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了解淮安市不同职业人群结核病密切接触者结核菌感染情况,研究分析其原因,为今后的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理论根据和有益参考。方法: 市结防所组织专业人员对与肺结核病人密切接触的人群作结素试验检查,结素试验强阳性者继续做胸片、痰检等进一步检查,确认没有发现活动性结核病灶后进行预防性治疗,给与异烟肼利福平口服三个月。结论:中学生组结素反应阳性率只有26.9%,说明中学生年龄组对结核杆菌的抵抗力较差,卡介苗的免疫屏障尚未形成,淮安市新生儿卡介苗接种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军人组、教师组、医务人员组结素反应强阳性率分别为58%、63.1%、68.7%,分析认为,这三种职业人员或生活或工作于人口密度大,人员拥挤集中的环境,加上工作压力大,体能消耗多,接触传染源的机会大等原因,都是造成其结核菌感染率高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结核菌素 试验 职业 结核病 感染率
【中图分类号】 R5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9-0311-01
结核菌素是由结核杆菌蛋白质制成的一种特异性反应原,1891年正式命名结核菌培养滤液为结核菌素(Tuberculin),简称结素。近一个世纪以来结素试验一直是用来诊断结核菌感染的一种传统方法,广泛应用于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和监测、考核卡介苗接种质量、配合发现结核病人、选择预防治疗对象、辅助结核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等方面。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结核菌感染率高于全球人口感染率,占1/3的水平,就是说全国约5.5亿人受到了结核菌感染。由于历史的原因,淮安市是结核病的高发地区,结核病疫情一直高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本文通过对淮安市不同职业人群结核病密切接触者作结素试验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旨在了解淮安市结核菌感染和结核菌传播情况,为今后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有益参考。本文将2011年、2012年期间我市不同职业人群结核病密切接触者结素试验检查结果作如下分析:
1 资料和方法
1.1 试验对象
2011年、2012年期间,我市陆续发生几起学校、军营等单位结核病爆发流行事件,结防机构组织专业人员对与结核病人密切接触的人群作结素试验检查,接受检查的中学生2341人、大学生436人、教师38人、军人334人、医务人员32人,共3181人。
1.2 方法
结核菌素试验试剂统一使用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生產的卡介菌纯蛋白衍生物(BCG——PPD),在前臂内侧中下部位皮内注射0.1ml,72小时后观察注射部位反应并记录,以硬结为准计算均径,PPD反应≥5mm以上判为阳性,≥15mm以上(伴有水泡、局部坏死、淋巴管炎、双圈)为强阳性,数据统计在阳性范畴。结素试验强阳性者继续做胸片、痰检等进一步检查,确认没有发现活动性病灶后进行预防性治疗,给与异烟肼利福平口服三个月。
2 结果
2.1 不同职业人群结素试验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不同职业人群结素试验结果
按年龄分组结核菌素试验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不同年龄组结素试验结果
3 讨论
3.1 人体感染结核杆菌途经有两种,自然感染和人工接种卡介苗(BCG),接种卡介苗能使人体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抵抗结核杆菌的抗体,卡介苗接种成功结素试验应该呈阳性。结素试验结果可以不同程度的反应人体受结核杆菌的感染情况以及人体对结核菌的抵抗力。我市开展卡介苗接种工作始于1980年,本次调查人群中的中学生、大学生、现役军人年龄组等按年龄推算应该全部接种过卡介苗。以上资料显示,中学生组结素反应阳性率只有26.9%,说明中学生年龄组对结核杆菌的抵抗力较差,卡介苗的免疫屏障尚未形成,也说明我市新生儿卡介苗接种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卡介苗接种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3.2 军人组结素反应阳性率达到66.4%,超过我国2000年第四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中59个点的全年龄组44.5%的感染率,分析其原因认为,军营属于相对封闭场所,人口密度大,人员非常集中,相互间接触也较密切,又因为军人职业特殊,纪律严明,训练刻苦,体能消耗较大,容易造成肌体短时间内的免疫力下降,这样的情况下人体自身就容易诱发结核病,而一旦发现结核病人,如果处理不及时,更容易在军营内造成疫情的爆发流行。
3.3 本次调查还发现,教师组、医务人员组的结素反应强阳性率也是远远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教师是很辛苦的职业,中学教师更是早起晚睡的加班工作,身体经常处于超负荷状态;医务人员因为职业的原因,工作中接触传染源的概率大大超过普通人,这些都是造成其结核菌感染率高的主要因素。据有关资料介绍,结素强阳性人群结核病的发病率高于普通人十倍以上,所以对结素强阳性者给与预防性治疗很有必要。
参考文献
[1]屠德华 结核菌素试验的应用 中国防痨杂志2001.23.2 123
[2]杨树勤 卫生统计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 R.144
[3]刘同伦 实用结核病学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14288.97
【关键词】 结核菌素 试验 职业 结核病 感染率
【中图分类号】 R5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9-0311-01
结核菌素是由结核杆菌蛋白质制成的一种特异性反应原,1891年正式命名结核菌培养滤液为结核菌素(Tuberculin),简称结素。近一个世纪以来结素试验一直是用来诊断结核菌感染的一种传统方法,广泛应用于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和监测、考核卡介苗接种质量、配合发现结核病人、选择预防治疗对象、辅助结核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等方面。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结核菌感染率高于全球人口感染率,占1/3的水平,就是说全国约5.5亿人受到了结核菌感染。由于历史的原因,淮安市是结核病的高发地区,结核病疫情一直高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本文通过对淮安市不同职业人群结核病密切接触者作结素试验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旨在了解淮安市结核菌感染和结核菌传播情况,为今后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有益参考。本文将2011年、2012年期间我市不同职业人群结核病密切接触者结素试验检查结果作如下分析:
1 资料和方法
1.1 试验对象
2011年、2012年期间,我市陆续发生几起学校、军营等单位结核病爆发流行事件,结防机构组织专业人员对与结核病人密切接触的人群作结素试验检查,接受检查的中学生2341人、大学生436人、教师38人、军人334人、医务人员32人,共3181人。
1.2 方法
结核菌素试验试剂统一使用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生產的卡介菌纯蛋白衍生物(BCG——PPD),在前臂内侧中下部位皮内注射0.1ml,72小时后观察注射部位反应并记录,以硬结为准计算均径,PPD反应≥5mm以上判为阳性,≥15mm以上(伴有水泡、局部坏死、淋巴管炎、双圈)为强阳性,数据统计在阳性范畴。结素试验强阳性者继续做胸片、痰检等进一步检查,确认没有发现活动性病灶后进行预防性治疗,给与异烟肼利福平口服三个月。
2 结果
2.1 不同职业人群结素试验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不同职业人群结素试验结果
按年龄分组结核菌素试验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不同年龄组结素试验结果
3 讨论
3.1 人体感染结核杆菌途经有两种,自然感染和人工接种卡介苗(BCG),接种卡介苗能使人体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抵抗结核杆菌的抗体,卡介苗接种成功结素试验应该呈阳性。结素试验结果可以不同程度的反应人体受结核杆菌的感染情况以及人体对结核菌的抵抗力。我市开展卡介苗接种工作始于1980年,本次调查人群中的中学生、大学生、现役军人年龄组等按年龄推算应该全部接种过卡介苗。以上资料显示,中学生组结素反应阳性率只有26.9%,说明中学生年龄组对结核杆菌的抵抗力较差,卡介苗的免疫屏障尚未形成,也说明我市新生儿卡介苗接种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卡介苗接种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3.2 军人组结素反应阳性率达到66.4%,超过我国2000年第四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中59个点的全年龄组44.5%的感染率,分析其原因认为,军营属于相对封闭场所,人口密度大,人员非常集中,相互间接触也较密切,又因为军人职业特殊,纪律严明,训练刻苦,体能消耗较大,容易造成肌体短时间内的免疫力下降,这样的情况下人体自身就容易诱发结核病,而一旦发现结核病人,如果处理不及时,更容易在军营内造成疫情的爆发流行。
3.3 本次调查还发现,教师组、医务人员组的结素反应强阳性率也是远远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教师是很辛苦的职业,中学教师更是早起晚睡的加班工作,身体经常处于超负荷状态;医务人员因为职业的原因,工作中接触传染源的概率大大超过普通人,这些都是造成其结核菌感染率高的主要因素。据有关资料介绍,结素强阳性人群结核病的发病率高于普通人十倍以上,所以对结素强阳性者给与预防性治疗很有必要。
参考文献
[1]屠德华 结核菌素试验的应用 中国防痨杂志2001.23.2 123
[2]杨树勤 卫生统计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 R.144
[3]刘同伦 实用结核病学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1428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