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体育教育采取分层次教学模式,将大学一、二年级学生按体育基础技术能力水平、身体条件分成4个层次进行针对性教学。将体育优秀的学生纳入体育单项协会,在协会的活动中获得学分;体育弱势生编入素质提高班,采用小班盯、扶式上课;体弱多病、伤残类学生开设体育保健课;其余学生上常规体育课。此教学模式使不同层次、不同爱好、不同需求、因各种背景不愿参加体育活动以及体弱多病、伤残的学生在运动技能、身体素质等方面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改善了体育课教学效率低、效果差,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