从转变为求异创新,应当大力加以肯定鼓励。
  综合而言,在古诗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一些创新精神,敢为人先,勤于探索,才能使以往索然寡味的教学变得新颖而鲜活,为学生提供主动学习、积极参与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在古诗文这个百花园中尽情采撷“创新”的花朵。
其他文献
目的 潜伏期行椎管内阻滞麻醉分娩镇痛对新生儿预后和产妇妊娠结局改善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2月~2019年11月我院接收的92例产妇为对象,根据分娩时期,把分娩活跃期时实施椎管
摘 要:写作水平的高低,作文成绩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语文成绩和语文素质。如何有效提高中学生的写作水平是语文教育工作者长期探究的课题,本文根据自己的作文教学实践谈了一些体会,希望能对中学语文作文教学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作文;写作素材;写作兴趣  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是人们系统地表达知识和经验、思想和感情的书面语言形式。中学语文教学中,写
教师营建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开展主题阅读,创设情境作文范例,整个学习过程都充分体现师生、生生之间的民主合作,给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示自己和张扬个性的平台。重读轻写、读写割裂是目前我们语文教学的一大弊病。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校语文组尝试进行依托文本,以主题阅读带动写作教学的课题活动。  一、引导鼓励,激发兴趣,确保课题活动展开的有效性  随着课题活动的展开,教师主要着眼于对学生进行主题阅读技能、技巧方法
期刊
摘 要:在中职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只要我们善于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重视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以情育情、以情引情、以情换情,就必然会极大地提高中职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教学实效。  关键词:中职政治教学;情感教育;培养  重视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是提高中职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的有效方法。那么,在中职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如何做到教学与情感教育的有机结合呢?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主要从如下几
摘 要: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小学作文教学的春天一定会到来。  关键词:作文;教学;五重五轻  在素质教育不断发展和进步的今天,学生的作文是教师们在教学中的一个困惑点。广大教师付出了辛勤的劳动,进行了大量的探索
目的 研究在儿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和进行护理干预的措施.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风险因素评估和实施安全防范措施.结果 观察组儿童不良事件
摘 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重视情感教育。要利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合理引导情感流向、创设良好学习氛围、突出情感在教学中的应用等方式实现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使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因素得以发挥出来,进而推动学生的全身心健康发展,促进语文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及教学目标的完美实现。  关键词:初中语文;情感教育;有效运用z  新课标下,教育教学活动要以“学生为主体”而开展,因而,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时,也
摘 要:得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方略,将多媒体技术合理运用到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能大大提高化学实验教学的生动性、有效性。因而,我们要尽可能地把多媒体技术与化学实验相结合,这必将丰富实验的内涵,增强实验功能。但是,我们也要明确一点的是,由于多媒体技术是为教育服务的,是辅助教学,所以,多媒体技术不能完全代替化学实验操作,只能作为化学实验的补充和延伸。  关键词: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多媒体;应用;方略  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