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制备白屈菜红碱固体脂质纳米粒(CHE-SLN),考察其理化性质,并评价其体外释放作用.方法 采用乳化蒸发法制备CHE-SLN,单因素分析和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处方工艺,对最优处方加以明确,并对制得的CHE-SLN进行理化性质考察;借助动态透析法对CHE-SLN与药物溶液的体外释药性能展开考察.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白屈菜红碱的含量,之后在累积释药百分率基础上,对各释药模型进行有效拟合处理.并采用MTT法检测CHE-SLN对肝癌HepG2细胞的毒性.结果 CHE-SLN显示白色外观,具均一、滑润表面.可迅
                              
 
                                【机 构】
                                :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哈尔滨 15000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制备白屈菜红碱固体脂质纳米粒(CHE-SLN),考察其理化性质,并评价其体外释放作用.方法 采用乳化蒸发法制备CHE-SLN,单因素分析和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处方工艺,对最优处方加以明确,并对制得的CHE-SLN进行理化性质考察;借助动态透析法对CHE-SLN与药物溶液的体外释药性能展开考察.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白屈菜红碱的含量,之后在累积释药百分率基础上,对各释药模型进行有效拟合处理.并采用MTT法检测CHE-SLN对肝癌HepG2细胞的毒性.结果 CHE-SLN显示白色外观,具均一、滑润表面.可迅速分散为乳白色且可见乳光的胶体溶液,具有良好的再分散特征,经电镜发现,固体脂质纳米粒(SLN)为类球状实体粒子,具良好的分散性,外观较为圆整,粒径分布均匀.平均粒径、包封率、电位依次为(106.3±2.5)nm、(63.84±3.9)%、(-21.4±1.8)mV,其体外释放试验符合一级动力学过程,细胞毒性实验表明白屈菜红碱固体脂质纳米粒对肝癌HepG2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 成功制备了CHE-SLN,其再分散性、形态与外观皆符合要求;在体外释放行为方面,与一级动力学方程一致.其对肝癌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虎地肠溶胶囊联合奥沙拉秦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肠黏膜病变、血清炎性因子及中性粒细胞明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5月至2019年8月温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UC患者10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1例.观察组患者给予虎地肠溶胶囊联合奥沙拉秦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奥沙拉秦治疗,疗程均为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8周后的疗效,以及治疗前与治疗8周后肠黏膜病变评分、Mayo活动指数评分、血清炎性因子(TNF-                                
                                
                             
							 
                            
                                
                                
                                    目的 探讨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抑郁发生的危险因素,并分析其与免疫状态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永康市妇幼保健院、永康市中医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40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的一般资料,依照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版(HAMD-24)分为抑郁组(62例)与无抑郁组(78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包括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付费方式、病理类型、临床分期、手术方式、化疗次数、WBC、Hb、血清白蛋白、血清肌酐、血清尿素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抑郁发生的危险                                
                                
                             
							 
                            
                                
                                
                                    目的 探究艾司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RE)效果及对血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IL-4及IL-17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浙江新安国际医院门诊治疗的RE患者11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55例和单一组55例.联合组使用艾司奥美拉唑+莫沙必利治疗,单一组使用艾司奥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结束时治疗有效率,胃动素(MTL)、胃泌素(GAS)、CGRP、IL-17、IL-23、IL-4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结束时、结束后4周时的复发情况.结果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IPMN)是一种常见的胰腺囊性疾病,部分患者存在恶变倾向.而钩突作为胰腺的一部分,是IPMN的好发部位,同时钩突IPMN被认为属于分支胰管型,治疗上趋于保守.但近年,有研究表明钩突IPMN存在其特殊性,不能简单等同于分支胰管型IPMN.本文就胰腺钩突胰管的胚胎发育、临床解剖和钩突IPMN恶变倾向3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高钙危象所致急性胰腺炎在临床上较为少见,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于2019年12月3日收治1例,诊断及治疗有一定难度,现报道如下并进行文献复习.